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途径,提升实效——高中生物解题中图表突破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林旭
[导读] 在高中生物学习体系中,图表学习占有重要比例。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对于图表解题的能力,也成为了当下需要研究和改进的重点问题。
        林旭
        福建省平潭第一中学    350400
        摘要:在高中生物学习体系中,图表学习占有重要比例。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对于图表解题的能力,也成为了当下需要研究和改进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图表解题;突破策略
        前言:生物是现代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想要学好生物,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很高。理解和解决图表问题,成为了学生们最为头痛的问题。突破图表的解题方式,改善学生解题困难问题,是教师们现在进行的首要讨论目标。只要完成了这个目标,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消极性,更好的改善学生们学习生物的能动性,保障准确率,提高分值,增加学生们的自信心。
1高中生物解题中图表的意义
        图表分析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大多数的生物教学中,都少不了对图表的分析。图表的分析,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学习分析能力,对于逻辑思维的养成也起到了良好的基础作用,可以让学生在任何领域的应用当中,都能发挥其逻辑思维的运用,受益终身。在解决生物图表问题的时候,学生整合图表信息的本领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重点因素。清楚透彻的看懂图表,解决图表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容易[1]。
2高中生物解题中图表的特点
        学生想要更好的解决图表问题,首先需要有正确耐心的学习态度。在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打下坚实的生物知识基础,充分了解图形表格题的具体分类和特点等,进行具体有效的分析,才能具有更好的图表解题思路。生物图表题的类型基本上分为生物形态图、遗传图、实验设计图、坐标曲线图、知识网络图、流程图、示意图、条形图、柱形图、结构模式图等[2]。根据图表的形式,来提供信息与条件,策划出想要解答的问题,使生物问题形式变的新颖化,是图形表格形式解题的特点。解决图表类型题,需要依据图、表上的坐标线路图、表给出的叙述性文字、图中具体内容、线路图和坐标点,分析出线条和图画之间的联系,观察出线条的走向情况,线条出现变化的原因以来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最后运用在坐标图表中发现的信息来进行解题,其特色是上一部分的解题答案就是下一个问题的已知条件的递进模式过程。在现代生物考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图表形式出现的题目,这种形式的生物题目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事物本身的发散方面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标准,希望能对即将面向新社会、新时代的学生在自身思考方面给予更多的锻炼。
3高中生物解题中图表的解题方法
        解决图形表格问题的时候,最有用的解题信息通常都不会清晰的体现在图表上,基本都会暗藏在图表的细微处,直接给出的图形的变化,阐述的文字和数字都是给学生的相对简单的题目已知条件[3]。想要正确的解决图形类的题目,就要在日常做生物图形表格习题训练当中,锻炼学生的反向思考能力,找准题目所含的规律性细节,依据题目,把想要得到的解题答案通过倒叙的模式进行观察推理。想一想,想要得到正确答案,必须要得到什么已知条件,再返回到图表当中进行观察寻找。重点需要注意的还有,不要急于求成,要多次进行读题审题,找到已知条件当中的相互联系,发现题目的根本问题,确定后再去进行下一步的寻找条件。只有认真、细心、耐心的分析题目和熟练夯实的基础知识积累,才能保证解题的准确率。
例如:下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图1 光合作用强度
A.光照强度增加到--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即达到饱和.
B、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
C、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
D、水稻是阴生植物,玉米是阳生植物
解析: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大的特点是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即在较低浓度CO2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右图可知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均不再增加.而在较强光照下,CO2成为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所以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由图中水稻曲线也可知。所以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但并不意味水稻是阴生植物,水稻也是阳生植物。
4 高中生物解题中几种常见图表题型突破策略
1.曲线图突破策略
        曲线图就是具有线条坐标的图形,这种类型的题目要依据已给出的坐标线路,找到每条线路的改变状况,每条线路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和它们之间发生变化的原因问题,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步骤中,辨别图中给出的线路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步骤,分析当中的图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有用的使用给出的条件解出正确的答案获得良好的成绩是解题的最终目的。首先,找出每条线路的变化情况,对图中所给出的横向坐标以及纵向坐标的生物意义进行判断识别,找准XY两条轴线之间的相关联系,只有准确的断定两者间的关系,才可以拥有准确的解题思绪,通过找寻的方式理解题目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构建出解题步骤。辨别图线变化的原因和造成的结果,辨别出图线中出现各种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数据,这些数据出现在图表中的点,改变线条走势变化,形成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在日常课堂中学到的生物知识,有关的概念性问题,走势规律和平时学习到的生物学原理,以及图线相互关联的要素,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合理的联系。应用分析出的图线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平常所积累的生物学科知识点,重新创设一个新的,让自己能清晰明了的图线,然后继续去解决下一步的题目,在这样的反复思考结合分析当中来改善学生们自主高效解决分析问题,再得出答案的能力。例如:

