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勤保障部队第四储备资产管理局青岛管理站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建设工程施工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已成为当前行业研究的重点。针对建设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即管理不到位或施工技术水平优化不够。在分析了相应原因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要认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项目管理在促进项目实现管理目标中的作用。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做好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的管理,使项目效益最大化,进一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施工项目管理与控制及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与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几个问题与施工质量控制
1.工程监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建设工程承包管理中存在着质量监督不力的现象。在大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严重的分包安全问题,而且还存在着因分包而发生的各种间接安全事故,往往导致责任关系不清等各种安全问题,同时分包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千方百计选择偷工减料等分包方式,这对建设工程的生产质量和结构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工程设计监理人员是各类建设工程设计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实践者,然而由于工程监理从业人员受到各方面的不良影响,在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各个环节中,往往存在着质量监理不严等现象。此外,由于政府对监理人员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导致部分监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存有得过且过的心态,不能正确履行监管义务。
2.员工素质
建设项目的高效完成,离不开切实有效的管理和高质量的施工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整个工程的完成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施工人员,这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在施工一线的最终质量。如果在项目招聘之初不考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那么在项目管理的后期,整个管理体系就可能陷入混乱。更为严重的是,管理人员由于综合素质较低,可能存在寻租行为,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这不仅不能保证整个工程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但也可能最终不利于整个建设单位的长远发展。
3.建筑项目技术质量缺陷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建筑工程科技进步的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技术和材料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而很多建筑厂家都会配备一些先进的零部件,第一次在施工现场做好工作,这就带动了我们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我国,现代建筑工程专业和内容多种多样,但对不同的专业和内容,如技术、空间部位、施工顺序等,都有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因此,建筑企业的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可能受到多家施工单位交叉作业的影响,会导致一些施工环节得不到综合考虑,从而造成建筑质量问题。
4.缺乏质量监督体系
在我国整个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如何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安全、科学、合理的工程监测和监督管理,不仅可以对整个建设项目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有效地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但在现阶段,由于大型建设项目的实际施工管理过程和各种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完全规范和完善,在大型建设项目的实际施工中,在一些大型建设项目的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监督权责不清的情况,导致没有人专门负责质量监督的尴尬局面,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的建设管理过程中,质量监督更多的变成了形式主义,没有真正起到监督制约的作用。
二、施工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军工程项目质量,必须重视项目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目标,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必要时建立专业质量管理部门,明确权责,最大限度消除施工中的质量隐患,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交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简要提出以下改进对策,仅供参考:
1.强化质量管控力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增强质量管理意识,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共同参与质量控制工作。首先为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必须结合建设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和质量通病,提前采取措施,加强对这些易发生质量风险的部位的管理。如施工中出现的混凝土开裂、外墙渗水、屋面渗漏等常见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施工中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造成。其次以施工现场管理为抓手,提高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优化施工工艺。严格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可有效把控施工进度,减少材料二次搬运,提高机械利用率,减少材料库存损失,避免安全事故。
2.改进施工工艺,落实技术管理制度
在施工进度管理方面,要根据建设项目的施工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保证施工资源的高利用率和人员的科学合理配置。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素质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注重资源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全面推行技术审查制度,不定期检查各机构工作情况。如发现不合格,应立即纠正。施工复核的主要内容有:轴线定位、配合比、尺寸、标高、预留洞、预埋件规格、材质等,不仅要按标准规范进行检查,还要做好记录,确保工作的系统化。
3.完善质量管理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必须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案,在施工中按计划细化控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目标满足施工要求。在建立质量管理机制时,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部门,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在施工中,按划分的施工区域进行管理,权责明确,完善奖惩机制,对质量控制符合要求的员工给予适当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质量控制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效果。
4.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
在住宅建设项目建设中,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直接决定着管理工作的效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也决定着项目能否顺利实现管理目标。因此,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项目管理队伍,就要认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胜任管理工作,从而做好协调管理工作,保证保障房建设工程质量;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工程的实体是由施工人员制作的,他们的施工水平也决定着工程的质量。要改进质量管理方法,避免一些施工人员盲目计划进度、忽视质量,使用有责任心、有质量意识的施工队伍,加强对其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5.构建完善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施,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增强后续管理的流畅性和协调性,避免管理人员层面的职责混淆。结合对该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施工优化的核心是确保更好地界定相应的管理责任制,要求每个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职责,从而在具体建设项目的建设中表现出较强的执行力,这样势必更好地提高最终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消除管理人员的管理缺位或冲突。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和隐患,部分建设项目整体施工管理不规范,制度落实不彻底,距离施工质量全过程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只有坚持以关键部分、关键环节为抓手,做好工程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全流程质量管理工作,才能切实提高工程质量,交出高水平答卷。
参考文献:
[1]朱天华.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农经,2017(24):153.
[2]邵丽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重要性及控制要点[J].居舍,2017(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