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灿莉
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幼儿园
摘 要:随着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各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可以说,孩子的发展已然成为了家庭未来发展的希望。就这样的社会背景,家长对幼儿的呵护与照顾更是无微不至,而过度的保护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造成了严重阻碍,如何提高幼儿自理能力成为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深入思考的问题。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其在提高幼儿自理能力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提高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相关游戏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教学;生活自理能力;措施
1、引言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进程中,幼儿阶段的教育质量对于儿童成才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为确保较好的教育质量,推动儿童早日成材,必须加强对幼儿时期幼儿的培养重视,使其在幼儿时期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掌握较好的自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在后续学习生活中良好个性、认知能力、情绪控制、情感表达等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喜欢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难以磨灭的天性,如何利用好儿童这一天性,借助有效的游戏教学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成为了当前幼儿教学的关键与创新途径,也是幼儿教育充分响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严格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幼儿教学文件的要求的重要措施。
2、借助户外游戏培养和提升幼儿身体素质
对于幼儿园小班教学而言,相对与智力水平方面的提升,加强对幼儿生活自理习惯与身体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所以,幼儿园小班教学应对户外有效教学的应用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对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例如,合理地利用户外区域额游戏活动设备设施,对幼儿额奔跑、攀登、身体平衡等基本身体素质进行合理锻炼、培养和提升。在小班户外游戏教学中,可通过购置儿童滑梯、充气城堡等游戏设备,在保障幼儿活动安全的同时为幼儿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乐趣,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基本能力,提高其身体素质,这也使得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游戏中得到较好的培养与提升。借助安全、有效的户外游戏锻炼,使得幼儿能够在学习娱乐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身体素质锻炼。在教学实践当中,经过户外游戏的幼儿其在整理吸汗巾、穿脱外套方面比较熟练,能够根据户外的天气情况主动穿脱叠衣服拿取吸汗巾,提高了自理能力。
3、借助生活游戏锻炼幼儿手脑配合能力
在幼儿园时期是儿童心理满足感最易获得满足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内,一些单调的行动也可以为幼儿带来较大的趣味享受。小班幼儿年纪小,未能很好地掌握生活中的必要行为习惯与基本自理能力。对此,幼儿教师可根据生活中普遍出现的一些小行为,为幼儿创造出一些可接受度高、可执行性强的生活游戏,进而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在其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许多家庭对于孩子过于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了幼儿在基本的生活动作方面都对父母及他人有着较大依赖性,许多诸如刷牙洗脸、上厕所等基本生活动作都无法稳定完成,甚至有些幼儿都无法将裤子按照正确的方向穿好。对此,小班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游戏锻炼,培养其自理能力。比如在班级中开展“滴水传杯”游戏活动,通过对幼儿进行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排列、列队,每个孩子按顺序及按教师要求拿着水杯进行接水,然后分别将水倒进固定的小瓶子中,直到每个儿童都将水倒入小瓶子中为止,然后观察小瓶子中的水量,水量最多的获胜。
“滴水传杯”的游戏难度较低,运动量也不大,适合小班幼儿教学应用。通过合理地设置生活游戏,不但能够锻炼幼儿的平衡、手脑配合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其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兴趣,进而激发其认识生活,提高自理的意识。由此可见,小型生活技能游戏教学的实践应用在培养和锻炼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方面能够取得较好效果,许多家长也纷纷反映幼儿在家里也开始学习和实践“力所能及”,自理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4、借助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社会认知
目前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已经不复几十年前的质朴、单纯,这为幼儿成长造成了较大影响。为了使幼儿更好地认识和较好的掌握当前的社会基本常识,教师应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将社会常识融入游戏教学当中,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对社会认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合理的角色扮演游戏,不但能够提高提高幼儿对社会现象等常识的学习与记忆水平,而且能够使得幼儿更好地认识如何保护自己。同时,由于许多幼儿都在学前玩过类似“过家家”等的游戏经历,因此角色扮演的游戏也是幼儿最易接收的游戏,以及能够获得较高记忆程度的游戏。借助角色扮演游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幼儿的天性,使其享受游戏与学习的乐趣,也较为容易能够在游戏中对蕴藏的社会现象进行还原,以及进行认识创新。例如,在进行“儿童走失的求助”游戏的设置与开展过程中,让幼儿对“家长”、“老师”、“警察”、“走失儿童”等主题角色扮演,营造出“迷路求助”的各个情景,使得幼儿在身临其境中学会了迷路情况下的相关自理措施,如何寻求警察的帮助的自我保护措施。在游戏不同环节串联过程中,幼儿能够更加明白自身处于“迷路”状态应有的自我保护反应,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方法向警察求助。除此之外,解决角色扮演,能够让幼儿感受自己理想实现的情景,更加有助于幼儿的学习成长,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
5、借助趣味竞赛游戏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与素质
表扬、奖励等荣誉对幼儿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因此在进行幼儿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开展各种竞赛游戏了激发幼儿对于荣誉的追求心理,并充分结合对激励心理学的有效应用,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也是培养和提升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极易表现出懒散的行为举止,在自身整洁性方面也没有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男孩子,这种问题存在更为普遍与严重,往往玩的兴起则忽略了对自身穿着的爱惜。对此,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小红花、小礼物等方式来奖励游戏、学习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例如,在每天午休结束后,可通过开展叠外套大赛等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叠、各种样式的外套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不可在整齐、完美方面过于要求幼儿得到较高标准,而是应注重对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与培养其自理能力方面。
6、结束语
综述可知,幼儿园小班教学是儿童开启集中学习生涯的开始阶段,如何提高幼儿对于学习适应性,提高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需要长久研究提升的重要教学环节。小班幼儿的学习生活,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与指引,尤其是其在自理能力的养成、提升方面需要教师予以高度重视,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培养与提升。而游戏教学是幼儿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加强对游戏教学在幼儿自理能力提升方面的应用能够实现较好的培养效果。这就要求幼儿园小班教师必须结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生活实际,设置合理的游戏教学活动,积极探索有效的游戏教学方式,提高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曹伊娜.幼儿园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游戏教学方式[J].才智,2016(30):11.
[2]陶燕君.巧用游戏提高小班幼儿自理能力[J].新课程(下),2013(12):169.
[3]孙俊华.巧用趣味游戏提高小班幼儿自理能力[J].课外语文(教师适用),2012(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