图2 细胞体积
        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泡在0.5mo1.L-1的尿素溶液,0.3mo1.L-1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中,进行观察,查看细胞体积根据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中所示的曲线中A、B、C宝石的细胞,浸泡在尿素溶液中的是  B   ,浸泡在蔗糖溶液中的是 C ,浸泡在蒸馏水中的是  A   。
        解析:图片植物细胞的气室体积为P,曲线A的细胞体积大于原体积,呈现吸水状态,代表着亲在外界溶液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低的蒸馏水中。曲线B的细胞体积先变小,之后又变回原来的体积,代表细胞先出现质壁分离后又自动恢复,是侵在尿素中。曲线C的细胞体积比原体积小,呈现出失水状态,代表细胞处于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高的蔗糖溶液中。
2.表格问题突破策略
        表格问题是根据表格给予的信息来让学生进行思考。通常大部分的表格题目,都是以材料来列出的题目。这类材料表格题目的出题方式,通常会把有效的信息比较隐秘的暗藏在表格之中,来锻炼和检测学生们对在生物的学习中判断有效信息,提取需要应用的数据已经处理整合各种信息的一个归纳概括的能力,如何获取重要的、有用的有关信息,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提取出来的有用信息所结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就是教师出具这些问题的根本性原因。这些题目有效的检测了学生们对生物学习情况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清楚的了解了学生对生物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做这类表格问题的时候,需要细致的审题、读题,观看数据的时候,需要仔仔细细的检查每一行、每一列数据的不同。需要学生认真的去研究列标题和行标题以及数据标题所体现的实际效用。还要准确的判断出表格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和表格中的平衡值。经过了初步准确的判断后,要对书本中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记忆,把有关本题所考的知识点搜索出来,把表格中呈现的内容进行数字化整理。结合总结出来的每一行、每一列的数据,把日常中学习到的生物学定式和知识原理,融合到数据当中,得到所需要的正确解题答案。最后,认真、工整的把解题步骤书写下来[4]。
2.1例如:
紫外线有杀菌及诱变功能,相同剂量,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处理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结果见下表。据表推断,在选育优良菌种时,应采用的紫外线波长及依据是_B___。

A.260nm,酵母菌存活率较低            B.260nm,酵母菌突变数多
C.280nm,酵母菌存活率高               D.280nm,酵母菌突变数少
解析: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因子去提高突变率,以期从中挑选出人们所需的新的优良性状。260 nm时的存活率、低突变数大,因而突变率高,所以选B.
3.图像类图形突破策略
        解决细胞分裂图和遗传图等图形,要改善训练学生和注重培养学生的看图分析能力,观察插图,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出图形内每个结构,观察出暗含的信息。例如:
        (1)显微镜细胞生物图,看到图片,马上能判断出每个部分的结构名称,并且知道每个结构的功能,之后根据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联想解题。给图形内容进行信息结合,真核细胞产生生物膜体系的价值,有哪些细胞的结构是生物膜系统及其性能,原核细胞和它比较,高等在什么地方。之后要概括细胞代谢的重点位置和中心的控制区域,和细胞分裂相关的细胞结构,能进行自我复制的细胞,能排出水的细胞器,可以实行碱基配对相互融合的细胞组织等。相同类型的图形间的比对,找出图中所给的内涵信息内容,像分散广布的细胞膜组织,细胞膜的流动性变化。以反面视角分析细胞类图形题目,图形所出的问题方式,问题角度,整合解题信息,解题问题,分析答案。
        (2)培养学生看图整理,理解文字的学习方法,对相对不容易记忆的文字性内容,生物题里面阐述文字过多的生物题型,进行图片和文字的合理对应更换,用图表的模式来加深,帮助自己记忆题目。例如对光合作用有影响的各种原因,植物细胞的嫁接杂交等。细胞有丝的分裂流程,可以把染色体的状态结合实际改变成表格和曲线图的方式。
        (3)给学生进行综合复习的阶段里,可以对细胞类的图形进行组合,对图形内容进行改良,转换,把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等,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免疫细胞图和体液免疫就可以进行融合,形成新的图形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也可以进行组合重造,或者在图形里增加有关信息,给予新的问题设定。这些方法都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在日常学习考核中,能使用图表进行提问的都用图表形式出题,这样也可以快速的改善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生物相关知识的扎实程度。
总结:
        让学生学会辨别图形问题,及时有效获取图表信息,进行图片与文字的转换,提取图中的精华部分,掌握图表信息,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完成信息的总结和整理,就能快速的进行图文转换,是解决生物图表问题的关键点。有效理解曲线的含义,通过对曲线和图像的分析,能够准确的对生物知识进行描绘,都是正确解出问题答案的重点,所以需要学生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提高改进。
参考文献:
[1]杨利军. 高中生物解题中图表突破策略的探讨[J]. 科学中国人, 2017, 15(No.363):355-355.
[2]刘格见. 基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应用策略的相关研究[J]. 教育研究, 2020, 3(10):172-173.
[3]黄苑晴. 高中生物解题中图表突破策略的探讨和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8.
[4]孟凡华. 高中生物解题中图表突破策略浅谈[J].时代教育, 2017(6):121-121.
注:本文系2019 年度平潭综合实验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提升高中生生物图表信息题分析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为pt201904)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