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瑞亭小学,福建省 福州市 350300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也让人们开始关注起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这其中转变最为明显的当属体育教育,尤其是面对中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的现状,更是让整个社会都开始关注起体育教育。小学体育作为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和身体素养提升的重要学科,在新课标全新教学理念的带动下,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和提升。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体育教学中单一以体育锻炼为目标的局面,更加提倡学生在运动中的体验和收获,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目的,将体能训练与体验学习相融合,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本文分析了素质拓展训练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素质拓展训练与小学体育教学融合的策略。
关键字:素质拓展训练;小学体育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素质教育背景下,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共同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体育作为五育中的一部分,所承担的不仅是学生体育知识的增长和体育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素质拓展训练正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是一种将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体验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后对于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一)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传统体育模式中只注重体育技能传授,忽略学生体能训练的弊端。现阶段,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体育教学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巧,更要引导学生强化运动意识,提高运动积极性,提升身体素质。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素质拓展方面的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除了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从而形成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观念,从而实现身心共同发展。
(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种类的增多,越来越的小学生陷入了对电子产品的热爱,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之以往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大多以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学生在体育过程中实际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这些因素都极大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导致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堪忧。而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就是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这种以学生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参与度,从而不断提升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1]。
三、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途径分析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素质拓展训练与小学体育教学的融合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创新,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首先就要是从转变教学观念做起,接受并且积极探索新教学理念下教学模式的创新,尽快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转变出来,深入分析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不断进行自我素养的提升,从而让素质拓展训练与小学体育教学实现完美融合,真正让学生从体育学习中获得体育技能、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的共同发展。
实际上,小学体育学习更应该关注学生品格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起坚毅的品质和永不放弃、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这也是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开启品格培养,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丰富体验。比如对于一年级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都存在胆小、畏难的心理,缺乏尝试和探索的勇气。因此,这个阶段的拓展训练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突破心理障碍。比如可以设置一些集趣味性和挑战性为一体的训练项目,简单的比如抱球接力跑、过障碍物、走独木桥等,锻炼学生的勇气,鼓励学生勇敢去尝试,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坚强的品质[2]。
(二)素质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科学合理安排
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合能够极大提升体育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融入感和体验感,有助于身体素养的发展。但体育课程的课程毕竟有限,学生身体素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出素质拓展训练的优势,同时能够兼顾到学生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就需要教师科学合理的安排素质拓展训练内容,“因人而异”的制定训练目标,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完成目标。
比如在进行跳远训练时,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情况,设置不同的目标,可以先设置一些易于实现的目标,从而让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再一次提高目标,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体能的提升。避免目标设定的过高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或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师个人素养的提升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而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更加要关注自身素养的提升,这其中就包括了专业素养和个人素养两个层面。专业素养提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素质拓展训练的优势,比如对于素质拓展训练理念、内容、内涵的理解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随之拓展训练的效果。个人素养提升的目的在于能够保持对新鲜事物的高接受度和高敏感度,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后,体育教学目标和过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更加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更加强调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参与度。同时还将心理培养、德育、品质教学都纳入其中,而这些都要求体育教师在原有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创新。特别是要将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设计得既科学合理又生动有趣,既实现体能训练的目的,又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比如将体能训练融入游戏元素,增加训练活动的趣味性,多增加团队合作活动的开展,以此来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提升,通过设置一些闯关类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造力等等,这些活动的设计都要依赖老师个人素养来实现。
结束语:
总之,素质拓展训练与小学体育教学的融合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更是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要积极推进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体育课堂,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将人格培养、品质培养、心理发展融入其中,从而为学生奠定全面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牛永霞.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途径探究[J]. 农家参谋, 2020, No.645(03):269-269.
[2]皮希慧. 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策略浅谈[J]. 当代体育科技, 2021,11(0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