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邳向军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邳向军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象征。
        天津市金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市宝坻区  301800
        摘要:市政道路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象征。城市道路建设质量是政府在地方建设方面工作的重要指标,即人民每天的旅行,是人民生活和生活的主要问题。在这个阶段,我国仍然存在许多道路质量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如路面损坏,一旦交付,很快就会完成,以及政府随后的成本来恢复人力和物质资源。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工程质量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道路建设也在加速。城市规划者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如何在不加速道路建设的情况下保证工程的质量。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对市民来说很重要,因为城市的工程很短,建筑也很复杂,所以市政建筑部门必须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管理。
        1我国市政道路质量通病
        1.1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
        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混凝土配比不符合要求、和易性不好、抗压抗折强度低、路面出现裂缝、露石露砂、蜂窝、胀缝不贯通、传力杆失效、表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
        1.2路基及土方质量通病
        1.2.1路基工程
        路基及土方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路基局部沉陷、边坡滑塌、路提失稳、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路基弹簧、路床积水。
        1.2.2挖方工程
        挖方工程中出现土方坍塌、侧移、下陷、超挖、扰动、放坡不到位。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不控制、不密实、表层不平整、不均匀下沉、土的含水率不控制。
        1.2.3回填工程
        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不控制、不密实、表层不平整、不均匀下沉、土的含水率不控制。此外,在进行填土时,内部含有较多的杂质或者是杂草等物质,这些物质会给颗粒之间相互挤紧造成直接的阻碍,进而不能够使路基整体密实。同时当有机物出现腐烂情况时,也会使路基内部出现空洞,给路基的下沉带来了契机,还可能是由于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保证施工的厚度,并且未对土层进行分层压实,或者在回填时运用了带水的回填土,导致水量过多,使路基出现下沉情况。
        1.3原材料质量不合格
        1)部分所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无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或材料进场后未注明工程项目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点。
        2)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在使用前未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或未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检;采购的材料凡复检不合格的,未按原标准规定的要求再次进行复检。
        2市政道路质量控制建议及对策
        2.1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
        施工时混凝土28d抗弯拉强度需达到4.0MPa-5.0MPa,抗压强度达到30Mpa-35MPa;为保证水泥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及抗腐蚀性,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标号不低于42.5)。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水灰比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进行适当调节,因各地施工方法不一,气温影响不同,采用坍落度大小也有差异,但一般为1cm-2.5cm,城市道路最大水灰比不应大于0.5;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应按骨料种类、最大粒径、级配和掺用外加剂等通过试验确定。


        2.2路基及土方施工质量控制
        2.2.1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方法合理选择
        目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机械必须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
        2)严格施工程序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小桥涵、挡土墙、盲沟等小型构造物通常是与路基施工同步进行,避免路基填筑后又来开挖修建这些构造物,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精心地开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堤基底处理→选择填料→确定路堤填(挖)方式→路基压实。
        2.2.2填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把守回填土的质量关,在进行回填土的填筑时首先应当将地面中的杂草以及树根等有机物质进行清理,并尽量避免使用湿土和带有有机质的土壤,及时对土中块状物质进行清理,例如,大石块等。
        2)进行路面压实前,应当将路面的积水进行排除。运用正确的措施对湿土进行处理,减少路面的水分含量,若出现排水较难的情况时,则需要将其中的淤泥进行清理,再进行分层回填压实。
        3)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根据施工规定来开展,在分层回填压实时,应当注意使其水平分层。进行振压时,需要将每层的段落端头倒退,倒退台阶距离不低于1米,并在进行下一段的接填时,端头应当与上一段重合,若出现检查井等不能够压到位的部位则应当通过人工进行夯实。
        2.3原材料质量控制
        2.3.1原材料送检
        所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项目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点。对主要的外购材料,对外采购材料实行谁采购谁负责,具体控制如下:①对钢筋、水泥等主要材料,除必须具备质量证明文件外,还应按要求做进场复检试验,其中路面混凝土用的水泥应符合CJJ1-2008中规定的3d和28d龄期的强度指标和其他物理化学指标。②砂石料等地方材料,除级配试验、含泥量、压碎、抗压强度试验外,应特别注意碎石针片状含量,选择固定的优质砂石料场,应符合CJJ1-2008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和级配范围。③施工中所有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按设备要求规定的周期、日期到检定中心进行检定,按期维护,确保精度,并与要求的能力一致,保存好设备档案和技术资料,以备检查。
        2.3.2现场取样
        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在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合格方可使用。采购的材料凡复检不合格的,应按原标准规定的要求再次进行复检,再次复检的结果合格方可认为该批材料合格。两次报告必须同时归入施工技术文件。
        3.结束语
        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道路的坚固而稳定,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市政工程。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比较复杂,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不断提高。要搞好市政道路质量控制,必须从原材料、路基及土方、路面面层等几方面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通病,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避免质量通病的产生,最终确保工程质量。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及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杨飞,朱海珍.浅谈市政道路施工的测量工作[J].山西建筑,2008(36).
        [2]李生.浅谈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的措施[J].广西城镇建设,2008(7).
        [3]肖蕾.影响市政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J].科技资讯,2005(23).
        [4]郑建英,胡淑香.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若干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