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平
黑龙江省肇东市三友小学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怎样才能帮助每一位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单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成为了每一位家长面前的重要难题。回首自己从教二十五个春秋,包含着很多别人没法理解到的甜蜜和幸福。我们当班主任的都知道,每一天的工作繁繁忙忙琐碎事情太多,但又责任重大不可粗心大意。现在谈一谈我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班级里多数孩子是独生苗,温室里长大,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每个爸爸妈妈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各显各的本能。多年的教育工作,我始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一、爱心是工作的动力
师爱无疆,师爱无痕,每一名教师都要关爱学生,只有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完全接纳你,才会与你配合,只有老师的关注才能唤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老师的关注对他们很重要。我班的"知名人士"马xx。一年开学报到的第一天,一个辅导班老师看到马xx分到了我班,开口说:"他咋分你班了,够你受的!"这话真不假,这个孩子一点好习惯没有,上课随便下地,还经常在桌子底下爬,人家站着他趴着,人家坐着他躺着,上课就弄一些怪动静,值日生扫一些垃圾他用脚踢,我看他头都疼。我想:问题孩子多出现在问题家庭,于是,我找他的家长谈,了解他妈妈离家出走,爸爸把他寄宿在辅导班。奶奶去世了,爷爷在外地。这可真是,快乐的家庭是相似的,困难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了解了情况后,开始关注他,每天上厕所我都派个好学生领着他,我有什么事时,安排5名学生轮流接班式的看着他,给他做样子,学校看电影,我让他坐在我身边。在校我尽量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比如:他很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就让他去做。当我表扬他时,他脸红了。从此,我经常找机会表扬他,他的头发长了,我说:”头发再短一些就更好了。"第二天,发现一个干净利落的孩子站到我的面前,我向他竖起大拇指。马xx在表扬中悄然的变化着,上课能坐直了,走路有样了,偶尔还能帮助值日生倒倒垃圾。
校运动会上他参加了羊角跳,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他的表现越来越好。课间,一个伴着小苹果的音乐,在阳光下跳跃的男孩,谁都不会想到那个孩子当时有多差。所以后进生的教育很关键,不能放松、大意。只有在点滴的培养中,才会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
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法宝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能够感受到,你的教实际上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是让学生在与老师的学习中知道独立的重要性,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记得一年级我们班升旗,正赶上学校刚开展新八德教育,我选的是手语《习主席寄语》,想的简单做起来太难了。于是,我利用班队会,课间,领学生先背歌词,我把每一个动作提前学会,为了教会孩子,我还要学相反的动作,再教孩子们,学的快的孩子教较慢的孩子,教会一名学生给一个卡片,谁教会的多就给他发一个优秀教练的证书。经过努力,周一升旗仪式上我们班的展示受到领导和老师的好评,谁会想到所有精彩的画面,都是孩子们精心策划而得到的。
类似这样的方法很多,我每天到班级,检查班长负责的事情,班长再检查组长,组长查组员。每天放学前总结这一天学生的表现。从一年级就让他们养成上学前检查学习用品,红领巾,进校门自然成行,进班级第一件事是摆桌子,离开座位按线摆放好桌椅,只要离开座位就检查地面是否有纸屑,放学站队前后左右跟紧不离空。只要我一站在讲台上说话,学生马上把手放到桌子上,知道我有事要说,久而久之学生的养成习惯有所提高。这样,管大放小,管主要的放手次要的,授权负责,一级一层的进行管理,让良好的习惯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他们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载体
在学校开展的学雷锋、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活动中,我领着我们班孩子们去做公益,让他们体会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让他们感受到助人为乐的乐趣。孩子们的一首手语表演唱《孝心到永远》让老人心里热乎乎的。我看到了孩子眼里的泪珠。这样,让所有的孩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都知道感恩,感恩教育从小做起,从小知道感恩的重要性及意义。班队会《孝感天下》展示中,学生看完歌舞剧《游子吟》时,让他们谈体会,明白尊师孝长是美德,时间长了,习惯就成了自然,改变了不良习惯。
每个孩子每一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他就会有很大的进步。让我们做护花的使者,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完善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