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盾构分司 四川成都
摘要:隧道建设环境复杂,存在诸多潜在安全隐患,在缺乏有效的施工工艺时易引发安全事故。纵观隧道工程发展状况,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概率较高,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鉴于此,以瓦斯隧道工程为背景,对此环境下的施工工艺展开详细探讨,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应用措施
引言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多变,因此隧道经常需要穿越瓦斯地层区域,在进行穿越施工时,如果施工操作不规范,则可能发生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直接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瓦斯隧道施工中的瓦斯防治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瓦斯隧道的施工技术
1.1隧道开挖
1)隧道穿越煤层段时,易发生瓦斯外溢现象,且勘察资料表明现场的围岩强度偏低、应力较大,正常情况下开挖进尺不宜超过2m。要求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缩小开挖断面,以免瓦斯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溢出,并加强对开挖轮廓的支护,全面确保施工安全。
2)采取支护加强措施,或者根据初支和二衬的结构特点适当加强。支护方案应用到位后,应达到加固围岩、阻止围岩变形的效果。
3)瓦斯段施工环境错综复杂,加强监测极具必要性,除施工人员的日常监测外,还需创建信息化的监测系统,全方位掌握隧道的实际施工情况。以所得的监测结果为依据,动态化调整控制措施,全面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4)以不影响爆破效果为前提,最大限度减小爆破强度,削弱爆破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免围岩因受扰而失稳。
5)爆破是隧道施工的重点环节,同时也是安全事故的高发区域,需在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分别组织检查。宜采取电力起爆的方法,配套合适规格的电雷管和炸药,实现安全爆破的施工目标。
1.2爆破
1)挑选质量达标的炸药,不可超出使用期限或存在变质的情况,可掺入适量消焰剂,提高爆破质量。雷管的总延时不宜超过130ms,采取连续正向装药的方式,配套电力发爆器。雷管延期不宜超过爆炸感应期,若不满足此要求则极容易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2)引入湿式凿岩法,顺利完成打眼作业。
3)以设计要求为准,合理控制炮眼的施工质量,包含所处位置、深度以及装药量,要求各炮眼填充密实。炮眼深度0.6~1.0m时,以炮眼实际深度为参照基准,要求抛泥充填长度超过该值的1/3。炮眼深度超过1m时,视实际情况进一步延长炮泥的充填长度,若采取深孔爆破的方法,此条件下应保证抛泥充填长度超过1.0m。
4)爆破所用的炸药、雷管等材料均属于危险物品,需根据规范选购、运输和管理。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放炮员需接受岗前培训,提高作业的规范性。
5)鉴于掌子面的特殊性,只允许在该处完成一次装药和放炮作业。必要时可在工作面爆破,但此时必须加强对瓦斯浓度的控制,在爆破全程中控制该指标在合理范围内。
6)放炮施工中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任何裸露的母线或是明接头均不可被投入使用,由放炮员将母线等安装到位。以放炮点为中心,加强对其直径20m范围内的安全防控,若实测瓦斯浓度>1%应暂停放炮作业,探明实际情况并采取控制措施,直至瓦斯浓度降低至许可范围内方可恢复正常施工。
7)爆破完成后,至少给予20min或更长的等待时间,再安排专员深入至工作面做全面的检查,若瓦斯浓度、爆破效果等方面均满足要求,则安排其他人员进入其中,组织后续的工作。
1.3初支和二衬施工
1)经隧道开挖作业后即可组织二衬施工,此环节采用气密性混凝土,其优势在于可有效隔绝瓦斯,以免发生瓦斯泄漏事故。瓦斯段衬砌施工时需要视实际情况采取安全可靠的防瓦斯措施。
仰拱和边墙两部分遵循同步施工的原则,目的在于提高拱墙、仰拱初支及二衬结构的一致性,共同组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2)瓦斯段施工期间,混凝土的喷射厚度应超过24cm部分衬砌利用模筑工艺制作而得,为满足安全要求,其厚度宜超过45cm。
