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钰 何琦 黄穗祥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省南昌市 330034
如今信息传播形式日新月异,影视行业正经历全面的变革。在网络视频快速发展的十年时间内,爱奇艺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点,抓住版权意识在国内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间节点,大力收纳版权并发展自制内容,率先实行 “内容付费”,在移动端逐渐代替PC端,网剧、网络电影兴起的洪流中坐稳业界大拿位置,形成完整成熟的内容生产、宣发体系。而近两年,爱奇艺不断发展短视频相关业务。
本文试图以爱奇艺为核心,通过分析该平台发展短视频所做的一系列尝试、平台自身存在的优劣势,探讨其做法可行性及成效,最终给出对于日后发展的建议。
一、产生背景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爱奇艺在供给、需求和连接端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供给端,也就是内容生产方面,为博取更多关注与流量,势必要投入大量成本,例如现今剧集制作总要耗费成百上千万;而从需求端可看出,以爱奇艺为代表的5大视频平台(腾讯、优酷、B站、芒果TV)的日活、月活数据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用户的流失会直接影响平台的广告等收益,收入增长渐渐停滞最终会使平台失去竞争力。而这一困境,很大程度上是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带来的。
短视频自2017年左右快速发展,短短几年已是巨型流量入口,日活量高达3-4亿,包罗万象,同时由于时长较短在宣发层面有着显著优势,用户通过短视频平台能够快速浏览其中的精华内容。爱奇艺要想继续作为业内翘楚,必然要发展短时内容,并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二、策略布局
长视频平台直接效仿短视频平台参与竞争阻力过大。纵观国内视频生态,两者各有其代表平台且竞争力极高,而3-5分钟的中短时长视频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目前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不算高,爱奇艺以此为出发点,尝试通过开放自己的技术、资源赋能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例如,“爱奇艺号”作为开放生态中的内容载体,连接着内容、平台和用户,它通过爱奇艺App、爱奇艺泡泡、纳逗、奇秀、奇巴布、吃鲸等全平台分发渠道帮助内容创作者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增强曝光度,同时可以提高变现能力。
2020年4月,爱奇艺随刻版正式上线,创始人龚宇对于随刻未来的规划是成为中国版的YouTube。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在学习借鉴YouTube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还必须挖掘出自身的特质。YouTube频道众多,内容丰富质量高,流量巨大且稳定。用户除了在YouTube上观看视频之外,更重要的是进行社交。爱奇艺对于随刻版的定位是精彩、多元化的视频兴趣社区,在注重社区运营这一点上与YouTube不谋而合。
随刻的核心是打造基于IP的短视频二次创作和消费平台——即利用爱奇艺已有的原创IP,提供原素材、资金、流量等鼓励创作者进行解读、剪辑等“二度创作”,从而吸引粉丝 “二度消费”。同时随刻充分提升用户观看体验,采纳360°横竖屏无缝旋转观看,进一步满足了观众的感官刺激体验,也有助于后续传播。AI等新兴技术也被用于随刻内容创作生产、分发、播放、变现等全流程,形成了“以长带短” 的“长+短视频内容闭环”战略。
目前看来,这一战略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并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但是否能长足发展,需要结合爱奇艺自身以及行业整体的态势来进行分析。
三、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IP资源优势
爱奇艺拥有巨大的内容总量和价值IP,为UGC截取内容或二创等泛娱乐内容留下了丰富的空间,不存在短视频平台的版权问题。例如随刻有影视综艺等爱奇艺自制及版权的长视频内容,内容形态海量、多元。随刻版在影视二创、开箱两个短视频领域已经开始破圈, 依托爱奇艺长视频领域的IP资源优势,与影剧综等头部内容联动,形成在娱乐方面的差异化优势。
2、平台制作能力
