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探析 王卫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王卫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对各类建筑设施的需求正处于急速上升的阶段,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管理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施工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
        身份证号码:34222419820318XXXX
        摘要:当前,我国对各类建筑设施的需求正处于急速上升的阶段,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管理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施工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但在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做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第一,保证施工安全。安全是获得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最大保障,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第一要素,必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确立项目经理这一工程施工第一负责的人,由其带领企业员工完成施工管理,在优化施工管理的情况下减少整个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出现。第二,保证施工质量。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建筑企业的生命。做好施工质量管理,不仅仅是体现在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结构稳定性、抗震性能、环保、居住舒适度、节能性能这几个方面,而且质量和造价成本、安全之间存在在密切的关联。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是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人的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工艺因素等,从这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其对建筑工程施工所产生的影响,则更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研究和剖析,也能够更好地探索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路径。
        2.1人为因素
        施工的人员及管理人员对施工的整体进度和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比如,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未依照规范进行施工等情况,都可能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下降。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管理,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协调沟通,并给工作人员下达正确的施工操作规范,并做好相应的工程质量监督,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以真正夯实。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则需要强化其质量思想意识,增强施工责任心,保证依照规范操作进行施工,这样才能让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顺利推进。
        2.2 机械因素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机械因素也会对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的器械因为使用年限较久且已经出现老化的情况,机械使用过程中极容易造成器械损坏,严重情况下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此种情况下要想确保工程机械的更好使用就需要给机械进行提前保养,对于机械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告知员工正确使用机械的方式和规范,确保机械使用过程中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机械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满足工程施工建设需要。
        2.3 材料因素
        原材料质量的好坏也会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果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那么就会导致工程施工的质量相应变差。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因为节省成本而选购了质量偏差的材料,这种情况就容易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或者工程使用寿命缩短,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为了更好地保障工程建筑施工质量,就需要对工程施工材料予以规范和检查,对于进场材料要进行检验,提供材料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核查材料是否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当发现质量不合格或其他问题时,要马上联系供应商进行材料更换,防止带来更严重的施工隐患,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4 工艺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但结合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施工工艺方面并未及时进行更新,工艺老旧情况较为严重。

这就需要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不断跟进学习,了解当前工程建设施工工艺的发展情况,引入先进技艺人才进行工艺革新,做好与先进单位的工艺衔接,选派施工人员进行先进工艺的学习,让先进工艺尽快融入建筑工程施工中,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和提升。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3.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施工组织设计上要做到合理性,明确施工与进度计划,加强施工人员管理,避免发生追求进度忽视质量的现象。施工现场要将技术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加大对各施工环节的监督力度,保证施工符合相应规范与标准,避免因质量缺陷引起返工,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益。要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项目经理和监理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等一起参与施工质量管理中,形成多层级的管理模式,让所有施工流程质量得到有力监督。此外,要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绩效考核中纳入质量管理内容,与奖金直接挂钩,增强参建人员质量意识,提升施工规范化水平。
        3.2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工作
        第一,施工企业应该在建筑材料采购、进场等方面加强管理,采购结束后所有材料需要严格试验,防止出现偷工减料、以劣充好的现象。第二,建筑材料在采购后应该妥善保管,在库房中存放,定期检查与记录,保证建筑材料质量不受到影响。第三,材料采购员应该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了解所有建筑材料的性能,具备较强的建筑材料质量鉴别能力。要将材料试验与检验程序落实,防止低劣材料进场。由于机器设备出错率较高,远远超出人工操作失误的概率,因此在机械设备进场以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操作,对各项参数进行有效调控,维持其正常作业状态。
        3.3提升混凝土与钢结构施工质量
        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要求施工人员对混凝土配比进行准确把控,结合实际施工环境与条件,适当调整混凝土配比方案,技术人员要避免盲目根据已有经验开展混凝土配比工作。对混凝土搅拌来说,应该掺入一定量的减水剂,促使混凝土维持最佳状态,在混凝土浇筑、振捣等过程中,也要通过具备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完成操作,做好质量检查工作。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应采取先进仪器完成检测工作,让所有指标满足规定标准,提升建筑工程稳定性与安全性,避免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变形等现象。为保证钢结构施工质量,需要在吊装、螺栓、焊接和塔吊等环节加强控制,在吊装钢结构的过程中应该做好柱体防护工作,对所有螺栓均要求紧固,认真检查确保所有螺栓处于最佳安放位置,提升螺栓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中也要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若是螺栓安装出现问题,应该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员,重新对螺栓进行调整,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
        3.4通过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对现场管理人员来说,需要定期接受施工管理知识的学习,了解施工的各个关键流程,熟悉新技术、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提高管理人员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保证建筑材料、人员、机械等组织更加科学合理,让现场施工得到有效协调,避免出现交叉施工的情况。要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看图纸能力,将施工重点区域确定下来,并通过加强管理工作,特别是在隐蔽工程方面加大监督力度,并重视竣工验收管理,从整体上促使施工质量提升。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建筑工程中重点项目包括混凝土浇筑、防水、模板和钢筋等,要求施工人员结合具体流程与项目设计要求,合理采用施工技术,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打牢基础。
        结束语
        基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其施工技术极为复杂、细分项目多、且施工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就给施工过程管理与质量管控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所以,要针对当前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通过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并如期竣工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措施关键思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5):283-284+287.
        [2]臧传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4):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