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萍
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
摘 要:实践是理论之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创新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措施之一是改革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创造轻松、探究、合作的《机械基础》课堂教学环境,将行业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适时的市场信息贯通到融入到《机械基础》课程内容之中,为学生的创新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供更宽广、更和谐、更民主的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促进功能,增强教学效果。根据机械行业和企业岗位标准,在教学中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高度融合,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与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 混合教学模式 《机械基础》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设计课程与工艺课程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课程的特点是:内容知识点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教学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以典型实例组织教学内容。
一、《机械基础》模块化课程改革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它们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一定要以课程建设为统领,课程建设是“三教”改革的集成点,必须持续有效推进课程开发,及时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作为内容模块,融入到教材中去,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在产教融合理念下构建模块化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机械基础》的学习任务,以真实的企业案例为项目来源,手脑并用的项目活动为载体组织教学活动,按照项目由简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重组学科知识点,有机将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结合起来,构建以应用为特征的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师生在专业教室或企业车间里进行以模块化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教学。
二、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信息化平台资源
课程实施的前提是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混合式教学要把传统的知识点讲授过程通过微视频上线的形式进行前移,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学生尽可能都带着较好的知识基础走进教室,从而充分保障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线上资源的建设是混合式教学的前提,基于产教融合的理念建设线上的课程资源,需依据就业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需胜任岗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校企二元共参与平台资源开发,以微视频为主,设置相应配套的学习方案、企业情境案例、测试习题等线上资源,有益的保障学生的线上自学。
三、以项目为载体,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交互式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项目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主要是以项目为载体,线上教学平台围绕项目进行课程知识点的自主学习,线下课堂以小组协作方式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并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课前借助信息技术知晓学习任务,实现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架构,信息技术是实现翻转教学的理想载体。
教师课前借助信息技术将课程相关知识点创建成微课上传至泛雅教学平台,并布置预习内容且强调相应章节学习的重点,学生在课前登录学习通观看相关课程视频,学习关键的知识点,了解本章节的内容,进行预习。在前置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记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利用在线平台将难点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总结、梳理学生预习遇到的问题,挑出个别问题进行一对一解答,并将共性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重点,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和重点解答。教师最终根据平台的数据,统计学生在线学习时长、任务完成率、课前作业测试情况,综合测评学生预习效果。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后,从而确定教学策略和课堂组织形式,使教学中探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中堂借助信息技术,生动情境强化创新
线上与线下教学环节是否能有效衔接,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被迫地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的志向。中职生好奇心强,对集声、像、文字、动画于一体教学很感兴趣,让他们从好奇中体验乐趣。?如学习齿轮轮系时,让学生观看有关的汽车赛手视频,让他们思考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有哪些特征?让他们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汽车如何实施变速和改变方向的,探究出通过一系列齿轮来改变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车轮的转速和转向。这种学习方式可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并内化学习动机,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信息技术为《机械基础》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提高课堂趣味化,并将抽象知识直观展现出来,使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实现情境教学,为实现《机械基础》有效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后移动学习,延伸课堂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机械基础》是理工科的专业基础课,学生要学好专业知识,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为了巩固和拓展新知,课后学生需要理论知识测试和实习实践,教师依托泛雅教学平台建立专业知识测试习题库,以测评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课程的效果,教师以更好地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与改善教学方式。对于课堂上个别未达成教学目标或缺课的学生,或者课后练习遇到困难的学生。课后学生可以在学习通,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内容或者进行拓展知识学习。这样才能把《机械基础》课堂中学习的新知识延伸到课外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设计,把课内体验的新知与技能在生活中检验,创新学习,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四、结语
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项目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项目作为学习导引, 线上教学平台围绕项目进行课程知识点的自主学习,线下课堂以小组协作方式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并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化,给学生形象生动、多角度、多渠道的视听感受,陶冶了学生学习情操,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素养的培养,把他们打造成高素质、创新型职教人才。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一体,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将信息技能的训练、信息素养的提高,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切实打造创新教学课堂,为社会输送高技能有用人才 。
参考文献:
[1]孙传瑜.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24(005):88.
[2]黄戎.浅谈机电一体化专业产教融合提升专业能力的改革举措[J].活力,2019,28(011):135.
[3]张彦富,王志坚,许良.产教融合引领机械类专业应用型转型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7,13(25):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