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明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永固镇初级中学 526438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教学模式,经过巧妙设计的各种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够让课本内容更加的形象化、立体化,文章结构更具逻辑化,让学生更好的清晰文章结构,摸清文章的知识脉络,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教学;运用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所创,它利用形象直观的表现手法,将抽象的知识立体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在大脑里建立逻辑思维与想象之间的有效链接,加深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善于利于各种图画等非语言类表达方式来形成自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但是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会忽略知识与策略之间形成的过程,单纯的教授具体语言知识,经实践研究调查得出,思维导图的运用,能有效解决目前英语教学课堂上知识的逻辑串联问题,极大的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一、导出文本脉络,构建语篇结构
英语教学中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思维导图在阅读理解的文本结构分析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清晰文本脉络,了解文本段落间的承接联系,从而把握整体的语篇结构。以阅读课为例,课程进程及内容的不同,思维导图的设计及运用也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本中的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 为例,将思维导图的构建依据文本脉络分为三个部分,读前导入阶段,将party的举办原因及目的依托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形象化的展示,让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生动的背景内容,同时调动学生的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开拓思维,为接下来文章内容的阅读奠定思维基础。阅读进行阶段,教师可以综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讲述派对准备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假设自己是派对的主人,会怎样准备呢?充分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读后阶段,可以根据文本内容,丰富自己构建的知识导图,让知识更加形象化和立体化,达到思维导图促进读写能力的目的。
二、导出教材话题,构建词汇群组
英语教学中各个话题大多以单元形式进行编写,进过整合发现,不同的单元话题背后的词汇也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八年级上册Unit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和Unit10 If you go yo the party,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 两个主题单元内的主要词汇均围绕派对展开,有着很高的重叠率,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复习教学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与“派对”有关的词汇进行群组,这有助于学生将单词进行分类记忆,甚至还可以在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或者写作时提供一定的词汇支架。
有很多教师在进行期末总复习时,会用到思维导图模式来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以词汇重叠为支架点进行整体的复习,这样的方式不仅让知识点和词汇群组更加的清晰,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的锻炼了自己思维上的逻辑能力,让英语学习变得更有框架感,用立体的形式不断地丰富学生的大脑词汇库。
三、导出语法图谱,构建知识链接
英语语法的学习和熟练运用是许多学生学习英语时经常遇到的难题。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分布是分散的,很多学生都会遇到前面学后面忘的问题,更无法深刻理解各语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语法学习变得更加有难度,甚至有的学生死记硬背学会的语法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做不到举一反三。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将看似一盘散沙的语法知识进行有效关联,形成直观的语法网络系统,让语法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更加的直观化。例如初中阶段一定会涉及的动词的八种时态,用思维导图来展示的话,可以让这八种时态瞬间直观立体化。动词时态会直接关联到英语语句中谓语部分的构架,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八时态可以归结为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段,让学生明确了什么时间用什么时态,每一个时间段内由于基本结构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态,在思维导图的清晰指导下,学生运用时态的正确率会大大提高。
四、导出语段信息,构架内容脉络
英语学习过程中,随着年级的升高,接触内容的越来越广泛,文章的长度也会越来越长,其中包含的信息也会越来越容易混淆,这时思维导图的运用对学生信息的筛选、归纳及文章内容的分类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清文本脉络,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例如八年级下册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该篇文章主要讲述的不同学生的旅游经历,看似毫不相干,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文中涉及的杭州、美国、意大利等城市,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你依然能够发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文章中零散的词汇及语法知识汇总起来,但是又保持了不同知识分类的相对独立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难重点,理清内在联系,提高记忆速度,并为知识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结语
思维导图是将课程简单化的有效方法,但是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结合,根据不同文章内容与体裁找出最适合有效的思维导图。在指导思维导图构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考典型图例,发挥想象力,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思维逻辑能力,将导图的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化。鼓励学生以思维导图为基点,进行创造性思维,掌握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英语学习的能动性,这才是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婷. 初中英语教学环节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34-235.
[2]李宇. 多维导图促“悦”读——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课中的实践[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