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漫谈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李国伟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互动和交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师生的互动,帮助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李国伟
        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互动和交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师生的互动,帮助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漫谈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引言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本末倒置,过多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以至于教师过多占用课堂时间,忽略了对学生独立学习思维的开发,忽略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此外,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是矛盾的,在学生眼中,教师是权威的,严肃的,不容置疑的,这导致学生与教师在沟通交流中存在一定的障碍,过重的压力让一些学生在课堂提问环节过度紧张,很难理清答题思路,出现表述不清、思路混乱、逻辑不通等状况。要想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艺术地进行课堂提问是高中语文课堂中需要加强的一部分。
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与意义
        好的提问方式可以调动班级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减少课堂约束感,更好地融入课堂氛围中。高中语文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宽度都有一定的提高,提问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很好地衔接语文课程重点内容,从侧面体现出语文教师的文化内涵。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落实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教育措施,创新教学理念,创造友好的师生关系。而友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的教学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课堂提问形式的展开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方式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和归纳学习方法;也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调节课堂氛围。语文教师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设计课堂提问方式和内容,引发学生思考,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色彩,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新颖的提问形式和艺术的表达方式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重新认识高中语文的好奇心,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回答问题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增加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还可以为师生交流互动提供机会,创新提问形式有助于个性化教学课堂的构建,不但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引发学生之间的思考交流,也是符合新课改创新教学理念的教学形式之一。
二、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
        (一)未做到因材施教,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
        走进高中语文课堂,可以看到很多时候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以课堂提问来讲,有的时候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忽视了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的考查;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有时也很难兼顾到全班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学目标的制订有失偏颇,可能只适合个别群体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下,高中语文教学难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当然也难以达到促进全体学生语文素养进步与发展的预期效果,这也是导致高中语文教学始终处于低效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提问缺乏合理性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举手回答,以避免部分学生回答不上来而“出丑”。也有些教师是先点名,然后再提出问题。这样做使得学生容易紧张,不能够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有些教师会一次性提出多个问题,但是没有给学生留足讨论的时间。这便使得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不能准确把握问题的提出时机,以致问题难以发挥其作用。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师课堂提问艺术与技巧的主要策略
        (一)问题的提问要难度适中
        问题的难度决定了学生反应的时间,也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回答出来;另外,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也要充分考虑问题本身的描述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把握住学生以往在语文学科学习中以及人生经验方面的储备情况,在设计问题时才能做到难易适中。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能让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发挥有效的作用。课堂提问让学生在一定的难度范围内努力地获取答案,或者有一些问题是开放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思维、知识、信息、逻辑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激发,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且及时记录的习惯,寻找更加合适的机会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探讨。这样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也让问题的提出者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及时的反应,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提出联想性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联想性,致力于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避免客观因素的影响,充分发挥想象力,调动主观情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教师可通过具有联想性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提出有效的课堂问题,并鼓励学生有效联想和想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学生便能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开展相应的联想活动,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并且有效理解课文内容。
        (三)设置新颖的课堂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提问环节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和逼迫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自觉地产生压迫感和紧张心理,以至于在回答问题时因为过度紧张而答非所问。高中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以艺术化的手法处理课堂提问环节,要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有计划地去实施,而非随意性的发问。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可以以本课所讲内容、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考量,设计有针对性的提问内容和提问形式,使提问内容新颖有趣,提问形式不再单一,进而引发学生思考。高中语文学习中,对字词和成语的掌握是深入学习语文的基础,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课堂文字找不同的游戏提问形式,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考查。
        (四)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聚焦作用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提问,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问题大多要分布在关键内容方面。很多时候,学生看问题只看表面,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让学生抓住文章的核心,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根据课文的写作背景以及写作的中心思想等,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借助这些问题让学生去捕捉文章的核心思想在哪里。
结束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坎坷而曲折的,其前途是光明的,但是过程总是会遇到种种困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了解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注重提问的层次性、开放性、联想性和拓展性,从而有效发挥提问的作用,使得教学得以顺利开展,并且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建忠.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漫谈[J].新课程,2020(33):193.
[2]林荔青.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问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70):23-24.
[3]唐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方法解析[J].高考,2020(24):89.
[4]杜英洁.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分析及有效性的策略浅谈[J].智力,2020(17):173-174.
[5]江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策略探析[J].山西青年,2020(11):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