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刘涛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刘涛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对于我国来讲,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同时对房屋建筑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就需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注重施工技术的优化和运用,不断地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进而提升房屋建筑的质量。
        身份证号码:13012519920426XXXX
        摘要:在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对于我国来讲,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同时对房屋建筑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就需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注重施工技术的优化和运用,不断地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进而提升房屋建筑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1 引言
        建筑工程行业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融合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性的管理理念,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每个建筑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其本身是一项复杂性、技术性、管理性兼备的工程,各环节的紧密相连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结束。要求施工人员的技术符合标准,现场管理者对工程进行全面的管理,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工期。
        2 研究意义
        (1)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施工项目由于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施工程序较为复杂,各个环节施工内容也不同,在人为原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施工事故的概率也会增加。一旦发生施工事故不仅会影响工程本身,严重时还会影响施工进度,从而影响企业的收益和声誉。而加强现场施工控制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了解施工中隐藏的问题,这样就能将安全事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比率。(2)提升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在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施工环节较多,而各个环节都需要具体的施工物质资源才能继续,所以为确保施工项目顺利,加强对可利用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尽可能发挥资源的实用价值,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而通过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资源的具体情况,从而根据现有情况进行分配,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化安排,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加强现场施工控制,工程师能对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把控,从而能有效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作用,提高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3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3.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比较庞大,施工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软土地基是项目施工的关键环节,要对此进行全面管理。在基础施工之前,就对软土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行综合性分析,比如结合土的类型和质地对此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提高地基的施工效果。一般情况下会采取强夯法和置换法等对此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3.2 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是十分重要的材料,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钢筋连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做好钢筋接头的全面焊接,在此过程中需要选用电弧焊进行处理。此外,施工人员还可以采用电渣压力焊和气压焊的方式对此进行处理。对于钢筋的焊接部位,可以选择气压焊,进而确保钢筋连接的效果。在钢筋绑扎施工以前,需要对表层的锈迹进行清除,降低钢筋发生腐蚀的风险。在绑扎过程中需要用符合规定的铁丝进行绑扎,施工人员要对外力的冲击进行充分关注,进而提升建筑结构的坚固程度。
        3.3 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现代化建筑中,混凝土是大多数建筑单位所选择的建筑材料,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在混凝土运用中,混凝土搅拌技术和施工质量会影响到项目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影响现场施工的管理水平。

因此,建筑单位及施工人员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混凝配比以及浇筑控制,严格按照测试报告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调试,通过合理对混凝土进行相关的控制,以确保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符合预期的标准,并保证施工计划是按预期计划来进行的。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分析相关设计的抗震程度,根据设计要求的抗震等级,对建筑物进行相应的施工,以确保混凝土结构能够顺利进行。其次,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准确计算和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如果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添加其他材料,应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注意操作。并保持整洁的记录,检查搅拌过程中的凝结情况。施工人员应确保搅拌机的速度,使搅拌速度符合工程建筑要求,合理的控制混凝土施工,可以提高基本结构的质量,并确保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4.1 完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
        要想保障项目顺利进行,提高施工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对现场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管理。很多施工单位为了提升此方面的能力,实施了现场施工管理制度。该制度通常是根据试工的具体要求、企业实际情况、现场管理等因素制定,同时出台了各项保障措施,能够保证制度在实践中得以落实。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明确了现场管理人员的具体责任,实现了权责统一,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追究工作人员的责任,有利于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4.2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在房屋项目的准备工作中,有必要根据项目的特定需求智能地选择材料。成本控制人员已根据材料准备了适当的预算计划,买方需要进行市场研究,并根据预算计划进行获利选择。监理人员应对此过程进行适当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材料质量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并进行良好的资格分析,材料生产企业应核实材料资格证书。根据物料特性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当物料到达现场时,需要进行质量控制。通常,进行抽查。经过三次重新检查,所有合适的材料都可以到达现场,劣质材料将被挡在现场之外,以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在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应根据每个过程的物料使用混合的物料。同时,还必须做好材料的储存工作,避免人为因素,天气因素,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保证材料的质量。因此,一些特殊的材料可以存放在车间中,某些堆积在工作现场的材料必须用相关设备保护,以避免日光对材料质量的影响。
        4.3 提高人员专业水平
        要想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就必须要重视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施工技术的培训,通过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操作流程与操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要想做好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必须要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首先,施工企业应利用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等方式,加强对现场管理人员的招聘,在招聘过程中,不但要考察其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重视对实践操作水平的考验,同时还应重视思想道德的考核,只有各方面都满足要求后,才能正式聘用。其次,对于招聘的人员,要进行培训工作,通过岗位培训,传授其更多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其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便于开展后期工作。培训结束后,还应对其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才能够上岗工作,反之,则要继续加强培训,确保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达到规范。
        5 结束语
        由于当今社会的深入发展,建筑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只有科学的施工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施工项目的质量。总的来说,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都要高度重视。只有做到这两个方面,才能从源头抓起,切实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这样,建筑企业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广阔,建筑业的竞争力才能得到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得到进一步的促进。
        参考文献:
        [1] 邢红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J].建材与装饰,2019(36):209-210.
        [2] 赵卫国.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J].建材与装饰,2019(36):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