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亿宸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为人们交通出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市政道路工程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裂缝问题,对市政道路的安全性、使用寿命等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对引起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裂缝的成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实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降低沥青路面裂缝问题的出现几率,保障人们出行安全。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裂缝 成因 治理 对策
沥青路面裂缝是市政道路工程常建的病害之一,不仅降低人们交通出行体验,减少公路使用寿命,而且如果路面裂缝没有得到及时修整,容易引发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要结合不同的路面裂缝类型,对其具体成因进行分析,探究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治理对策,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稳定性、可靠性运行,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持。
一、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裂缝类型
(一)荷载型裂缝
沥青路面的荷载强度具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行驶车辆荷载过大,超过其极限值,很可能导致路面结构层出现弯拉应力,当该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极限值,就回引起路面结构层裂缝出现,降低道路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在没有及时维修等情况下,裂缝逐渐向上蔓延,引起道路层裂缝出现。这就是荷载型裂缝。
(二)温度裂缝
在低温环境下,沥青材料在热胀冷缩现象下,出现收缩、变硬问题,导致其结构层的柔韧性下降,对结构变形的抵抗能力降低,当收缩应力大于沥青材料的抵抗应变能力范围时,容易出现收缩裂缝问题。此外,当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温差裂缝问题。
二、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裂缝成因
(一)原材料问题
首先是施工材料自身性能的问题,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如温差变化、雨雪天气等的影响,导致其材料性能受到变化,出现裂缝问题,而且市政道路工程往往使用半刚性材料,柔韧性好,但是容易在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低温环境下,出现热胀冷缩现象,引起裂缝问题。其次,材料自身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采购低质材料,并刻意减少材料使用量,导致整体工程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在材料的选择不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策划初期,设计人员对道路的具体使用功能缺乏全面性分析,导致选择的沥青和矿料等材料的级配、用量、配合比等和设计需求严重不符,导致工程整体强度受到影响,对裂缝、形变的抵抗能力不足,引起裂缝问题。
(二)路面超载问题
通常情况下,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对沥青路面的设计往往会结合道路等级、交通量、运行荷载进行针对性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沥青路面具有较强的抗形变能力,能够对荷载的重复性冲击力进行抵抗。但随着经济发展,车辆保有量越来越多,市政道路运行车辆逐渐增多,往往出现严重的超载现象,当其荷载力超过了沥青路面结构层的承载能力范围时,就会凹陷或者是裂缝问题。
(三)施工管理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环节涉及到很多环节,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体的工程质量带来影响。部分市政道路工程工期紧、施工作业量较大,为了加快施工速度,往往出现交叉施工现象,容易出现施工不规范问题;而且道路施工中往往会进行半封闭性施工,会出现夯实不足、连接处施工质量较差的问题;此外,如果施工人员技能水平不足,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操作不规范,施工工序不到位等问题,都会引起市政道路工程裂缝问题。
三、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裂缝治理对策
(一)保障原材料的合理性
完善的前期设计规划工作是保障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要结合设计图纸和方案,对施工现场展开全面性实地勘察工作,对当地的气候、地质、水文、道路条件、交通流量等数据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在此基础上完善设计规划,对道路的等级、交通量、运行荷载等进行针对性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类型和集料级配,为提升道路强度和抗变性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减少路面裂缝出现几率。此外,还要注重对材料的采购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保障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并对材料进行应用,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现象。
(二)强化施工监管力度
强化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全面监督和管理,促进其整体质量的提升和优化。要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强化责任意识,保障施工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开展;制定统一化的施工质量标准,强化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监理单位要强化自身的职能作用,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以及合同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随机抽检,完善质量监测制度;积极鼓励各个参见方参与到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去,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全面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的养护制度,在施工完成之后,要组建专门的养护组织机构,采取科学方法对公路路面进行养护,定期巡检,及时发现细小的裂缝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其次,还要注重保障排水系统的畅通性,避免积水对道路路面形成侵蚀。
(三)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性治理措施
引起市政道路工程路面裂缝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相关部门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预防性治理方法,在出现裂缝问题之前或者是初期对其进行预防性治理,避免其危害范围扩大,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稳定性运行。其中主要方法有:(1)使用新型的填补材料,如聚合物改性沥青材料,其抗老化、粘结力等性能较高,而且应用费用较低,使用方便,往往在轻微细小的路面裂缝修补中进行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路面水损害问题的出现。(2)热再生技术,利用专门的加热设备对路面沥青进行预热,使其软化,并添加再生剂、新型沥青填补材料等,起到良好的修补作用。该工艺技术操作简单、能源消耗低。(3)压浆法,主要是针对纵向裂缝较大的情况下进行使用,主要是把水泥、聚氨酯类等材料对裂缝进行填筑压浆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路面沉降问题的出现。(4)封层修补法,如果一定范围内的裂缝数量比较多,或者是裂缝范围较大,可以使用该种方式进行修补。主要是把沥青、化学物质等进行搅拌形成乳化沥青,然后利用专门的机械设备将其摊铺在路面上。(5)罩面修补法,主要是在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中进行使用,把乳化沥青、碎石等材料喷洒到路面上,并用压路机将其部分压入到路面中。如图1所示。
.png)
图1 罩面修补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市政道路工程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保障市政道路的稳定性运行,应对越来越大的交通压力,需要强化对市政道路工程路面裂缝问题的全面研究,分析其具体成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沥青路面裂缝的出现几率,保障人们的安全舒适性出行,也促进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苑栋. 市政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与工艺探索要求[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智慧工程一)[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8.
[2]许少勇.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裂缝成因与防治[J].河南建材,2020(05):111-112.
[3]赵东梅.刍议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3):56.
[4]蔡伟.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及处置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54.
[5]范敏.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127.
[6]应波.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裂缝成因与防治策略研究[J].居舍,2018(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