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其优化措施 唐波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唐波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重视现场施工的每项步骤与操作,注重建筑工程项目的规范性管理,结合相关的问题进行处理分析。
        湖南省宁乡县坝塘镇保安村二组  湖南宁乡  4100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重视现场施工的每项步骤与操作,注重建筑工程项目的规范性管理,结合相关的问题进行处理分析。以施工项目的优化处理为发展前提,不断拓展管理规范操作,降低事故发生率,注重社会综合效益水平的实施,有效地解决建筑工程现场各类问题的处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当下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结果必须达到更高的水平。建筑行业遇到这种情况时自身困难较多,在科技时代,还没有全面应用信息科技产物等。因此,企业要完善并创新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人们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得到满足,增强企业在当今市场的竞争力,让企业在当下经济环境之中有一席之地,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的意义
        以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由于建筑企业没有认识到施工管理工作的关键性,所以没有在项目筹划设计阶段编制完整的管理制度,致使企业没有针对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划分岗位职责,导致工程管理效果普遍较差。然而,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应顺应时代的进步需求,摈弃老旧的管理模式,通过更新管理模式、技术手段,强化施工场地的管理效果,继而保证施工品质、施工安全达到工程设计标准。与此同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不论是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还是工程场地的管理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开展。建筑企业应认识到施工场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在此基础上为施工管理人员分配责任制,以此规范施工管理行为,做到随时发现施工问题,及时要求场地工人及时更正施工行为,以免小问题变大事故,危及作业人员的安全。一旦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安全事故,会拖慢施工进度,进而增加各类资源成本的投放量,最终影响工程品质,这对于建筑企业资金收益、市场形象、社会效益的提升均会起到阻碍作用。因此,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产生,建筑企业应加大施工场地管理力度,从多个角度出发做好施工场地管理工作,以此提升企业的各方面效益,增强企业的总体实力。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情况
        2.1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依据现有的经济发展规范操作要求,需要明确产业布局和转化思路。民众工作状态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民众生产的配置要求。对于原有农民工劳动力水平不足,无法满足专业技术能力需求的情况,需要注重劳动力水平施工建设。建筑工程需要配置有体力的工作人员。施工现场往往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员,他们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基础规范要求认识不到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如果管理不及时,可能出现各类事故问题,导致施工隐患问题的发生。
        2.2管理机制不健全
        管理机制不健全也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主要问题,这导致施工管理现场错乱,管理系统存在缺陷。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出现的问题,将极大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增加现场施工的施工成本。
        2.3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缺失
        建设工程的施工由于没有各级单位的管理制约,导致工程施工到一个阶段之后,经常会做出现工程原材料质量品格较低,工程施工质检人员工作方式无规程,工程监督责任制度相对不明确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缺失。由于工程施工的工程量相对较少,很多施工人员对于施工质量不重视,最终致使工程施工质量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进行监管,致使施工质量相对较低,工程施工后期难度大。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实施对策方案
        3.1注重建筑施工前工人综合水平的培训管理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人员素质水平偏低的原因。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的进度,结合相关技术水平实施统一的培训管理。注重施工现场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考量,结合培训操作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注重施工过程中各类技术问题的培养。结合工人的施工状态、态度、问题、要素等,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注重加强工人施工责任考核,对工人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行建设和提升,注重短时间的培训,提高工作效率,控制建筑施工成本,满足建筑现场施工的操作要求。
        3.2增强管理人员的现场监管力度
        由于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很大程度上容易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进行违法安全生产作业,使施工人员面临危险的同时,导致施工工程质量的下降。因此,进行现场管理工作的优化,就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现场监督,使每个施工队都能在监督的前提下,进行安全,科学,高效的施工和生产作业。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并让施工项目按计划进行,最终高质量完成项目的建设工作。
        3.3合理布置施工现场
        在布置施工现场时,首先,相关人员要对场地需要的设备进行合理布置,比如各种施工器械等,为其规划出停放场所、使用场地;合理分配施工现场,避免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而导致施工中断;还要合理摆放一些设备,如水利电力工程设备、环境保护设备等。其次,施工现场会用到一些能源,比如电能、风能、热能等,要合理规划场地,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设备频繁开关的情况。最后,施工建设完成之后,会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影响的废物、垃圾,易造成环境污染。面对这种情况,在布置场地时,建设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加工区域、仓库储存区域进行合理安排,把物品运输路程缩到最短,从而减少运输途中所产生的灰尘,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进而提高施工场所的管控工作水平,降低企业建设期间的成本,提高建设效率,从而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3.4严加管控施工建材
        建筑企业要想提升工程场地的施工管理水平,应在优化施工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对施工建材实行严加管控。施工建材的管理工作主要涵盖施工建材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使用管理等方面。在采购管理方面,建筑企业选购施工建材时,应在确保建材品质的前提下选购性价比高的施工建材,并且建材运送进场之前应委派专人抽检建材品质,以防止供应商为了谋取私利使用次品建材取代正品建材。一旦发现所抽检的建材质量不达标,则整个批次的建材都不允许进入工程场地,同时应追究建材供应商的法律责任。
        结束语
        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及施工环境已大大改善,但现场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施工安全问题、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水平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既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又关系到建筑质量和企业效益,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循安全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等等,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提高房屋建筑质量。同时,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材料的使用和节约,也是管理的重点,相关人员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分析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在保证现场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欣,王广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策略[J].管理观察,2019(36):29-30+33.
        [2]张铮超.建筑工程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6):179-180.
        [3]李孟林.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措施[J].城市住宅,2019,26(12):169-170.
        [4]冯宗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门窗,2019(24):126.
        [5]邓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地产,2019(24):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