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梅
江西省德兴市张村学校,江西德兴334200
摘要: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各门学科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课标改革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目前,比较流行的学习模式是小组合作学习,老师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创新教学方法,制定最合适的教学方案。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所遵循的原则以及出现的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遵循原则;教学问题
引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化。老师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优化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抓住当下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所以学生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要重视对应的教学方式的创新,来满足当下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1.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目前比较普遍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全班同学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团体,以后的实践学习、作业上交都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间主要是进行问题讨论,作业检查,互相答疑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不明白的同学听到同学的讲解而对知识有新的理解,而且也可以帮助已经学会的同学深化知识,锻炼表达能力。毕竟自己会做不是本事,能讲出来才是本事,所以讲述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小组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督促学习,也可以互相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小组间互帮互助也能很好的培养小组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需遵循的原则
2.1合理的小组分组
想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合理的分组,要根据学生成绩水平的不同,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实现组内成员成绩分布均衡 保证小组与小组间整体水平相当。如果老师不考虑任何因素盲目分配成员,就会导致一个小组内学生成绩水平的不合理,有的组可能成员成绩都很高,而有的组成员成绩都很低,这样就会降低组内成员的学习效率,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当组内成员成绩合理有高有低,那就会很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此外,除了考虑学生的成绩因素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人际关系等因素。或许有时这些因素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分布不理想对学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将得不偿失了。为了减少老师根据自己的选择而造成的误判,老师可以采取让同学们根据成绩要求进行自由组合的方式,这样可以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熟悉,更利于交流和沟通[1]。
2.2创新教学方式
在新背景下,老师不能再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以往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或是说不能很好的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出来。此时,老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打造适合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优势就是小组成员间可以进行探讨,能够很好的开发学生的思维。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适当的转换一下角色,不再是单单的传授者,也要承担起解疑者的角色。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老师不能是仅仅传授知识,还要加大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让同学们自己推导出某些算式,在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请教老师,而不是老师直接将算式告诉他们,这样会使学生对于此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们自主设计图表,看看是否能达到统计数据的目的,然后老师再逐一分析一下每个小组图表的问题,然后再引入本节课的条形统计图。这样学生会对条形统计图有更深的认识,而且还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思维。
此外也要加强多媒体的运用,它能更生动的将知识展示给同学们,帮助同学们理解。例如在进行《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章节,如果只看课本上的平面图可能不能很好的理解,如果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三维模型同学们将会很好的理解[2]。
2.3根据学习情况随时改变小组组合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推行下,老师和学生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完成全班同学的分组后,老师要观察后续一段时间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并且根据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小组组合。当有同学出现成绩下滑时,老师要先与同学沟通,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成绩的改变。是自己学习状态的改变还是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当老师了解明白后再做出决定,如若果真是周围同学影响了他的学习可以根据他自己的意愿进行调整。除此之外,就算学生成绩没有大幅度的改变,老师也要不定期的给同学们组合之间进行大调整。因为一群人在一起时间长了总会闹矛盾,而且不定期更换小组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熟悉班里的其他同学,从而避免交际领域的不断缩小[3]。
3.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所注意的问题
目前发现很多老师并不能够科学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开展时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例如不科学合理的分组,在分组时草率。还有就是不加强监管小组内的学习,尤其是在课上开展小组讨论时,有的小组看似讨论的热火朝天但却与学习内容无关。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在课上的监管,随时在讲台下走动帮助同学们解疑,也更好的避免某些同学或某些小组浑水摸鱼。此外,小组成员熟悉之后难免会出现的问题就是交头接耳,教室纪律变差。面对这一问题老师可以在组内设置小组长,监管组内成员的学习、纪律等,也可以采用互相举报的方式,将说话人进行记过,超过一定次数要予以惩罚。加强纪律监管并不是苛刻,而是为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即便自己不想学习也不要打扰他人,为他人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的确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了很高的提升,也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学生和老师都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老师要注意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创新教学方式加大对多媒体的运用,加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并能对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学生上课保持安静,自觉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认真完成老师下发的任务。学生和老师共同运用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令甜甜.合作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43-244.
[2]董祖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教书育人,2020(31):54-55.
[3]李筱菲.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