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育的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张海妹
[导读] 初中体育是初中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课程。初中体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运动兴趣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张海妹
        西南模范中学   200237
        摘要:初中体育是初中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课程。初中体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运动兴趣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新的体育教学标准提出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创新指导标准。
        关键词:初中体育;创新体育教育;个体差异教学
        引言:现实中,初中教育的现状是非常薄弱的,为了学生有更加强健的体魄,创新体育教学迫在眉睫。我们要紧跟新课标的指令对体育课程进行创新,让学生拥有一个相对自由,有趣且高效率的课堂环境,接下来我将阐述如何创新体育教学。
        一、初中体育教育的现状
        1、依旧使用传统初中教育模式
        虽然我国不断在教育模式上进行改革,但初中体育老师还是以老师为主,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体育会逐渐丧失兴趣。再者,有些老师注重课本知识的摄取,实践活动较少,这样不利于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也不利于同学们养成很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于体育老师而言也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使得体育课程丝毫没有作用。
        2、体育教学资源匮乏
        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教学资源,其中包括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械以及教师的人力资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想要有高质量的教学质量就必须保证体育器械完善,体育场地充足。但大部分学校经常忽视体育教学,占用体育课程的现象屡屡可见,教育器材不充足,教育器械的零件也总有损坏,没有好的体育器械对老师授课也会有所限制也会降低课程质量。还有一些学校体育老师紧缺,经常是非专业的老师进行授课,这种情况下学生接收不到专业的体育知识,得不到专业的体育锻炼,那开启体育课程也毫无用处。
        3、不注重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培养
        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背景有所差异,兴趣爱好不同,年龄也不尽相同,所学的体育项目也不一样,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种差异进行分组教学。现实中很多老师经常会忽视同学们彼此的差异。例如:有的同学有滑膜炎,就不能让他进行长跑类活动。教师在教学时如果不仔细观察学生在活动时的习惯,就很难发现学生的优势,对出现的错误也无法及时更正,这样不利于开展分组教学,也会打击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主动性。


        二、初中体育的创新教学
        1、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明确在体育课上学生应该是主角,要以学生为主。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及他们的各种需求,在教学时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并且给学生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能够去尝试新的体育项目。例如:上海教育出版社中武术是其重点教学内容,有些同学喜欢武术,尤其是男同学,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去编排武术动作,使其更有实用性;或者通过其他的教学手段来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爱上体育。
        2、开发初中体育教学资源
        创新初中体育教学的前提是不断地改进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但是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差异以及文化发展的不同,有些学校体育场地不够,体育器材不完善,然而体育项目种类繁多,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时,需要依据现有器材的特性充分利用,研究出其他的功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教学器械,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也对体育课程更加有兴趣,更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例如:接力赛跑时用的接力棒除了可以传接棒,也可以当做学生学习哑铃操的手持器材。老师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同学们一起找一些废弃的物品来制作出新的体育器材,这样就解决了器材短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很容易带动他们的好奇心,而且对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思维能力。
        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学生在成长阶段会有不同的兴趣,特长也不一样,这时教师就应该仔细观察他们的差异,跟学生多多沟通,了解他们的现状,对他们的需求尽可能去满足。与此同时,鉴于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应当相对应的多元化,根据他们的不同状态去有针对性的锻炼,这样就不会出现身体素质强和身体素质弱的同学学习的体育项目难度是一致的。其次,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同学们的优点和不足。例如,有的同学身体素质比较差,但是却喜欢排球,网球运动,教师这时就要积极鼓励与表扬。教育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对体育课感兴趣在此同时让身体素质不同的同学都有所进步,与此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总结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创新教育为基础,去制定适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且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积极地心态,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体育老师一定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的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高效的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创新体育模式下轻松的进行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1]黄圣松.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用探究[J]. 运动,2015(18):105+93.
[2]王小娟. 初中体育教育的创新探究[J]. 田径,2016(09):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