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谦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郴州市第十一中学,湖南省郴州市423029
摘要:随着“德智体美劳”的素质教育发展,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更进一步。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从而让学生们陶冶情操。特别是初中阶段,初中时期正是学生们的对审美能力的一个定型期,美术欣赏课能让学生们的审美有一个较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审美能力;教学培养
美术是学生们各个阶段都较为重要的课程,除了能让学生们提升审美能力之外,还能让学生们形成审美的乐趣,对美术的欣赏有自己的观念。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下,大家越来越重视美术这一课程,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们,美术欣赏能缓解学业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有兴趣的学生们还能培养其绘画能力,走上不一样的成就之路。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展示不同时期各个国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们了解美术的魅力,刺激学生们更积极的参与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来。
一.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意义
在美术欣赏道路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潜移默化的形成对“美”的欣赏,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时,教师们一般会将全世界中较为优秀的作品中挑选,逐渐的将作品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让学生们了解到每个作品后作者所经历的背景和创造作品时表达的意义,帮助学生们了解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1]。例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出现了那么多绚烂的艺术作品,其中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还有《唐宫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美术作品;以及国外的优秀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激发学生们对艺术的热爱,将他们的视野打开,让学生们能更全面的了解不同时代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初中时期的学生们身心发育在较为关键的时刻,需要教师们的正确引导,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时代的文化变迁,促进学生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等。
二.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美术欣赏课程的忽略
虽然受到素质教育影响对美术课程有所重视,但美术课程还是被作为副科被学校对待,在其重视程度还是偏低。且对学生们而言,美术欣赏教学的缓慢的,并不能一下子看到成效,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侧重于教导学生们美术技巧,进而忽视他们的美术欣赏教学。特别是较为偏远的学校,对于美术课程则报着可有可无的心态,教学过程马虎,潜移默化中学生们认为美术欣赏课程是枯燥无味的,进而开始上课聊天八卦、写其他科目作业等。
2.教师积极性不高,备课不充分
大部分的美术教师团队中,可能有些都不是专业美术出身,大多是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按部就班的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们,缺乏创新意识,不能激发出学生们对美术欣赏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们对美术欣赏课程逐渐忽视,难以提高学生们的美术欣赏水平[2]。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中,学生们习惯于听教师们讲解,再加上教师们也不善于引导教学,所以没有进行相应的思维联想,只是单纯的在听教师们讲故事。
3.学生积极性性不高,学习氛围冷淡
在大多数的初中教学中,学生们的美术功底普遍较差,对美术欣赏课教学无法理解到位,而美术教师也没有给予重视,还是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讲学,缺乏与学生们的互动,学习氛围较为沉默,使学生们对美术欣赏课堂教学逐渐失去兴趣。
三.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方法
1.加深对美术作品的讲解,提高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
在教材编辑中,对每一幅作品的挑选都让编写人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美术教师在对美术作品的讲解时应认真思考,认识到编写人员的真正含义[3]。美术教师在对一幅美术作品进行教学时,应结合这幅画的当时国家背景、作家的身世经历,对学生们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了解,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作品进行讲解,而要让学生们从这幅作品中发挥想象,让艺术作品做到不仅仅是艺术作品,而是完整的一套艺术形象,让学生们真正的做到对美术的欣赏。例如在欣赏梵·高的作品时,美术教师可以将梵·高以往的作品展示给学生们看,利用这些色彩鲜明的作品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再提问学生们这个作家作风的特点、技巧等,刺激学生们对作品的好奇心,再辅助讲解一些梵·高的生平故事,让学生们感受到作家所想表达的情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们融入到教学环境中来。
2.利用教学工具,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以往的教学环境较为简单,学生们只能依靠书籍上的图画对学生们进行美术欣赏教导。而今社会的发展较快,有了多媒体等的加入,教师们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多媒体进行讲解,让他们看到更多关于作家的一些作品,还能寻找相应的视频,让他们直面的了解有关作品的流派、风格、技巧等,加深学生们对绘画作品以及作家的了解,发散思想,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加强美术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
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一定要有专业的美术能力,在审美情操这块也要有自己的见解。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中,教师在教学引导时可以有所侧重,同时优秀的作品也应该有所偏向,如有的作品偏向于本身的构思,有的作品偏向于时代背景和关于作品故事,有的作品偏向于手法技巧等。当然,美术欣赏课程也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欣赏著作,也可以加入一些实践活动参与其中。例如发现学生们较多的关注到哪幅作品,可以多多鼓励学生们进行评论,开拓学生们的思维,听取学生的不同评论后再进行商讨,让学习氛围更加火热。若是遇上一些简单的作品时,也可以给学生们布置课后练习,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四.结语
美术欣赏课教学是学生们对“美”理解的开端,美术教师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加强与学生们的课堂交流,引导学生们有正确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挖掘他们的艺术潜质,让学生们有发现一双美的眼睛,增强自信心。只有美术教师们的认真引导,才能让学生们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更进一步,促进学生们的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岩.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0):660.
[2]王文雅.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46):165.
[3]白艳玲.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浅述[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