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飞机维修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的运行安全和整体性能,航空公司需要根据飞机实际的飞行情况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并严格根据计划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飞机维修;生产计划;优化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业务的不断增多,民航飞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故障,直接影响飞行的安全性。
1控制民用航空飞机维修过程的意义
1.1能够有效保障民用航空飞机维修的质量
全程监管和控制民用航空飞机的维修过程,能够保证维修质量,以及民用航空飞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系数,防止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意外事故出现。前期准备阶段的生产计划,生产过程中对于零部件的安装、拆卸等操作的控制,后期对民用航空飞机的养护工作,就是民用航空飞机的维修内容。控制整体维修流程,不仅能够控制所有的操作技术,还能够及时有效地监管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保证所有工作在合理的操作范围内进行,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的操作,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1.2能够有效提升民用航空飞机维修的效率
目前我国民用航空飞机维修的过程,并没有达到很高的维修效率,其原因是技术和管理方面仍需完善。例如,在民用航空飞机的维修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过度维修现象,既导致资源被浪费,又导致维修成本上升,维修时间被认为延长,导致维修效率迟迟上不去。加强对民用航空飞机维修过程控制,能够避免不合规范的维修操作出现,使航空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2传统维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水平整体落后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飞机维修生产管理水平仍然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民用航班的数量也在上升,民航线路也在拓宽。民用航班数量的增长虽然推动了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但是间接提高了民用飞机的维修管理成本。此外,受民航线路变更和拓宽的影响,民用飞机的内部系统结构也趋于复杂化发展。鉴于此,有必要对我国民用飞机的维修管理水平进行提升。虽然国内飞机生产制造企业生产制造的飞机具有完备的检查体系,但是在对一些飞机内部的核心元器件的检修水平仍然不足,以上种种原因都对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此外,迄今为止我国仍然没有针对飞机维修生产系统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难以对飞机维修生产计划进行统一管理,不仅导致大量飞机维修资源流失,同时也增加了飞机生产制造企业的经营成本。
2.2客观因素分析
对于民航飞机来说,其自身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出现的故障也具有多样性。只有融合多项科学技术、制定方法以及工作原理,才能保证整个飞机可以稳定地飞行,飞机运行主要涉及到的知识和原理内容有:电气电机知识、机械原理以及传统知识等,这些知识会不断细化到通信原理知识等,只有通过综合应用这些科学技术,才能提高民航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然而,实际情况是飞机自身结构较为复杂,所以故障情况也较为多样,这给飞机的维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在开展实际飞机维修工作的过程中,对不同种类的基础部件需求量也是较高的。为了提高维修工作的有效性,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保证备齐所有的零部件,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需要建立航空维修基地以及零部件的储存仓库。在实际维修时,如果库存中相关零部件处于缺失的状态,那么就会阻碍飞机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民用航空飞机维修过程控制的具体策略
3.1掌握关键点的管理
在对民用航空飞机开展维修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很多方面,如果脱离实际情况,要求管理人员对所有方面进行管理,会导致管理人员因为精力不足,无法管理到位,管理效率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必须在管理工作进行时,妥善掌握工作的关键点。管理人员可以先将民用航空飞机的维修过程划分为很多个“点”,然后在所有的“点”当中寻找最关键的部分,然后再安排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工作。在控制所有关键点的过程中,必须对控制工作的质量进行强化,同时开展深入管控,保证管理工作的面面俱到。
3.2严格控制维修人员的综合能力
要想从根源对民用航空飞机的维修安全和质量进行保证,就必须不断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控制。对维修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严格的监管,要求所有维修人员按照技术标准进行维修和养护,如果维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操作疏漏、操作违规、过度维修等情况,必须进行处罚。不仅如此,还要严格控制维修人员的综合能力,在开展民用航空飞机的维修工作时,必须安排综合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个别关键的控制位置,必须安排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工作。维修过程不仅要遵守规章制度,更要按照操作规范开展,这样做才能顺利完成维修工作。必须管理和监督所有维修人员在工作当中的态度,民用航空飞机的运行,直接和我国人民群众的出行以及生命财产安全挂钩,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将会导致十分巨大的损失。
3.3做好飞行设备的信息收集工作
飞机属于精密仪器,在对飞机进行生产和维修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零部件数据。鉴于此,很多飞机生产制造商都会根据飞机设备的参考数据建立相应的飞机维修系统,并在该系统的辅助下进行飞机维修工作。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维修质量,一定要做好飞行设备的信息收集工作。例如在对飞机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根据飞机的型号建立不同的数据库,并依靠数据库为飞行器设备维修提供数据参考。此外,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收集飞行器设备的信息来对飞行器的近些年的飞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飞行设备的飞行情况给出不同的飞机设备维修、生产方案。同时飞机设备的维修人员还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提高个人的维修技能。同时,飞机生产和制造企业还要对现有的飞机维修管理系统进行完善,通过完善飞机维修管理质量来提高飞机维修效果,从而提升飞机的安全性。如技术人员可以将飞机设备维修工作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飞机维修管理系统。此外,技术人员还可以依靠当前流行的互联网衍生技术为飞机设备维修提供相应的维修资源平台。技术人员不仅可以在平台内发布相应的飞机设备维修方案,同时还可以依靠该平台采购飞机零部件设备。
3.4保证维修程序和检修体系的动态化
为了保证民航飞机的检修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和完善维修程序以及检修体系,并且保证维修程序是动态化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各个维修环节的工作可以稳定开展。在动态化检修体系中,还需要全面、细致地分析维修条件以及因素,比如在对预防性故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掌握飞机运行过程中的主要标准,在对典型故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所有的检修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加强对检修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水平,加强考核,提高工作人员工作中的积极性。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飞机维修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保证维修质量和有效性,有必要加强民用航空飞机维修过程控制的具体策略,以达到提高维修水平和控制维修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燕中山,金城.飞机电子系统线路的故障维修分析[J].电子测试,2020(1):118-119.
[2]郑建涛.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及质量改进方法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5):121-122.
[3]丁子淳.民航飞机维修技术的几点探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22):2.
[4]黄俊,李慧萍.基于TNA的民机维修培训大纲制订方法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7(7):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