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周华
[导读] 摘要:沥青混凝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常用材料,可以保障道路的良好平整度、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安全。
        曲靖惠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沥青混凝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常用材料,可以保障道路的良好平整度、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安全。面层施工作为道路工程的重点环节,会对整体道路结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各项施工工艺的控制,从而消除面层中的质量安全隐患,增强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面层结构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综合考量多项力学性能,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本文将对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的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探索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是城市化中的主要工作,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条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在施工建设中,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十分关键,如果在施工中的技术工艺不过关,则会导致大量病害问题的出现,难以保障行车安全,影响人们的舒适性。为此,需要做好面层处理,增强其承载力、稳定性和防渗性,促进市政道路使用寿命的延长,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面层施工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沥青混凝土材料和工艺水平等因素影响,当前施工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在实践工作中加以针对性处理,以获得了良好的施工成效,改善整体质量效果。对工艺流程和方法进行全面优化,遵循新时期市政工程建设的标准,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一、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的特点
        温度是影响面层施工的主要因素,当外界温度或者施工温度出现较大的变化时,则会对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和压实处理效果造成影响。尤其是当前车流量和荷载逐步提升,容易在后续使用中出现面层破坏的状况。当路面存在较多的积水时,容易进入到道路结构内部,造成严重的侵蚀和脱落状况,因此施工中应该加强对水稳定性指标的控制【1】。此外,也应该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低温抗裂特性加以控制,防止温度变化过大引发的应力集中现象,避免造成路面的开裂。为了应对长期荷载的作用,还要促进耐疲劳特性的优化,有助于预防疲劳断裂状况。
        二、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序较多,因此应该做好准备工作,保障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加强对各类材料质量情况的严格检验,确保其达到标准要求后才能开展施工。以施工进度为参考,明确材料的进场时间及用量,在配合比试验中应该严格审批,防止对混合料质量产生影响。明确施工中路基的压实度和平整度等参数,增强基层密实度,增进与监理人员的交流沟通,确保测量放样的精确性【2】。在施工前应该及时清理其中的杂物,采用稀浆封层处理的方式改善施工环境,满足后续施工要求。针对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改善设备的性能及运行状态,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
        (二)混合料拌和
        在拌和中应该进行烘焙处理,确保其温度达到标准要求,存储温度最高不能超过160℃,最低不能低于155℃,在拌和中保持均匀性,增强粗颗粒和细颗粒的分离效果。在完成搅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混合料的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应该做好实时监测,确保其配比和性能状况达到施工标准。注重对用量的控制,避免造成沥青混合料的浪费,以降低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成本。
        (三)混合料运输
        运输过程也有可能造成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改变,因此应该严格规划运输线路和方式,确保与施工现场做好密切衔接,保障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及充足性。自卸汽车在混合料运输中的应用较多,应该在车槽中运用植物油洗洁剂进行处理,保障车槽的光滑性。针对其中的杂物进行清理,防止混合料黏贴到底板当中【3】。在装料时应该避免混合料的离析问题,同时运用篷布进行遮盖处理,避免水分过快散失或者温度下降影响后续施工质量。现场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大约为130℃,由专业人员对卸料工作加以指挥,避免对现场施工设备造成破坏。根据实际施工要求配备相应数量的运输车辆,防止造成工期延误。
        (四)混合料摊铺
        混合料摊铺是面层施工的关键点,应该对相应路段进行提前清理,防止杂物影响摊铺施工。为了保障上层和下层之间的有效黏结,还应该运用透层油进行处理,这也是保障良好摊铺效果的重要措施。在摊铺中可以运用非接触式平衡梁自动找平装置进行辅助,施工人员应该做好厚度的实时监测,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通常不能超过3mm【4】。明确测量组的职责,针对横坡和高程情况进行测量,及时调整施工中的偏差。在施工中出现轻微的缺陷问题时,可以根据情况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更换,也可以运用人工的方式加以找补,增强整体施工效果。必要时进行铲除处理,以达到质量标准。
        (五)碾压施工
        在完成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后,应该及时开展碾压处理,以确保良好的密实性,增强路面的承载力和平整度。根据具体施工要求选择碾压设备,轮胎式压路机的应用较多,碾压遍数为两遍,为了防止出现碾压过度的情况,应该控制碾压带重叠部分为1/3-1/2,设备运行速度大约为2-3km/k,温度控制在160℃左右。初压结束时,应该针对平整度和面层路拱加以检测,为后续复压做好准备。在复压中使用钢轮压路机,稳压和振压遍数分别为1次和2次,重叠区域与初压保持一致,促进结构强度和提升【5】。再采用双轮钢筒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进行处理,消除面层上的车辙。
        三、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首先,应该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优化。在选择沥青混凝土时,应该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和环境要求,明确市政道路的路面特点,确保材料目标配合比的合理性,尤其是在恶劣施工条件下能够保障混合料的良好性能。在施工前应该对配合比进行检测,同时结合作业条件进行调整,确保孔隙率和透水性更加合理,增强面层结构的稳定性。在施工中还要做好马歇尔试验,根据图1所示指标及参数进行控制。其次,应该做好现场管理。针对集料、粗料、细料和沥青等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加强材料质量的源头控制。针对拌和和运输中的温度加以控制,避免造成沥青的老化【6】。最后,还要及时对面层进行养护。在碾压施工中,往往会有坑槽的出现,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可以防止出现严重的破坏。热接法在上纵接缝处理中较为常见,而冷接法多应用于下面层施工中,确保其强度达到标准后才可以通车运行,防止对结构造成破坏。
       
        图1  马歇尔试验项目及标准要求
        结语
        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市政道路中较为常见,需要保持良好的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等,防止在使用中造成诸多病害而影响行车安全。在施工作业中应该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同时对混合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和碾压施工等要点加以控制,获得良好的工艺条件。此外,应该通过优化配合比、加强现场控制和做好后期养护等措施,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海波.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02):105-106.
        [2]李玉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186.
        [3]周权.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29):107-108.
        [4]胡文斌.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8(27):45+97.
        [5]杨孝伟.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3):264.
        [6]陈星.解析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18(02):312-3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