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小学整本阅读,提升语文习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李茜
[导读]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均是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阅读教学与习作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寻求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以此通过阅读来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实现预期的习作能力培育目标。
        李茜
        西宁市总寨镇逸夫小学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均是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阅读教学与习作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寻求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以此通过阅读来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实现预期的习作能力培育目标。本文结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特点与要点,提出通过重视整合阅读来提升学生语文习作能力的策略,包括引导学生参与到整本阅读中、在阅读教学中寻求读写结合点、注重写作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阅读;习作能力
        就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来说,其要求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可以借助文字来表述自己的思想情感,并运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表达方式来完成写作任务[1]。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同时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在写作时会遇到诸多的问题,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导致所写的作文存在很多的空话、套话。基于此,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写作技巧,积累语言尤为关键,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教学是近年来小学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可以起到以读启写、以读促写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效果显著。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通过重视整合阅读来提升学生语文习作能力的策略,旨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现作如下的分析论述。
一、引导学生参与到整本阅读中
        长篇作品有着更为丰富的故事情节,人物更多,语言更加丰富,学生读来可以更好的拓宽视野,积累到更多的语言。但考虑到小学生在长篇作品阅读时极易出现畏难情绪,往往在读到一半时便丧失了阅读兴趣,未能实现预期的阅读目标。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职能,引导和督促学生有计划的参与到整本阅读中。
        为更好引导学生参与到整本阅读中来,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情况采取三种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一是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要求每一位学生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所喜欢的书籍,并给出推荐理由。最后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值得阅读的十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有充分的掌握,有针对性的为每一位学生制定长期和短期的阅读计划,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积累写作技巧和语言知识。三是为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录每一天的阅读量,起到督促的目的,并定时检查,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若是教学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专门开展“读书会”活动,为学生创设阅读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交流与分享,共同提升整本阅读能力。二、在阅读教学中寻求读写结合点
        整本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知识,因而教师要在学生整本阅读的基础上寻求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度和广度的写作练习[2]。
        比如在学习完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一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写人物的技巧,继而学会建立“写人”的框架。同时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的阅读书籍,比如《腰门》。《腰门》中有太多描写人物的句子,每一个人物均有其独特的魅力。因此,教师可以叮嘱学生对《腰门》进行重点阅读,从中挖掘和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当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的写作题目,比如“生命中重要的人”,开展针对性的写作练习。再比如学习完三年级上册的《秋天的雨》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景色描写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而后自己总结景色描写的方法。在整本阅读拓展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雨港基隆》,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将多处写景片段结合到一起的方法,犹如串起散落的珍珠。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描写景色的作文,比如“美丽的风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生活实际出发,描写出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多开展“多读多想”的写作练习活动,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书籍,待学生阅读完毕后再写读后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读后感的五段式结构包括引、概、转、析、结,其中的“析”尤为关键,因而教师要重点向学生讲解“析”的要点与策略,让学生可以深入挖掘阅读材料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学会更好抒发自己的感受。
三、注重写作评价
        写作评价在写作能力培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获得写作的成功体验,最终实现读得深入,写得快乐的教学目标。实际开展写作评价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来进行:
        1.开设阅读鉴赏课:教师可以开展小组鉴赏,在小组阅读鉴赏作文,让学生从其他同学作文中吸取营养,获得写作技巧和灵感[3]。
        2.定期组织“读书会”,设置开放的话题,与学生就写作问题作深入的分析探讨,在交流中明确每一位学生在写作时所遇到的困难,做好相应的评价,继而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书籍,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3.定期举办作文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竞争意识,并对优秀文章进行表扬奖励,引导其他学生鉴赏学习。
        4.考虑到有很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均被拍摄成了电影作品,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引导学生继续深入阅读,将阅读、写作与电影鉴赏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学生写作的深度与广度。待学生观看完相关的电影作品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观后感,最后在班级中鉴赏交流。
        5.作文集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可以将日常写作练习中的优秀文章摘录到作文集中,同时将文章的批准意见附在其中,制作成册供学生浏览,相信学生在看到自己的文章后必然可以产生自豪感,激发写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整本阅读与写作练习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教师在培育学生写作能力时要给予整本阅读充分的重视。实际教学时重点从引导学生参与到整本阅读中、在阅读教学中寻求读写结合点、注重写作评价三个方面来着手,不断创新教学路径,实现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吕文瑞.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的思考[J].学周刊A版,2020,008(08):47-48.
[2]夏冰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13(11):259.
[3]陈晓英.整本书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20,009(03):48-49.
【作者简介】李茜,1980年5月,女,汉族,本科学历,青海省西宁市,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相关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