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国照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第二实验小学,福建省福州市350500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使得素质教育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在此情形下,小学体育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更好地迎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广大教学工作者积极革新、优化体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快乐体育理念就是其中一种,它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并且逐步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基于此,以下就将小学体育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快乐体育理念的有效应用策略,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体育理念;素质教育
快乐体育理念是满足新时期教学要求的新颖理念,对于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来说,它是一种颠覆、创新。通过快乐体育理念的有效应用,教师不再是以往的主体,而是逐步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人公地位,以学生全方位培养为主实施教学。在此情况下,学生会改变以往的错误想法,认识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和魅力,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进而使自身的身心得以均衡发展。可见,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够实现快乐体育理念的有效应用呢?如下。
一、快乐沟通,友好互动
所谓快乐沟通,主要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友好互动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在教学时采用一些生动、趣味的语言和动作,让双方之间的交际更加融洽、和谐。具体来说,要想达成这一目标,首要任务就是改变学生对体育的乏味、严肃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价值,从而对其产生新的看法、认知,更加愿意参与到体育学习、运动当中,进而快速的吸收和消化体育知识、技能[1]。例如:在短跑教学中,教师并未直接带领学生进入教学环节,而是抛出引导性的疑问:“同学们,你们听过《奔跑》这首歌吗?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这首歌有关哦!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发动七十迈速度啦……”在如此轻松、幽默的语言引导下,学生的紧张心理会得到缓解,渐渐放松自我,变得更加活跃,并且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虽然短跑需要耗费较多的精力,但是有教师的鼓励,学生会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不轻易放弃。对此,当学生感到疲累,想要放弃时,教师就可以参与到短跑的行列,陪伴学生跑步,并且适当地加入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等,鼓励学生不轻易放弃,坚持到底。如此一来,不但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体育运动。
二、快乐游戏,提高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对于游戏有着极强的兴趣。对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从这一点入手,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实施体育教学,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融入体育课堂,真正实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体育游戏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并且结合具体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够确保体育游戏迎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使体育游戏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发现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足球,但是运球的水平却普遍较低。对此,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运球追捕”的游戏活动[2]。具体来说,教师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两个大组,其中一个为追捕组,另外一个为逃跑组。接着,在足球场上选择一块区域,作为本次游戏活动的区域。随后,每位学生领一个足球,为接下来的游戏做好准备。体育游戏开始后,追捕组要一边运球一边抓逃跑组,逃跑组则一边运球一边躲避追捕组。在游戏过程中,被成功追捕的学生要立刻走出游戏区域,到场外准备节目,为大家表演。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学生并未掌握运球的技巧,因此在游戏开始时,教师可以不限制运球的方式、方法,只要学生保证球不离开场外即可。通过这样的方式实施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进而更加喜欢这门课程。
三、快乐竞赛,增强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到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却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工作。”可以明确的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核心为引导,即引导和鼓励学生全面激发自身的潜能。对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此作为着手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逐步增强自身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快乐感和满足感。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适时地引申出一些体育领域的名人名事,以此鼓舞学生,使学生在正能量的感染和熏陶下,积极地参与体育训练[3]。与此同时,还可以创设一些竞赛情境,将体育训练当成竞赛,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名运动员。因为,在不同角色下,学生的使命感也是有所不同的,这样就会更加重视体育训练,更加认真地对待体育训练,并且不断约束自我,从而提高体育训练的质量和效率。总体而言,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学生舒缓内心的乏味感和无趣感,对此教师应当全面彰显快乐体育理念,使学生在体育训练的同时获得快乐的感受,进而从本质上改变对体育的错误认知,在体育课堂上时刻保持高昂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水平,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快乐体育理念的有效应用,是推进教学改革进程的有力举措,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迫切需要,值得受到充分重视。在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的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师有必要将快乐体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具生机、活力的体育课堂,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如此一来,体育教学就会更加民主、和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全方位的发挥,切实提高对体育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热爱,不必教师督促,就会投入进来,最终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林丽娟. 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分析与运用[J]. 新课程导学, 2019, 000(027):P.47-47.
[2]张春富. 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析[J]. 考试周刊, 2018(8):123-123.
[3]唐绪和. 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 009(03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