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策略 林丽红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林丽红
[导读]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且市场潜力巨大。
        沈阳建筑大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且市场潜力巨大。新业态形式下的旅游激发了人们的乡村情怀,乡村旅游成为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城镇化改革的主要动力。据统计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已大于60%,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和乡村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政府也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乡村旅游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将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策略进行探讨和解析。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乡村旅游;策略
        1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概述
        1.1乡村城镇化
        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方向就是城乡统筹和乡村城镇化,主要目的是让城市与乡村逐渐融为一体、统一步调、协作共同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文化活动等交流,以此来不断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整体文化素质。
        1.2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的建设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在硬件方面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比如乡村道路、农业设备、畜牧养殖、农村景观等硬性环境,合理布局农村环境,科学规划美丽乡村的设计与布置,让其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融合;二是要发展农村产业化,使其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1.3乡村城镇化与美丽乡村的结合
        统筹城市规划与乡村的建设,使二者之间统一协调、健康发展,意在改善当前农村居民的生产及经济水平、变革农村业务模式,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紧跟城市化发展步调,推动二者齐头并进、和谐发展。
        2传统乡村的规划问题
        2.1规划设计不科学
        传统乡村的规划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没有从宏观发展环境考虑或者存在考虑不周全的情况,在规划过程中渗入自己的主观因素较多,没有从乡村的地理位置、发展产业、保护原生态等角度出发,没有真正成为指导村庄发展和建设的好用的规划。
        2.2风格特色不统一
        美丽乡村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建设周期较长,领导换届管理的问题使得原有规划方案的多次变更;另外农村居民在建造自己房屋的时候,没有考虑乡村的整体风格和文化特征,未能把控好农村的文化底蕴,农村的产业与规划没有有效地结合,房屋样式各不相同,建筑风格繁杂混乱,地方特色不明显,失去了乡村的独特风格和整体面貌的韵律美感。
        2.3文化内涵不明显
        在现阶段的美丽乡村建设,大多都是以简单、重复的做法为主,例如简单地粉刷围墙、点缀亮丽的装饰品,没有从深层次展示出一个乡村的个性文化特色,整体的文化涵义没有完全展现出来,这样外观式地发展并不是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其原因主要是:一乡村的农业发展没有纳入到整体规划当中,单纯靠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美丽乡村是很难维持下去的;二是规划设计中没有融合乡村的传统文化,只有加强了乡村的文化特色挖掘和展示,才能让美丽乡村充满活力、全面发展。
        3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策略
        3.1深入挖掘美丽乡村的文化底蕴
        所有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内涵的体现,它取决于当前中国的宏观策略和经济发展水平,美丽乡村的建设也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文化是具有多样性的,不同的乡村,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乡村占据着中国绝大部分的自然资源,乡村之间的文化差异化也较为突出,文化和地域的差异使得美丽乡村的文化特征能够很好的凸现和展示。乡村规划设计者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的时候,要着重考察当地乡村的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根据其乡村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来确定乡村的整体风格,吸收外来旅游者前来休闲体验,从而进一步以文化特色来推动乡村的农业产业整体发展。
        3.2依托地形地貌进行整体布局
        打破传统乡村的建造模式,规划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在整体规划和布局过程中,充分考察乡村的地貌特征、农村居民点的大致分布,全面嵌入农产物、绿色生态环境、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统筹规划布局各类居民点及住宅,充分考虑固定的地理位置和自身具有的文化特色,打造出别具心裁的生态新乡村。
        3.3积极征询搞好动员工作
        美丽新乡村是一项群策群力的工程,除了要得到政府的物力、人力的大力支持以外,还需要当地村民达成共识;它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的工程,是要给农村居民融入先进理念,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深化他们的思想工作,开拓他们的眼界视野,这些意识的引导和提升有赖于当地相关县乡镇级干部的动员。为了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力度,领导层面要加强宣传力度,积极调动农村居民的主动作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美丽乡村,推进美丽乡村的协调发展。此外,相关县乡镇级干部在建设前,还要花大量的时间走入农村、贴近村民,全面开展深入调查,了解农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村民的实际所需,结合专家意见和建议,努力为打造美丽乡村奠定扎实基础。
        3.4全面完善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
        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政府要考虑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乡村道路顺畅、地下排水功能齐全、农村采暖管道的铺设,这些基础设施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完成。要想城市和乡村之间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步调一致,就得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建。美丽乡村建设,既要保护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守住村民熟悉的自然风貌,留住那份美丽的“乡愁”。关注以人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建设,关注生态的美丽乡村建设,不走先破坏后保护的旧路,统筹、协调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规划之间的关系,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必将展现新的发展生机。
        3.5传承本地历史文脉
        相对于城市旅游来说,乡村旅游对于相关历史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将会更加完善,这是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相区别的优势所在。对于乡村进行旅游规划的过程中,要尊重本地的历史文脉,一些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源的村镇,在规划当中尤其要重视相关文化传统的传承,通过这些素材逐步打造乡村的特色。从乡村当中的街巷建筑以及各个方面的细节入手,着眼于整个乡村实际形态的全方位科学合理规划,继承优秀传统的城镇空间布局,合理的保护现今的文物古迹,尤其是对于一些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等珍贵资源的保护。
        3.6建立适宜的尺度和规模
        在对于乡村旅游进行空间规划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握尺度及相应的规模,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相关的空间规划过程当中,应当把握乡村旅游的实际特征,不要一味的去强调大,是一个适度及适宜的规模,是乡村旅游区别于城市旅游最为关键的要点地方部门在规划的过程中要明确规划的实体规模以及建筑的实际面积,一味的贪大求全对于村镇旅游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村镇旅游的效果;在各项建筑的规划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建设过程当中都需要重点把握这一原则。
        结束语
        望得见山,亦看得见水,打造美丽乡村不仅是让人类回归最初的绿色环境,更是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使人类与大自然成为生命共同体,为人类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农村开发进程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更好的建设条件,因此,加强美丽乡村旅游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范波.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N].四川日报,2017-06-16(005).
        [2]荣兆梓.城乡统筹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N].安徽日报,2018-05-10(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