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和措施研究 张伟东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张伟东
[导读] 摘要:随着采矿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技术因素,采矿工程单位要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方案的合理设计,确保施工人员可以严格按照标准来施工,进而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为采矿工程施工人员提供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这样有利于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增长。
        身份证号码:23030419670210XXXX  黑龙江省鸡西市  158150
        摘要:随着采矿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技术因素,采矿工程单位要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方案的合理设计,确保施工人员可以严格按照标准来施工,进而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为采矿工程施工人员提供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这样有利于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增长。
        关键词:采矿工程;施工;不安全技术因素;措施
        引言
        我国所采用的采矿工程,在施工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技术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会使采矿质量降低,也很容易发生一系列安全事故,而且目前我国采矿工程的施工技术标准不规范,而且操作问题也存在着一定的,这样就会对采矿工程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损失因此,应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对不安全的技术因素作出处理。
        1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
        1.1技术和设备方面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长效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就,采矿技术与设备也有进一步完善,但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而言,仍旧存在不小差距,无法保障我国快速发展的需求。再加之部分企业对于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方面不够重视,在专业培训、先进设备的采购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已有设备相对落后且大多损坏老化,不仅大大降低了采矿工程施工的效率,同时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这都使得采矿行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影响。
        1.2人为操作存在不安全因素
        在采矿工程施工中,作业人员所面对的突发状况非常之多,而由于人为操作出现的失误现象也在所难免。这些失误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因施工人员自身专业知识不足出现错误判断,或是施工人员自身精神状态问题和身体素质问题导致出现机械性操作失误,亦或是因施工设计管理者的疏忽导致采矿施工场地设计不合理而出现不安全的因素。以上的种种不安全因素都是间接或直接因人工操作的失误而产生,而它们都是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规避或降低的[1]。
        1.3采矿环境复杂多变
        一是采矿方式复杂。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各个地区的水文条件、地质特性和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因而采矿的方式多样。比如在采有色金属时也可分为矿井和露天井。因此,在采掘过程中需要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采矿方法。二是,井下作业工艺复杂。因井下作业要面对如坍塌、地下水涌动、热害、冲击地压等不确定因素的威胁,因而井下采矿作业的工艺非常复杂。所以,在井下采矿施工时,一定要做好通风排水、供电运输等工作,回采和掘进工作也马虎不得。再加上在同一个矿井中,不同地段的地质构造和地质条件都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由此给井下采矿作业的工作增加增强了难度,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性的采矿工艺进行作业,以保证作业安全。
        2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应对措施
        2.1完善配套技术
        首先,需要应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开采—巷道掘进—锚杆支护一体化施工与管理,缩短采矿工程开采时间。其次,在采矿工程巷道掘进施工前做好勘察工作,了解地形地貌、围岩种类、围岩物理及化学特性,如果施工环境复杂,难度较大,则可以采用锚杆支护技术,并合理确定锚杆参数,主要包括锚杆的材质、屈服力、抗拉强度、延伸率、屈服荷载、抗拉荷载、规格等,以保证所选锚杆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最后,需要在锚杆支护施工过程中安装专业的除尘系统,防止粉尘造成职业危害[2]。
        2.22.1及时更新设备
        为推进我国采矿行业进一步发展,有关企业有必要获得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政府部门可以为企业提供引入先进设备的条件和外派人员去其他发达国家学习的机会,引入更为先进的采矿技术,促使我国采矿设备与技术获得提升发展,推进我国采矿行业更好发展。此外,采矿企业也应该对采矿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重视,设置对应的技术设备检测和维护部门,对矿井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同时及时更换有严重破损的设备,以此有效提高采矿作业效率。与此同时,采矿企业自身也应加大对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从而确保企业可以长远发展。
        2.3强化施工安全检查
        首先,在施工前,对工程设计方案、施工物料、设备等进行详细检查,做到认真细致,按照标准逐条进行落实,发现不达标的情况要拒绝流入施工现场,从源头上控制施工安全性。其次,在采矿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对施工现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对重点施工环节以及存在安全问题较多部位的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和监督,以强化风险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要制定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严格制止并惩处违反安全施工规则的管理与施工人员,并给予安全目标执行质效佳的人员一定的物质奖励,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后,详细做好检查记录,发现安全风险后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完善的安全监理体系,同时采取精细化管理手段,全面落实安全检查[3]。
        2.4建立地面沉降塌陷灾害预警
        矿产企业虽然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从中获取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之前很长一段周期内落后开采技术的应用,引发矿井地面下沉问题下,不但构成了开采人员生命威胁,而且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基于此,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充分调整存在弊端的开采技术,综合现代化遥感等探测手段,对整个地层结构实施动态化监管,及时掌握地层的运动过程,如果监测过程中发现坍塌隐患,企业必须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制定合理化应对方案。
        2.5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
        首先,应当实行施工安全责任制,明确项目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的职责划分,对于已发生的安全施工事故,要进行深入调查,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其次,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安全员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综合考核其专业能力、职业态度等,对于考核成绩较高的安全员,提供晋升机会,将安全员的工作可视化,使其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对于考核成绩欠佳的安全员,可以采取“重新考核——末位淘汰”的方式,如果再次考核结果仍不理想,则需对其进行淘汰惩罚。
        2.6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为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需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将采矿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转化为培训资源,并结合实际案例提高施工人员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要制定完善的风险预案,向施工人员揭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集中环节、教授其风险应对措施等,以提升施工人员应对安全风险、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除此之外,要将安全施工目标细化并分流到各个施工环节、施工岗位及施工人员,在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将施工安全与施工人员的薪酬等挂钩,倒逼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防范安全风险[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各领域对矿产资源需求及消耗量的逐渐增加,采矿工程数量规模也有所扩大。当前采矿工程中常用的现代采矿技术主要为露天开采技术、地下开采技术以及现代矿山自动化开采技术。在采矿工程生产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施工安全的管理,致力于为施工人员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同时要不断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与体系,从源头控制施工风险,扩大采矿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文伟.采矿工程施工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和对策解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03).
        [2]单旭东.采矿工程施工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和对策解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28).
        [3]杨洪海.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9(12).
        [4]银德生.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9,638(12):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