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36073219880710XXXX;2身份证号码:23010419920211XXXX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智能化逐渐成为趋势。智能建筑是将传统产业与高科技产业进行有机结合的典型代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当前的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不断探索、加以改善。本文将对智能建筑建设管理的现状和具体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设管理;工程管理;分析
我国智能建筑发展速度很快,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一些不足,无法保证每一个智能建筑项目的成功。在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智能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其顺利运行。智能建筑是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产物,我国的智能建筑也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当前在一些一、二线的大城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建造成果,建成了许多智能化的大型公共建筑,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智能建筑建设管理,是保障建筑功能和效果实现的必要环节,需要得到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
一、智能建筑的内涵
智能建筑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调整到最佳的综合水平,为用户提供方便舒适的环境的建筑。智能建筑技术的核心在于智能系统,它是整个智能建筑的灵魂,往往被放置在智能建筑内部的系统集成中心,依靠综合布线等附属终端设备进行连接和建立连接。整个智能建筑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建筑物的实时动态和整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掌握,达到智能化的目的。
二、智能建筑项目管理与建设现状
智能建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为了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适应时代的需要,美国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结合当时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或新建建筑物,以改善工作和科研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智能建筑时代已经开启。总体而言,我国智能建筑的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近30年间,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广州等地相继建成了许多智能建筑。然而,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广州等城市相继建成了许多智能建筑,导致我国智能建筑存在一些问题。
(一)“瘫痪型”智能建筑系统
“瘫痪型”智能建筑系统,是指由于在技术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或是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质量问题,而导致了一些投入了巨大资金的进行建设的智能建筑并没有实现智能化,智能系统无法开通,只能依靠人工运行。当前我国的“瘫痪型”智能建筑系统的占比大概在30%左右。
(二)“弱智型”智能建筑系统
“弱智型”智能建筑系统,是指部分智能建筑虽然完成了建设,但是没有完全开通其智能系统,只能实现部分开通,无法完全满足用户对于智能建筑功能的要求。当前“弱智型”智能建筑系统在我国的占比达到了50%左右。
(三)“基本型”智能建筑系统
“基本型”智能建筑系统是指已经建造完成的智能建筑中,具备基本的子系统,智能系统可以正常开通运行,但是系统的集成度不足,在某些方面功能较为薄弱的智能建筑系统。当前我国的“基本型”智能建筑系统占比大概在15%左右。
(四)“先进型”智能建筑系统
“先进型”智能建筑系统是指智能建筑的系统开通情况良好,系统集成度高,而且具有较强的拓展能力和提升能力。目前我国所建成的具有“先进型”智能系统的智能建筑较少,占比只能达到我国目前建成的智能建筑的5%左右。
三、智能建筑建设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进行客观独立的市场调查并分析
智能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通过智能系统,满足用户对于建筑功能的需求,所以,用户需求对于智能建筑的建设而言十分重要。由于每个用户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对于建筑物功能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是推动建筑智能化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进行智能建筑建造和设计前,需要进行客观独立的市场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严谨的调查和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为智能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二)制定严谨科学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是智能建筑建造的依据和基础,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设计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用户需求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对市场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求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建筑方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避免千篇一律,要赋予建筑物鲜明的特色。除此之外,建筑所在地的地域特点和环境气候等特征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方案设计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是保障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的必要前提。
(三)进行必要的调试工作
进行规范的安装和调试工作是保障智能建筑建造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智能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确保严格按照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对图纸进行修改,一定与设计师进行商讨,不得随意进行修改和变更。在智能系统建设完成后,一定要对其进行调试,在调试过程中需要等集成商得到了机电设备厂商提供的软硬件条件后,再组织相关工作人员编写对接口的驱动程序。
(四)重视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智能系统能否成功的开通并运行是智能建筑建设成败与否的重要标志。但智能系统的成功开通不代表整个工程的结束,后期的系统维护和管理也十分重要。由于智能系统的科技含量很高,所以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也需要掌握相关的技术,一定要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管理。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智能建筑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在近些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由于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所以还无法保障每个智能建筑项目的建设取得成功。在进行智能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智能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产生重视,保障其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孙鸿昌,张绿原,单悦,等.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7(1):78-85.
[2]许利利.浅析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电子测试,2014(6):103-104.
[3]何愉舟,韩传峰.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建筑健康信息服务管理系统构建[J].建筑经济,2015(5):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