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蓝合创讯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若想取得一个良好的科研成果,就要对实验仪器进行有序的使用和管理。对实验室仪器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可以为科研能力与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它也是确保科学实验能够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是临床实验检测结果正确与否的保障。
关键词:实验室 仪器 科学化 管理 策略
实验室是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展开的重要场所,并且,一切工作的宗旨都是以科研质量为中心。对实验室仪器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不只是实验室管理当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经济效益的能否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一定要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技术对实验室仪器进行管理,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和综合效益。
1、实验室仪器的特点
1.1仪器的总体价值高,精密仪器较多
为了与科研、教学以及其他实验的需求相适应,实验室的仪器设施总体价值较高,并且其组成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向着精密化、电子化、自动化以及大型化的方向发展{1}。例如,在教学方面,某一学校的精密仪器总资产已经占了全校固定资产的50%以上,虽然精密仪器数量占少数,但是总额却较多。大型精密、贵重仪器不断的增多,使得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
1.2实验室仪器技术类型的不断创新,性能得到不断提高
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大多数的精密仪器当中都运用了光学技术、计算计自动化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现代的实验室仪器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体,无论是现在的科研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要求设备仪器的功能完善、速度快以及较高的精密度。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陈旧的仪器设施已经被不断创新的仪器设施所取代,并对科学教研工作起到了较大的改善作用,使得科研成果更加的精密和准确。若要使得实验室仪器能够发挥其最大价值,就要对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延长使用期限。
2、实验室仪器科学化管理策略
2.1仪器的检验要有据可寻
从实验室仪器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在岗位上,建立岗位制度,明确各个实验员的职责和义务;在仪器的使用上,要建立设施保管使用制度,若是出现仪器损坏,则要追究相应的赔偿;要对仪器进行规范化操作,对仪器进行安全使用等。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要打印出来,并装订成册,使得人手一份,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把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高效执行和落实,让一切问题都有理有据、有据可寻{2}。对实验仪器的管理是实验室管理当中的关键组成环节,在管理人员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事业心较强、责任感较重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一个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并把实验室仪器管理工作纳入到行政研究的区域内,定期的举行会议,对实验室仪器工作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要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以及安全保障做出慰问,并对他们的薪资待遇、工作量以及晋升等进行全面考虑,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实验室的仪器管理人员要定期的进行培训和学习,可以到其他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开拓视野,汲取成功有效的管理经验,要对管理人员的经验总结和撰写进行支持和鼓励。相关的领导部门还要定期到实验室进行业务指导,确保实验室仪器管理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展开,并对其中发现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提高仪器使用人员的责任心,确保相关实验工作可以顺利实行。
2.2建立一套健全的管理模式
实验室仪器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要确保仪器和相关设施可以正常运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和可靠性,并且,以实际的检测工作需求相适应。
基于这种情况下,就要对实验室仪器进行科学的管理。实验室的仪器属于固定资产,也是进行各项实验检测的技术和前提,所以,不能用任何理由来对其乱用,防止对实验检测的正常展开产生阻碍。实验室仪器的相关配置也要依据用途的不同来进行匹配,每种仪器都要按照专用、通用、计量和实验工具等进行分别摆放,在具体布置时,也要进行分层存放,不要造成堆放和挤压。对于滴定管、分液漏斗等较长的仪器可以在其之间加上一层隔板,这样做不但可以节省空间,还能使得在存取的时候更加的方便{3}。并且,在每张橱柜的固定位置都要贴上卡片,内容包括仪器的名称、编号、规格、数量和单位等。实验室仪器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损耗,因此,都要设有与之对应的编号。对新采购的仪器要经过验收合格之后才可以放入橱柜之内,并写上编号,并把每一种仪器的说明书进行有序归档,方便以后查用。除此之外,还要对各种仪器进行定期的维修和养护,做好防潮、防蛀、防尘、防腐、防锈等工作,一经发现有破损,应当进行及时的补修,进而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延长它的使用期限。对于实验过程当中使用的材料和药品也应按照类型进行分别保存,并依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摆放,并在橱窗上贴上相应的标签,在目录中没有记录的放在最后边。只要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出入的各种材料、药品、仪器设施都将进行及时的登记并建立档案,把各种设施的借出、归还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这些看起来比较琐碎的工作可以充分体现出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情况,同时也是一个单位进行实验检测进展的实际概况。要定期的对各种实验器材进行清点,并把损坏和报废的清单清晰的列出,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后进行销账,使领导检查时一目了然,账目清晰,账物相符。
2.3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对于实验室仪器进行科学的管理,就是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之上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把实验当中的实验资源进行整理,使得开放性管理得以高效落实,仪器、资金、药品、人员、设施等之间的各种关系可以进行协调合作,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4}。对实验室仪器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把实验室的药品管理、仪器管理、资料管理、检测管理以及开放管理融为一体,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同时,它还具有较大的优势。首先,使得传统实验室仪器管理的方法得到创新,不再复杂和繁琐。现代化管理技术模式的应用,实现了实验室仪器管理的自动化、无纸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并且,还使得成本输出得到有效的降低。其次,可以在网上对检测检验材料进行发布,为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2.4以检测检验为中心展开活动
实验室是相关工作人员和检测人员展现能力的场所,要尽最大可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使其可以对现有的仪器和实验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要对检测人员的小制作、小发明等科研活动进行支持和鼓励,使得他们的创新素养得到提高。实验室的工作人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和培训,对于先进的实验技术、管理方法进行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对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实验室仪器的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中心环节,更是主要内容。实验室管理当中的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等科学体系的建立,可以使得实验室仪器管理更加的科学合理,大大提高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效率,延长使用期限,也为相关的监督检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勇胜,舒高亭,唐涛.实验室仪器科学化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7(24):126-127.
[2]陈大涌.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科学化管理[J].泉州师专学报,2000(02):79-81.
[3]朱志伟.临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科学化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0):8.
[4]彭世金,王春华,付锐锋. 高校仪器设备科学化管理研究与探讨[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000(001):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