3)为改善混凝土的工程性能,可向其中掺入适量气密剂,在该外加剂的作用下调节混凝土的透气系数,使其稳定在10-10cm/s以内。在应用模筑施工工艺时应合理处理施工缝,保证该处具有足够的气密性,以提高结构封闭瓦斯的能力。
1.4盾构施工瓦斯安全管理
在不同的地区,地层含有的瓦斯浓度不一样,特别是在一些地层分裂带上,瓦斯的可分为高瓦斯、低瓦斯、微瓦斯。
1)隧道通风
隧道的通风方式采取主通风以及局部通风同步工作的方式,在隧道洞口采用轴流风机压入新鲜风,隧道一次通风直接通到螺机出土口,同时在盾构机台车上部安装防爆射流风机,增加局部风速,吹散瓦斯降低瓦斯汇集概率。隧道通风为确保通风顺畅,每条隧道亦选用2台风机,采用一用一备的形式往隧道里送风。隧道送风风管亦采用拉链式聚乙烯(防静电、防阻燃)风管。在盾构连接桥及台车顶部各设置1台局部风机,风机向盾构台车尾部方向吹风,防止瓦斯气体在隧道顶部形成瓦斯带。瓦斯工区洞内最低风速不应小于0.25 m/s,防止瓦斯局部积聚的风速不宜小于l m/ s。
2)盾构机改造
盾构机螺旋输送机采用双闸门,关闭时防止土舱内有害气体溢出。对盾构机改造采取“风、瓦电闭锁装置”。“风电闭锁”:盾构一次通风处于盾构台车位置处安装风速感应装置,当该装置感应到无风时,自动关闭螺旋输送机闸门;同时,通过盾构机PLC给地面信号,关闭高压电缆开关,人员撤离,只保留隧道内应急照明和甲烷检测系统供电。“瓦电闭锁”:盾构机配备一套防爆甲烷检测系统,盾构上主要关键位置均设置有甲烷传感器,甲烷浓度实时在线检测,当甲烷浓度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发出声光报警,当达到停机设定值时,切断常规部分的供电,只保留防爆系统部分的供电。防爆系统包含甲烷检测系统、照明通风系统。对盾构机上的照明、电缆、电气设备需采取防爆措施。
2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及应用
2.1构建施工监控的管理平台
企业应积极进行统一的管理平台的开发,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施工设计等内容,借助BIM技术构建统一的管理平台,使各部门、单位可以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上传和获取隧道瓦斯模型和数据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智能终端App的开发。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在隧道瓦斯结构上设置传感器,为应力、标高测量提供便利,并将测量结果上传到管理平台。另一方面,要在管理平台上设置自动报警程序,当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数据,超出设置的安全范围时,自动报警程序将会启动,及时对监控管理人员发出警示,以便设计人员及时改进施工方案,保证实际施工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要求,确保隧道瓦斯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延长隧道瓦斯运营寿命。
2.2电气与作业机械管理
(1)瓦斯隧道供电必须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进行供电,同时隧道电源为专用电源,不可外接隧道外设备。(2)在给瓦斯隧道进行供电时,严禁使用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和发电机。(3)瓦斯隧道内所有的电缆线必须使用阻燃同时符合要求的矿用电缆线。(4)瓦斯隧道内使用的接线盒必须为符合要求的防爆型接线盒,接线盒内需要填充绝缘物。(5)瓦斯隧道内所使用的电气装置和机械设备,需要符合矿用防爆型要求。(6)对蓄电装备进行充电时,应远离洞口60m以上,如果只能在洞内进行充电时,则需要配置专门的通风设施。
结束语
瓦斯隧道的施工条件特殊,若衬砌等结构设置不合理或采取的防火防爆措施缺乏可行性时,均容易诱发安全事故,轻则阻碍正常施工,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及机械设备灾害。对此,在工程实践中,施工人员需要准确掌握现场情况,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黄林超,孙彦增,马兆祥.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重难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213.
[2]吕志鹏.公路桥梁隧道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