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考彬
东莞市长安东安小学 523000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小学体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非常普遍。本文浅要阐述了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体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意义,并分别从创设趣味情境,调动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提升课堂效率、搭建互动平台,丰富学习路径等方面,提出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小学体育课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偏低,学生的体育素质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把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结合在一起,能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丰富的体育知识,所以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的融合成为体育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忽视学生主体性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也是决定教学活动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然而很多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都没有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设计很少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致使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不足,体育教学的效果不理想[1]。
(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一些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训练时,示范讲解后留给学生许多时间展开机械式的练习,由于趣味性不足,一些学生可能会心不在焉,整节体育课死气沉沉,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三)教学方法落后
体育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时,通常是采取示范讲解和自由练习的教学方式,很少使用信息技术展开日常教学,很难集中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课堂的参与度不高,导致小学生的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不够熟练,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二、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作用
(一)突破时空限制,提升教学直观性
在新课程环境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将信息技术融入体育教学,可以拓宽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渠道,有了便捷的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在家中也可以学习体育相关知识,更好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带领学生观看体育相关的图片或者是视频,用色彩丰富的画面有效吸引他们的目光,令体育教学更具直观性、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体育动作,潜移默化地提升教学的效率。
(二)规范体育动作,保证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期间,各项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动作要求是不同的,如果在运动中出现错误的动作,会损伤学生的身体,带来不必要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体育教师应留意预防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避免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和学习正确的体育动作,对于比较复杂的动作,可以通过放大或重复播放的方式,让学生多看几遍,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进一步规范他们的运动动作,把安全隐患降至最低[2]。
(三)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体育兼具娱乐性和轻松性,把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丰富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更多的运动技巧,让小学生能够从小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推动小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同时助力小学体育的改革。
三、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一)营造趣味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小学生普遍贪玩好动,对于他们来讲,兴趣是不竭的学习动力,在学习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时,小学生会表现的比较积极、主动,参与性强,但是如果遇到趣味性差的学习内容,小学生往往会心不在焉,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围绕着教学的内容,在掌握学生性格特点与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和体育知识有关的学习场景,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比方说,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短跑时,蹲踞式起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动作,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边讲解边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但是学生对此种教学模式已经麻木了,认为此种教学方法异常枯燥,也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蹲踞式起跑,觉得太麻烦了,不愿意学习蹲踞式起跑动作,练习也不够及。针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师可以提前下载刘翔跨栏冠军颁奖的视频,用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慢放录像在比赛期间起跑的镜头,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到蹲踞式起跑的巨大威力,学生纷纷跃跃欲试,参与的劲头更足了。体育教师还可以把各就各位——预备——跑三个动作制作成FLISH视频,令动作更加清晰、一目了然,在听到枪响以后,运动员可以迅速冲出去,就像断了弦的剑。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小学生意识到短跑中蹲踞式起跑的重要性,端正学习的态度,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3]。
(二)突破教学重点,提升课堂效率
体育教学中会涉及到众多的体育动作,这些体育动作有难有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体育动作时,免不了示范。但是对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比方说腾空或高速翻转等等),那些年级比较大的体育教师示范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除此之外,小学生主要靠形象思维学习新知,在学习连贯、复杂度较高的动作时,受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教学的效果可能并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把不容易理解和示范的内容挑选出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分步讲解,降低小学生的体育学习难度,如果学生看不清,体育教师可以把视频放大,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每个技术动作,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促进他们对体育技能的理解与把握,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跨越式跳高这部分内容时,因为助跑、起跳、腾空和过杆落地一系列的动作是连贯的,需要一气呵成的,教师如果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会影响到学生对动作连贯性的思考,提高学学习的难度。针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借助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把动作进行分解和放慢讲解,之后利用大屏幕为学生展示几组奥运会上跨越式跳高的视频,让学生对比成功和失败的动作,让小学生脑海中生成系统的动作概念,然后带领学生总结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4]。
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的时候,录制学生的练习视频,让学生轮流跳一次,过关的学生可以分组巩固练习,针对那些对技能把握不熟练的学生,教师可以把他们聚集在一起,观看录像,分析动作的错误,在经过教师的指导后再次进行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轻松地跨过横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令小学体育知识的学习更加简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搭建互动平台,丰富学习路径
伴随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路径越来越丰富,体育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打造互联网学习交流平台,丰富学生的知识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将体育学习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运动习惯,树立终身运动意识。
体育教师可以把体育教学的有关内容上传到微信、QQ等其他教育平台,让小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实际需要进行学习。体育教师可以把教学课件与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学生下载反复观看和学习,让学生摆脱空间限制,在家里也可以学习体育知识,保证体育教学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过去大部分教师会采用挂图教学的方式,但是图示极为简单,缺少完整的动作过程,难以吸引学生的目光。针对这个问题,体育教师可以事先拍摄下立定跳远的整个动作,之后把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为学生展示不同角度的逐帧慢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其中的各个技术动作,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直观、清晰的动作印象。针对运动中的重点环节,教师可以随时暂停,详细地为学生介绍技术动作,促进学生对技术要领的掌握,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5]。
(四)丰富评价方式,促进多元评价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按照学生的实际生理反应进行判断,比方说学生出汗的情况或观察学生的脸色等等,这些评判标准都是以教学经验为依据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使用可穿戴技术实时监测学生的心率情况,并结合对应的配套软件统计学生的运动步数、有效运动时间和心率的变化数据,便于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整节课中不同时段的运动状况。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下发和姓名相符的心率臂带,这样就可以实时显示每个学生的心率。通过全面地监测热身、单个技术练习、技术动作组合练习、实战演练、动作训练以及放松练习等各个环节,后台软件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学生在整节课的心率变化都是可视的,真正做到了用数据说话,而且在课后的时候,学生可以自行浏览相应的数据,让他们了解到自己心率的变化情况,根据综合统计的效果对自身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和技能水平等展开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教师可以结合后台数据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令体育教学更具科学性,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参考上面提到的内容,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体育小学中,令体育教学更加直观,充满趣味,提升体育课的参与度,保证学生技能学习的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袁军.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1):116.
[2]陈永荣.互联网环境下拓展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方式的探索——以小学体育课后作业“跳绳”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8(12):44-46.
[3]陈凯.“互联网+”时代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学苑教育,2018(19):18.
[4]陈书强.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09):91-92+95.
[5]苏祥珍.小学体育课室内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8(06):174.
[6]王振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小学体育课室内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