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黄友锦
[导读]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必须根据初中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黄友锦
        四川省旺苍县五权初级中学校  628213
        摘要: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必须根据初中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策略,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助力初中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分层教学;?策略;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基础教育把培养具有开拓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重要目标。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和学习影响着他们健康人格的塑造,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
         一、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历史教学价值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在初中的课程设置中,历史学科较其他学科的地位明显较低,师生普遍对历史学科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足,历史被轻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错误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无论是在师资力量上,还是在培养历史人才的态度上,都以考试为导向,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很欠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能力、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涉及较少,学生没有养成学习历史的正确态度和学习习惯,历史教学陷入重重困境。
        (二)历史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历史学科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信息量大、文字内容多、涉及层面广,教师在历史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方式中主要以教师照本宣讲为主,采用“讲—听—记—练”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地位,对于一些专业素养不强的教师,其课堂教学方式更是单一和枯燥,很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比如,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尝试分层教学、合作探究、转换角色、情景模拟等方式,历史课堂沉闷无趣,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对新事物和多变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尝试和探究,且在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历史教师要迎接的挑战。
        (三)历史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现今的历史教学中往往会让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不够密切,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长期的学习目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就是记忆和背诵,谁的记忆力好谁就可以在历史考试中取得高分。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能以史为鉴,不能读史明智,不能用历史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历史教学成为乏味的宣讲。


        二、 核心素养下有效开展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对学习主体进行分层
        在初中阶段,每个个体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在性格特点、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不同,教师无法要求学生用同一种方法达到同一程度的学习效果,把关键因素列为分层标准,把学生按照分层标准进行分组,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在最佳的学习层次里找到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深入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抓住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和薄弱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教学过程包括备课、授课、练习等诸多环节,要真正实现初中历史的分层教学,必须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分层管理工作,尊重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理解差异,共同进步。
        首先,需要进行分层备课。教师在实际备课的过程中要进行分层备课,充分考虑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上升的空间,既要做到备“学生”,更要做到备“小组”,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每个小组的特点,分级制订学习目标。例如,以部编版“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为例,初级目标是理解隋朝统一与建立的过程,掌握基础知识;中级目标是在初级目标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大运河开通的背景和意义;高级目标是学习本章节获得了怎样的价值体验,鼓励学生扩展知识,创新学习方法。
        其次,要分层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减少统一宣讲,增加同学之间合作交流与探究的机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易程度的任务,鼓励组内进行探讨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基础薄弱的小组,教师可以编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基础知识,鼓励学生创新记忆方法。在基础比较扎实的小组,教师可以更多地为学生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用自己的方式和群体的智慧去找到历史的答案,还可转变角色,让他们来分享自己收获的新知识。总之,在授课方法上要灵活多变,因材施教,通过“活学”来将历史“学活”。
        再次,要分层指导。在不同学习层次中,教师应该有不一样的指导方式,转变“有问必答”的简单方式,不要等着学生来问问题,而要善于发现每个层次的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基础薄弱的小组,教师要用直接、简单、幽默的指导方式,让学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基础较好的小组,教师要多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最后,分层练习。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需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和作业,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比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教学中,教师可把整理统治者更替及重要举措的任务交给基础薄弱的小组,而让基础较好的小组去研究历史人物的影响。
         三、 结语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是存在诸多差异的,而教育本身就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发挥不同学生的不同潜力,使不同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对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要求中学教师要理清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重新认识历史学科,提高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深入研究分层的方法,引入创新的教育模式,从内容和形式上提升中学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志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19(43):259.
        [2]张海艳.探讨初中历史教学[J].学法·教法研讨,2018(9):344-3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