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及综合预防行动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蒙子好
[导读] 目前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校园的欺凌现象逐渐趋向于低龄化,相关部门更应该加强对校园欺凌的预防教育。
        蒙子好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平山镇中心校,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市 535400
        摘要:目前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校园的欺凌现象逐渐趋向于低龄化,相关部门更应该加强对校园欺凌的预防教育。无论是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帮助学生,引导学生。
关键词: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综合预防;行动策略

        随着近几年来校园欺凌事件的数量增加,社会各界对于校园欺凌的关注度也变得越来越高。目前不仅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校园欺凌的相关文件,同时教育部也加强了对校园欺凌预防抵制工作的重视。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不应该忽视担在自己身上的责任,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应该得到健康地成长环境,而不是遭受不断的伤害文章主要以校园欺凌事件的。造成原因为契机分析了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孑孓措施。
一、校园欺凌
(一)校园欺凌的概况及其成因
        目前对于校园欺凌问题的相关研究,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大体上很多国家对校园欺凌的确定范围,为学生之间发生的一种强势学生,向弱势学生形成的身心伤害行为。一般情况下校园欺凌主要的特点是恃强凌弱,身心伤害,以及反复无常。从2016年开始,我国相关部门也对校园欺凌做出了定义,并展开了相关研究。我国政府对校园欺凌的定义,在西方国家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尤其是对学生伤害他人的方式作出了具体描述。到了2017年,我国相关部门也相继制定出了针对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措施,该文件中又再次对校园欺凌进行了重新定义。欺凌的主要原因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缺乏情感,父母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忽视,导致儿童心理状态不佳;学生对法律知之甚少,受到互联网上错误信息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存在于我国中小学校园中的欺凌现象主要以下面五类为主,分别为:骂、打、毁、吓、传。在此其中骂指的是辱骂和中伤。打则指的是以打架的方式伤害他人身体。毁指的是恶意毁掉他人财物。吓则指的是通过恐吓威胁等多种方式来逼迫受害学生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传指的是传播不利于受害人生活学习的不时谣言,对受害人造成心理创伤。
        在小孩出现以下状况时,有可能正在遭遇校园欺凌,家长和教师需要加强重视。分别是:当孩子的身体表面毫无理由地出现人为的伤口;孩子们的物品经常丢失和破损。改变上厕所的习惯。孩子一回家总是情绪低落;孩子的自我伤害行为。孩子们拒绝上学的情绪非常强烈。一个接一个索要钱财。拒绝谈论与学校有关的话题。他们试图把“保护”工具带进学校,拒绝眼神接触,耸耸肩,描述受害者的身体语言,突然出现失眠的噩梦等等。如果你的家长和老师注意到这种情况,你就需要非常小心。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
        欺凌的存在不仅会对被欺负的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还会损害欺负者的成长,甚至会对身边的同学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包括社会。在被骚扰的儿童中,他们通常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因为他们太年轻,骚扰不会造成物质损害[1]。因此,他们不仅遭受了直接的身体和精神攻击,而且还会给被欺负的儿童造成长期的心理创伤。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内心脆弱敏感,因此,受欺负所造成的心灵创伤是一生都无法修复的。

另外,被欺负的人,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控制其行为,会对将来的身心成长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有可能导致犯罪。对于围观小学生来说,短时间内会产生一种愤怒的情绪,长期会因良心受到谴责而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总之,如果不加以管控,就会严重危害整个民族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二、预防小学校园欺凌的措施
(一)家长
        分析当下的小学校园欺凌案,会发现大多数被欺凌的对象都是一些遭受别人欺负却不会反抗的小学生,他们的不懂反抗,其实彰显出的是他们在人际关系交往上面存在的短板。因此家长还需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帮助孩子识别出有益的人际关系并引导孩子人际关系交往的大致方向。倘若孩子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那么孩子尽管遭受欺凌,也依旧不会对他人失去信心,孩子遭受的伤害也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2]。最后家长不仅需要保证自己的孩子不成为被欺凌的对象,还要保证自己的孩子不会成为欺凌他人的人。因此对于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攻击行为的。孩子而言,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孩子行为的监督,不仅要多多陪伴孩子,还需要为孩子制定相应的规则制度并实行。同时这部分家长还需要保证与教师之间的实时沟通联络,共同改善孩子的行为习惯。最后家长要从网络等媒体平台。对孩子进行控制,避免孩子接触到一些暴力类的网络资源[3]。此外家长还需要做好自己言行规范,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
 (二)学生
        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遭受了校园欺凌,首先需要保持冷静,尽可能地不与欺凌者发生正面冲突,并拖延时间。其次,若在公共场合小学生被欺凌,可向周边人员呼救用一些异样夸张的行为。来引起周边人员的注意。缓解气氛,尽可能分散欺凌人员的注意力[4]。另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还应该不与他人主动发生矛盾,在发生矛盾后及时向家长或教师寻求帮助。在独自行走时,不要经常在人少偏僻的地方行走。
(三)学校
        另外学校方面也应该针对校园欺凌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方案和处理制度。明确出教职工在预防校园欺凌工作中的具体工作职责。除此之外,小学还需要针对校园欺凌预防治理来进行相应干预。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疏导的力度,对于存在的一部分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校园欺凌案件,学校需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5]。此外学校教师还需要保证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通过家校联系了解学生实际状况,为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三观,引导学生正确交友,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校园欺凌状况的成因,并对其。给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希望能够改善,当下我国的校园欺凌现状。

参考文献:
[1]罗金海. 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及综合预防行动策略[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0(11):24-25.
[2]李秀寨.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分析以及预防对策探析[J]. 中外交流,2019,26(17):363.
[3]兰婷. 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及薄弱环节 ——基于CNKI文献关键词的共词分析[J]. 教师教育学报,2019,6(2):92-99.
[4]孙立萍,张立君. 中小学校园欺凌的预防策略研究[J]. 中外交流,2020,27(26):220-221.
[5]康钊,郭军. 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成因及规避策略——基于权利根源理论视角[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11):72-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