张春红
四川省射洪市城西学校 629200
摘要:对于小学生们的教学,达到帮助小学生们去理解并且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的很重要的部分。而对于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并且达到可以掌握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数学的理解和掌握不仅需要学生自身数学认知结构的支撑,更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加大研究和实施数学概念教学在数学活动的比例,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活动研究;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引言:在新时期,加大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推广和应用,是具有困难的吗,因为数学概念是一种抽象的并包含着严密的逻辑性,这使得当代学生很难掌握的知识。因此,有关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也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是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的前提。因而在数学的概念教学中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数学活动的实施效率。
一、数学的概念教学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实现的办法
在教学情境活动的建构中,教师应当适当认识正反面事例的比例,因为受众群体是是小学生。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每一个学生接收到具体的客观条件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被认为是首要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实现的办法。
例:平方的数学概念教学
(1)出几个数,要求学生把这些出示的数字拆成两个因数乘积的模式。
出示:4=2*2 9=3*3 16=4*4
观察以上的等式发现,这些数字都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2)同学们观察发现:这些数字都可以分成两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模式。
(3)教师说:一个数字如果可以被划分成两个不等的因数互相乘积的情况,那么它的数字就是平方的数。
(4)下面我们来发现,哪几个数是平方数?
出示:5、7、1、10、49、25
(5)学生交流,教师讲评。
在上述的环节中,老师首先要提供一列数字,并且观察学生对于提供的这一列有关平方的数的定义的正向的例子,这些例子通过独立观察或小组合作等具体形式,总结出这些例子共同的基本属性。最后,通过正反两个例子的练习,学生可以识别、判断和增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达成数学概念教学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实现。
二、运用变式实现概念教学活动
有关数学的概念教学活动中,对数学的概念的认识和感知仅仅只是最基本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达成使学生们既能真正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数学概念,同时还要加强学习者们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上抽象出这些数学概念当中的具体事件,充分了解这些概念当中的内涵及其广义含意。这就要求老师们去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小学生们去进行自主的学习。
因此,对于数学中各个概念化教学的一个有效的策略便在于要通过各个范畴不同变体的共性属性,从而强调这些概念的基础和它们原本的属性,从而去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概念。教师更多地倾向于提供给学生一个分数的概念,即一个整体被划分成了几个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都应该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虽然一些标准化的图像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概念,但也可能会严重限制了思维的灵活性。所以解决该问题的一项高效率的的对策就是运用不标准的图形来去强调一个概念的基本的属性,转化其它的非原本的属性。
三、小学数学活动中实现概念教学的技巧
想要在小学生们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实现数学的概念教学的技巧,学生能够从获得数学概念的表征,包括数学概念的多方面和多角度的知识,从而形成一个概念域来实现目标。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过程里,老师们需要从不同侧面引导小学生们去认识数学概念,全面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例:“正方形”概念
1、四个边都是相等,并且有一个角还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对角线都互相的垂直的长方形是正方形。
……
对于以上不一样的概念中,选择的概念的特点也是不相同的,对于第一个概念来说其概念特点是“四边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第二个概念来说其概念特点是“对角线”、“垂直”、“长方形”。由于所选择的各种概念的不同,因此建立了不同概念与我们说阐述的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而概念也是数学概念本身的定义,从而使学生建立了概念域,一旦建立形成,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清晰了许多,同时也加强了对这个概念掌握。
四、深入数学概念后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巩固方法
经过深入研究,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增加了,同时问题也随之慢慢增多。对于某种具有的相似的文学描述概念,他们是具有相似的内涵的,因此这将使我们的小学生们很容易去产生概念杂糅。因此,在对数学概念进行一般性复习时,教师应集中精力将混淆的概念相对集中起来进行练习。
例如: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当正方体的棱长为时,它的表面积与体积是相等的。()
2、一个容器的容积和体积是一样大的。()
……
上述的第1题可以有助于学生区别表面积和体积的不同概念;第2题则帮助学生弄清物体容积和体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对于数学概念上有些相对集中的容易混淆留给学生去判别真假,老师与班级通过交流、评议,更加有助于小学生们从抽象数学概念中的原本的问题,则可以找到数学概念有效巩固的方法。
像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形式也不拘于判断题,只要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相对集中地先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通过班级交流、教师评讲等方式帮助学生从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的核心本质,便能够找到数学概念的内涵。
结束语
在社会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针对与小生们的数学概念的教学活动也在不断且稳步的进步着,因此对于小学生这个受众的群起来说他们对于数学概念的认识,同样的也会稳步的去提升。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之中,同样也需要去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去改变教学的策略,从而让学生们真正意义上的去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概念。
参考文献:
[1]许中丽. 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综述[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30(03):92-95.
[2]童文学. 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因素分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12):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