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1期   作者:陈琳
[导读]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以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为目的,以提供稳定适宜的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在冷链中贮藏和配送时间、温度和保证产品品质方面,比常温物流系统的作业要求更严格、更复杂。
        摘要:近年来食品的卫生安全以及营养日趋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生鲜农产品的产量、流通量和消耗量更是巨大。目前,肉类食品、水产品、果蔬、乳制品等在非冷藏条件下运输和存储的现象十分普遍,存在了食品的营养缺失、质量腐败,食品安全得不到充分的保障问题。应采取物联网技术结合冷藏物流设备对生鲜农产品进行储存和配送的措施以保证食品在恰当冷藏环境下保持新鲜。
        关键词:物联网;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
       
        
引言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以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为目的,以提供稳定适宜的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在冷链中贮藏和配送时间、温度和保证产品品质方面,比常温物流系统的作业要求更严格、更复杂。
        一、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者对冷链相关产品的需求量以及品种变得多样。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蔬菜达3亿吨,水产品达到4400万吨,生鲜类食品的年消费量约2.4亿吨,还在以4%的增长率逐年上升。
         
 
        图1  冷链物流流程构成
        
由于供应链的上下游缺乏整合和规划,我国较普遍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式是生鲜农产品生产企业自行配置设施设备完成配送任务,运营成本高;第三方冷链配送的企业则各自为阵,基础设施建设重复,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冷链配送需求较少的地区则基础设施缺失,无法保证配送流程的连贯性,生鲜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现有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存在配送流程冗杂、中间环节多的现象,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无益于绿色物流的发展,导致冷链流通率低下,参见表 1。
        
表1 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统计  单位:%
产品 2018年 2019年 2020年6月
果蔬产品 4.1 5 6.6
肉类产品 13.2 15 17.2
水产品 21.2 23 25.2
 
资料来源:《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20)》,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环境与趋势分析
        二、生鲜农产品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物流整体效率不高
        近年来,生鲜农产品物流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部分企业的物流仍存在着技术装备水平低的问题,即物流业发展滞后,仓库设施陈旧、缺乏大型冷库等仓储设施,生鲜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滞后,在流通中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不畅,物流运输效率不高,因此一些新产品在物流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成本的增加。
        
表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情况       单位:万吨
时间 果蔬产品 肉类产品 水产品
 产量 冷链物流需求量 产量 冷链物流需求量 产量 冷链物流需求量
2018年 82219.3 3371 7500 990 5115 1084.4
2019年 86500.8 4325 7925 1188.8 5603 1242
2020年6月 45615.7 3011 4162.5 717.6 2825 710.8
 
资料来源:《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20)》,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环境与趋势分析
        
表3 主要农产品生产速度指标
指标 速度指标(%)
 指数
年份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水果 356.5 188.1 165.2 111.2 145.2 189.2
肉类 138.9 112.3 125.3 102.3 145.6 178.5
猪肉 123.2 102.3 114.3 101.5 165.1 175.6
水产品 165.2 132.5 148.3 120.3 168.6 198.2
 
资料来源:中国农产品统计年鉴,2020
        (二)生鲜农产品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
        生鲜农产品物流知识包括广泛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特征,客观上要求:具有广泛而扎实的农产品物流专业知识技能。全省物流业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很少有人受过专业培训,对农产品物流了解不深,从业人员素质一般,这使得他们在物流在运作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经验做事和作出判断,很难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很多高校对物流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门的物流培训课程,没有给予一个合理的待遇,使得物流人才大量流失,很多毕业生转而去外省就业,比如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最终导致农产品物流业的人才十分的匮乏。
        (三)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不完整,“断链”情况严重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与整个物流业相似,它所涉及的部门偏多,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所以凭借单一部门的力量无法控制整个过程。在配送运作过程中,如何保证从生鲜农产品生产到消费的对接以及电子商务与物流运送的结合对于我国农产品也是一大考验。
        三、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加强我国的客运专线建设,为实现客户分线运输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提升道路的货运能力,提升货运效率。减少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在低温状态下得以保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将这一目标进行细化,首先要能够根据不同生鲜农产品的需要建设温        度可以进行调控的不同规模的冷库;第二要建立分级、加工一系列完成的多功能物流配送中心;最后,要提升科研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发展新型的冷链运输工具,提升冷藏物流配送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顺应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潮流,大力推行网上支付的电子结算方式,加强电子支付。
        (二)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企业的发展动力之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质。
        1.引进专业化、多样化的人才。冷链物流在中国起步晚,对生鲜农产品关注的专业人才更是甚少。在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引进全方位的人才,公司可以提供良好的平台供其发展,致力于打造年轻活力而且执行力强的团队。
        2.优化人才培育和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提升是为企业的重要课题,一方面挖掘普通员工的潜力,着重培养优秀的精英团队;另一方面,为员工提供多种晋升途径,激励员工学习新鲜事物的兴趣,适应公司现在乃至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优化冷链网络结构
        优化生鲜冷链业务流程,以达到降低优化产业结构,从而降低总成本的目的。在配送的流通过程中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精益产业链。从我国目前的物流模式看,减少中间环节少可以有效降低冷链设备和搬运运输地损耗。要尽量做到“产销直挂”,利用电子商务的快捷响应,以及高新技术的统筹规划,不经过中间环节,就可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大量供应。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结合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有号召力的网络交易品牌提供的平台,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信息系统(MIS)、搜索引擎等先进技术,最大程度地提高物流效率,建立有效的信息化平台,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以物流中心(冷库)为核心,结合多式联运、城市配送运输以及现有资源,形成高效的冷链物流运作体系。
        总结
        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正确面对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趋利避害,制定措施,明确问题并积极寻求对策,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袁文豪.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以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8年19期.
        [2] 刘杨.电子商务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年05期.
        [3] 王斌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及发展现状分析[J];农家参谋;2018年07期.
        [4] 陈皓琪.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8年18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