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衔接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金立新
[导读] 文言文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实际的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所以,文言文始终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立新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汤庄桥小学
        摘要:文言文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实际的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所以,文言文始终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既是一种表达形式,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媒介,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可以实现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文言文具有明显的概括性特征,并且蕴含了相应的通假字和虚词,学生初次学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为更好的丰富学生文化素养和适应更高阶段的教学,教师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通过有效的衔接教学为学生打开系统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大门。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衔接
        引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逐渐呈现融合趋势,现代化教学理念倡导充分发挥小学阶段的教育承接作用,将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小学语文衔接文言文教学策略展开探究,以期更好的提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一、小学文言文教学特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地推进,施行素质教育、扩展学生学习视野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达成的共识,近年来关于强化推广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我们注意到,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文言文所占据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相应的优化调整。从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内容分析,教材所选的文言文具有很强的基础性、诱导性,大多数文言文语言古朴纯正,适应于小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文言文篇幅短小精悍,文章大多数来自于成语出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等,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能够给学生以积极的生活启示。由此看来,小学文言文教学是围绕着一些基础性的文言文知识为中心,以培养和启发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为教学主线开展教学工作的,在我们看来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并非如此。
        二、小学语文衔接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1.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心理活动变化
        小学与初中的语文学习存在一定的跨度,由于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变动,学生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也会存在不同的学习效果。以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为例,由于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往往都是采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吸收;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能力与素养提升的关键时期,教师往往会采取较为严格的教学方式,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学生在小学语文文言文学习中难以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学习过程过度依赖教师,那么当进入到初中阶段后学习能力和效果会明显降低。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教师在语文文言文衔接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也要注重学生心理活动的掌握,以此确保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2.文白结合,实现教学无缝衔接
        文言文教学方法多样,都以文言文与白话文结合为基础。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时,往往有一种新奇感,这是小学生对待陌生事物的常理性思维特点。

在小学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这种心理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之爱好文言文学习。为了实现这教学目标,需教师注意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所表达的含义。例如,在《精卫填海》一文中,文言文编排调理清晰,情节引人入胜,但是,由于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结构十分陌生,并不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该篇文章的精彩之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白话文开展导学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将“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以白话文的形式讲给学生们听,如此,学生便能够对文言文的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实现无缝衔接教学。
        3.品读文言文,培养语感
        文言文教学一般安排于小学高年级当中,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语文能力之后,再进行延伸教学。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从其日常观看电视、电影、网络视频当中,会不同程度地接触到少量文言文知识。虽然还没形成一种特定的文言文认知,但在潜意识当中其已经对文言文有所感悟。文言文的一大特点是语感极强,抑扬顿挫,阅读起来朗朗上口。文言文之于现代白话文的不同之处是其文字、句式等含义有别,一些词语要经过反复推敲才能正确地翻译理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品读便成为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品读文言文是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必需方法,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言语感。文言文的方法可根据实际进行选择,一般有自由品读、分角色朗读、精读、略读、背读等,通过品读文言文,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带领至一个古朴纯正文言文意境中,为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开展文言文衔接教学
        小学阶段的语文文言文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以故事性的历史典故为主,并且篇幅较短,学生经过学习后可以很快的记忆与背诵,学习体验感较强;初中阶段语文文言文内容更注重人文性,既要学生对长篇文章进行理解背诵,也要感知文言文的感情与主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失去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多类虚假字、词类活用等内容,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学生如果缺少基本的古文素养,那么学习效果也会较为有限,仅是依靠死记硬背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语文教师需要深化认知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文言文教学所提出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流畅诵读古代诗词和简单的对文言文大意进行分析,重点考查内容为学生的记诵积累,使学生能够利用工具书与教材注释对诗文内容进行理解。教师需要适度调节句法、词法方面的知识教学,原因在于该部分内容不在教学大纲考核范围内,仅进行适度拓展教学即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量,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避免出现盲目拔高教学的弊端。
        结束语:文言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的文言文学习状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师要一定要意识到小学语文衔接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为学生打好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川.中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策略研究[D].2020.
        [2]刘安明.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6).
        [3]王冬梅.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三个关注"[J].新课程,2016(7):3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