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传统语文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为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路,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本文简单分析了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阻碍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因素,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语文素养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阻碍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因素
(一)教育方式死板单一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下,许多教师在开展高年级语文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通常只关注对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这就导致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过于被动。实际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对知识的分析和讲解,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探究语文知识,在教师死板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学生容易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逐渐沦为学习的机器。此外,死板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受到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
培养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利用丰富的教育素材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逐渐建立起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许多教师存在一定的功利心,选择教学内容时通常只是将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素材,忽略了对教学材料的合理拓展和延伸,这就导致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语文知识相对有限,学生的知识体系无法得到有效构建,进而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角度来看,在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的情况下,学生无法从语文课程中获得启发,无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
每位学生成长环境不同,在语文素养发展方面的表现各不一样,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确保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需求。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看,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调整,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语文知识。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教师所选的教学素材必须进行有益拓展,不仅要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分析和讲解,同时也要将贴近现实生活的元素带到课堂,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着手,逐渐对学生进行引导。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培养时,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将复杂的语文知识变得简单化,在有趣的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不断培养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为学生提供具有加强探究价值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在不断探索与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启发,并且逐渐培养语文素养。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探究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培养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于语文学习,确保学生能够高效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在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根据语文知识的重难点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合作探究任务,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所讲内容进行深入的互动讨论,以人教版小学语文《铁杵成针》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共同学习铁杵成针的故事情节,并且讨论还有哪些关于“坚持”的成语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联系课文内容,对知识点进行拓展,每位学生接触到的语文知识不同,发表的观点也具有较大差异,学生之间可以实现有效的互补,从而不断积累成语知识,为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通过创设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高年级学生认知事物主要依赖于形象思维,在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教材中的情境还原到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下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且提高学习效率。创设情境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教学素材进行深入分析,能够从教材中出现的意象着手,将立体化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丁香结》一课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丁香花开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能够代入到作者的角色,了解丁香花的基本特点。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冲击下,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作者所讲述的情感,透过丁香花这一意象,了解丁香结中“结”的含义。
(三)打造翻转课堂强化学生自学能力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前提,在组织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打造翻转课堂的形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学习能力解决语文学习问题。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明确的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带着目标投入语文的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能够更加高效地融入课堂,并且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语文素养的发展提供保障。
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和方向,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尝试基于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情境创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培养语文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军林.浅析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考试周刊,2020(75):37-38.
[2]张惠琴.浅析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考试周刊,2020(8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