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 龙冠宇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龙冠宇
[导读]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整个工程基础稳定、质量完好的保证,由于涉及的工序较多且复杂,在进行施工管理时务必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实现全过程的动态性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做好质量控制,确保整个工程施工有序、稳定进行。
        柳州河长制工作促进中心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整个工程基础稳定、质量完好的保证,由于涉及的工序较多且复杂,在进行施工管理时务必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实现全过程的动态性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做好质量控制,确保整个工程施工有序、稳定进行。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其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总体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料、材料配比、浇筑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混凝土检测及控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检测发现混凝土缺陷及时进行处理,以满足建筑施工要求,进而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质量得到保障。
        1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
        1.1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最直观的益处就是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大幅度上升,能够使其坚不可摧,屹立不倒,从而常年使用。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关乎国民生活,其质量防线必须严防死守,切忌偷工减料。其建立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提高使用年限,也就是重复利用率,为人民提供便利,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此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不仅仅是单方面地提升了工程施工的质量,也使中国建筑成为世界颂扬的佳话,提到中国就能想到我们过硬的技术,我们不再只是中国制造,现在更是中国创造。
        1.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大大降低了预算成本,节省出来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其他民生建筑的建设中,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利国利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一般十分庞大,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会压缩时间成本,且不用担心质量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工程队的工作效率,可为其他建筑建设创造更多的价值,推动社会经济总体向前进步。另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使中国的建筑得到更多世界友人的认可,中国可以出售我们的技术,接到更多的来自世界的订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就是这个原理。使中国走在经济全球化的前头,引领世界经济的潮流发展,经济发展的好,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国民幸福指数也会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也会稳步向前,所谓国富民强也就是如此。
        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合理配制混凝土原材料
        由于混凝土裂缝在一些时候是由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等因素造成的,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单位需要结合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规范,确定混凝土等级强度,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原材料的试配,进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在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各种原材料性能的作用,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利影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有关人员必须要将原材料的配料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具体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只有保证了配料误差控制效果,才能够使得最终的混凝土性能符合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与标准。有关施工人员在配合比设计工作中,需要严格根据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标准,将各种材料的用量加以有效控制,尤其是在各种外加剂的使用过程中,切忌过多或者过少,否则,都将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混凝土配制达到了相应标准以后,施工人员要通过适量外加剂的掺和,来实现对混凝土性能的优化,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裂缝收缩。
        2.2管理好混凝土的运输
        由于水利工程为大体积构筑物,往往涉及的是大体积浇筑作业,为保障混凝土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一般会采用混凝土泵送浇筑的方式,利用塔吊吊送浇筑方式来浇筑施工现场的零碎混凝土。在搅拌机中卸出有关的混凝土材料以后,工程企业需安排专人来及时将此混凝土运送到浇筑现场。

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如果运输管理不当,同样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在运输过程中,需加强管理,尤其是要保障运输容器的严密性,避免吸水与漏浆情况,降低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离析、初凝、坍落度变化等问题的发生几率。
        2.3重视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振捣
        混凝土施工不同于其他施工,要注重对施工细节的把控,尤其是混凝土自身的保水性、流动性以及密实性等,而这些特性都可以通过和易性反映。一旦和易性欠缺,会造成混凝土离析和振捣不密实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体质量。因此,做好和易性控制至关重要。常见的做法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适当掺入高效减水剂以保证和易性。浇筑振捣也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的重点,如果振捣不充分,混凝土内部极易出现孔洞和蜂窝问题,很难满足水利工程实际功能发挥的要求,因此质量管理人员在浇筑振捣时要严格把控,确保混凝土各项掺料比例科学合理,充分振捣并做好检验检查,确保混凝土质量完好。
        2.4混凝土浇筑技术控制
        混凝土的构造极其复杂,若浇筑环节不注意质量控制,则会引发诸多质量问题,诸如温度过低会出现冷缝现象,温度过高则会产生假凝,这对于混凝土浇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应注意多用钢模,少用木模,并在做好温度控制、分析混凝土性能后确定坝体最大浇筑仓面尺寸,可采用平浇法、台阶法等,满足设备能力不足的情况。此外,坝体缝隙内灌浆厚度应控制在10m,-15m左右,在混凝土温度达到坝体标准,且龄期大于4个月的情况下进行接缝灌浆。
        2.5控制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湿度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温度与湿度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事实上,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温度与湿度控制非常复杂,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如果混凝土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偏高,且相对干燥,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施工人员需尽量将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混凝土表面的热量能够快速蒸发。一旦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过高,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将非常快,此时,在混凝土搅拌时,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水,使得混凝土原材料在此过程中能够快速冷却,降低混凝土温度,使得混凝土的湿度能够符合施工要求。在很多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会采用埋设冷水管的方式,冷水管可以对混凝土起到降温保湿作用。
        2.6强化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结束以后,施工人员一般要在浇筑结束以后的12h以内进行混凝土养护。在养护处理的过程中,一般会将泡沫、麻袋和塑料薄膜覆盖于混凝土表面,还需要开展洒水养护。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对混凝土施工的严格要求,一般要维持一周以上的养护,如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掺加了缓凝型外加剂,养护时间需在两周以上。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进行混凝土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项研究,可以从多方面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效率和水平,发挥混凝土的重要作用,增强施工效果。当然,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原则全面细致的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做出科学安排,探索出更为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并积极的吸取国内国外经验,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大跨越。
        参考文献:
        [1]东智锋.浅谈水下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实践[J].长江技术经济,2020,4(S2):73-74.
        [2]李鸿鸣.如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09):64-67.
        [3]樊守亮.分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0):123-124.
        [4]龚林.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J].砖瓦,2020(09):186-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