长视频平台对接的行业资源和制作能力是目前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不具备的,在制作PGC和OGC内容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比如微剧、微综和互动节目,目前是短视频平台主要发力的点,但基品质难以得到保证,而爱奇艺这类长视频平台资金和技术方面具备雄厚的资源,在延长原创IP内容生命的基础上,能通过个性推荐算法,用不同种类的内容,吸引剧综用户转化为长期留存。
3、创作者生态良好
创作者是社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刻为创作者提供可持续的创作机制,向创作者开放爱奇艺的独家IP资源,在创作者生态方面,随刻已经有一批签约创作者,爱奇艺号创作者已经有300多万,板娘小薇、敬汉卿等头部创作者和中腰部创作者、新兴创作者都在随刻成长;在创作者激励方面,随刻推出了喜雨计划、新叶计划、海外内容引入以及MCN等级权益体系等长期扶持计划,并提供超过100万元现金、100亿元流量、齐川推荐官等扶持政策,为创作者提供多元化支持,促进优质内容的生产。
(二)劣势与探索
1、运营思维需转变
爱奇艺作为传统的长视频平台,要实现从长到短的转向,操作思维的转变至关重要。短视频运营的关键是 “流量”。与长视频不同的是,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更加分散,具有长尾效应,需要持续的内容输出来吸引用户。在这个层面上,长视频平台需要重新搭建创作者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
2、用户黏性不足
用户粘性是爱奇艺短视频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用户的消费心理、使用习惯和平台认知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用户会倾向于到爱奇艺上观看影视综艺等长视频内容,到抖音、快手、西瓜等平台寻求短视频,这与平台以“内容”驱动用户的品牌逻辑一致,让用户来平台刷短视频、拍短视频,爱奇艺有大量的前期工作要做。
3、创作者和用户的留存问题
在抢夺用户和创作者方面,抖音、快手对爱奇艺造成了极大威胁。抖音与快手平台近几年深耕短视频内容,有一个马太效应,用户和创作者迁移到更大的平台,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可以通过虹吸效应吸走爱奇艺培养出来的优质创作者,用户追随创作者而进入这个平台,导致用户和创作者的双重流失。
四、发展建议
近一年来,爱奇艺随刻平台将发展方向集中在建立兴趣社区,随刻主打兴趣社区,聚合更多PGC短视频内容,以吸引更多的用户。例如,苏图上的盲盒、说唱、卡片、美食和游戏等圈子吸引了大量用户进入互动,作为年轻人喜爱的视频兴趣社区,苏图与爱奇艺的 “长短联动” 价值、卡片、美食和游戏等圈子吸引了大量用户进入互动。随着平台上线仅一年,发展趋势迅猛。目前,该平台的创作者人数超过300万人,有2,000多个兴趣渠道。{LF} 与爱奇艺 “长短联动” 的价值持续显现,充分满足了观剧之外粉丝的多层互动诉求。今年三月份,爱奇艺将随刻这个创作平台与《赘婿》这一爆款IP联动,进而促进粉丝互动、提升社区互动氛围,并反哺IP热度。在“赘婿”、“宁毅”、“苏檀儿”等相关圈子中,由创作者、用户自发创作的IP二创视频已超10万条,累计播放量达数亿,充分满足了粉丝观剧外的多层互动诉求。
与长视频剪切成短视频这样的简单转化不同,随刻是一个更加完整的体系,不仅能够与已有IP形成互动,而且还能从根本出发,建立良性循环的创作者激励体系,储备优质创作者,持续不断的爆款内容输出。因此,这不仅为爱奇艺带来了重新点燃行业增长的机会,而且提供了超出预期的价值。
但是在短视频进驻长视频的进程中,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爱奇艺短视频要往什么方向走?首先,关键是在操作思维上要有所不同,要改变操作思维,以实现从长到短的 “跨品种” 转变。短视频内容生产较为碎片化,具有长尾效应,需要持续的内容生产来吸引用户。在这个级别上,爱奇艺长视频平台必须重建创作者体系和基础架构。
其次,转变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平台知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中的大多数使用长视频平台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找到该平台。这与以“内容”吸引用户的平台的品牌逻辑是一致的。例如,西瓜视频在10月宣布将在该行业投资20亿美元现金。在此之前,还与抖音联合推出了 “100亿元补贴” 计划,以创造出高质量作品。要以定制化的方式为粉丝提供更精致的创作内容和互动的增值服务,增强粉丝的黏性。
从目前的角度来看,长视频平台进军中短视频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并还需要拿出与符合内容逻辑的平台调整和新策略。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这种力量在短视频同步 “更长” 的格局中显示了视频行业双方在未来观察中的一些趋同: 综合视频平台将主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