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514299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涉及工种多,一些施工工序衔接紧张、环节复杂,导致实际施工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问题,也影响后期工程使用的安全性。以下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分析,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此为建筑工程更好开展、保障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防治;措施
当前建筑工程中渗水及裂缝是最多发的质量投诉问题,如外墙渗水、地面裂缝等,严重影响施工质量,故以下探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并针对存在的多种通病提出防治对策。
1.防治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势在必行
建筑施工中多种诱发因素存在,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容易出现多种质量问题,一些常见问题具有多样性、反复性和多发性特征。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的存在严重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及经济效益[1]。例如,施工使用的建材质量不合格,施工前未对材料质量复核,就会影响建筑物使用安全,造成建筑出现裂缝甚至坍塌。再比如,施工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技术水平不满足要求,约会导致后期施工出现渗漏、板面空鼓,引发严重安全隐患。故需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防治意识,确保施工安全、质量满足使用要求[2]。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
2.1外墙渗水
发生外墙渗水的原因众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1)材料原因
C40以上高标号混凝土使用中,满足抗渗性、强度及耐久要求基础上,还需控制水泥用量在26kg/m3,水胶比控制在50%以下,控制混凝土水化热,减少干缩变形导致的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掺入外加剂、矿物细料,导致构件收缩量大,稳定性差,以一些混凝土一整个浇筑,未分层,存在漏振,造成非受力裂缝产生[3]。
考虑到现代化建筑对材料保温的需求,砖材由传统实心砖转为使用蒸压加气块,该材料吸水性突出,导致防水性能较差。
(2)施工原因
一方面,施工砌体裂隙较大,外墙砌体结构缝隙砂浆填充不饱满,可能引发外墙面渗水;另一方面,剪力墙、框架柱类构件水平拉结筋设置不满足设计规范,砌体施工中操作质量差,导致墙面通缝产生,引发渗水。
梁底的后塞砖填充砂浆不饱满,砌体沉降很可能导致出现裂缝,导致外墙出现渗水问题。
在墙体脚后跟、预留洞等位置砂浆填充不密实,也会造成渗水;窗框、窗洞的缝隙未重视填充,会造成外窗框渗水,游戏诶材料交接位置施工未设置网格布及钢丝网保护,将导致混凝土和材料接触位置出现裂缝,引发渗水。
2.2管道周边渗水
消防管道、给排水管道,尤其是卫生间给排水管道周边最容易出现渗水[4]。首先,卫生间主体结构楼板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对竖向排水管道的套管没有预埋,或套管预埋但是高出楼面高度,导致最终装饰面在5cm以下,施工质量差;再者,混凝土楼板受后期安装需要,二次开孔,而后丰富不严密,导致管道周围出现大量渗水;最后,混凝土翻梁因浇筑是运用不防水螺杆,遗留孔洞,为后续建筑施工留下渗水隐患。
2.3地面裂缝
建筑地面找平裂缝也是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地面找平层裂缝多为不规则裂缝,较小的裂缝会影响建筑整体美观度,较大的裂缝将导致地面出现渗漏水,影响建筑整体质量,最终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楼地面出现裂缝时也伴随有空鼓,空鼓及裂缝不及时处理将造成地面找平层局部脱落。
出现空鼓裂缝的原因主要为:(1)施工工序不科学,对楼地面找平层施工缝的设置不妥当;(2)建筑物首层地面回填土未充分压实,压实度较低,导致地面强度不满足设计文件要求,沉降差异较大,引发空鼓、裂缝;(3)混凝土垫层振捣不严实,未放置钢筋网片,导致垫层受昼夜温差变化出现开裂,产生沉降,有严重的拉裂面层;(4)面层收缩不均匀,垫层整体并不平整,部分区域垫层薄厚不一,地沟过高/低,会造成不同程度地面开裂;(5)若建筑楼面较大,需设置伸缩缝,未按照设计文件设计伸缩缝,会导致大面积的楼面受温差影响,出现温度裂缝;(6)局部构件施工过早拆模,混凝土未养护到位,就将板面堆放材料集中,导致地面出现过大的集中荷载,引起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防治对策
3.1外墙渗水防治
(1)控制好材料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需严格执行多种材料进场审核、抽检及复核手续。对商品混凝土及砌块、砂浆等原材料购置,选择信誉较好的大型供应商,构建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商品混凝土外加剂及矿物掺入比稳定,科学砌筑外墙,找平砂浆要保证砂干净,合理配比,控制粘结强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施工中规范各工序
施工中贯彻落实“三检”、“样板引路”等制度,优化砌筑砌体,优化抹灰砂浆配合比,掺入缓凝、反水材料,对一些水电设备安装的洞口规划好预留位置,尽可能减少后期外墙的开洞、开凿再操作。
(3)砌体施工
干砖不允许上墙,砌筑之前,需要按照材料10%-15%的含水率,润湿砖材,规避干砖上墙,保障外墙施工质量。
(4)加强规范管理
要强化针对砌筑的各项管理,注重控制好墙体竖件灰缝饱满度。砌筑采取“三一”砌筑方式,控制好外墙灰缝的饱满度。之后要设置好墙体拉结筋预埋验收及现场植筋锚固力的检测工作。墙体材料相交位置设置金属网片,在合适位置搭接,搭接宽度在250mm以上,控制各项材料产生的温缩变化最低,控制墙体裂缝,也提高抹灰砂浆整体抗拉力。
3.2管道周围渗水防治
针对消防管道、卫生间管道等容易出现渗水问题的,若后期排水管道洞口需要再次开凿操作,应尽可能开凿为倒圆台形状,预埋的套管需高出建筑最终完成面约6cm,最少要保证高出完成面5cm。套管安装之后,对周围混凝土浇筑需提前凿毛,将基层清理干净,在周围刷素水泥浆,再以细石混凝土分别封堵,先浇筑管道洞口及周边位置。以卫生间管道周围施工为例,翻高尽量和楼层地面的混凝土同时浇筑,施工不采用螺杆,减少遗留孔洞。
3.3水泥地面起砂、空鼓及裂缝防治
(1)提高混凝土主体结构质量,对楼层面积较大的开间楼板,拆模时间尽量延长,严禁过早拆模。楼面要保持整洁,严禁堆放杂物,避免堆砌过重影响整体浇筑效果。
(2)地面回填土分层夯实,以环刀取样检查压实度是否合格。
(3)地面施工选择合适材料,拆模后做好保温/洒水养护。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例,找平地层压光后续养护7天以上,矿渣水泥养护时间控制在14天以上,养护期间检测好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时保温或洒水。同时要安排好各个施工工序,保证抹压遍数,不宜过早上人。
(4)强化现场管理,具体工作责任到人,做好技术交底,控制好现场混凝土水灰比,安排好材料抽检。地面施工需在建筑主体结构沉降稳定后开展,需在地面多管道预埋完成、钢筋网片布置后施工。已经浇筑好的面层地面严禁裁切、凿洞,不允许对浇筑好的面层造成二次破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建筑工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问题,需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控制好各个施工步骤,提高施工规范性。需围绕施工各个方面的问题,完善工程质量管理。要起到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最佳预防处理效果,不仅需要的实施上述多种处理措施,还需要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相互配合,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绝对重视,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贯彻落实,保障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升.概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及通病防治[J].散装水泥,2020(05):26-27.
[2]何申忠,何心耐,杨洛河.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J].轻工科技,2019,35(03):115-116.
[3]陶明星.论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及通病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1):96.
[4]徐小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及通病防治[J].住宅与房地产,2017(2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