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32
摘要:一个企业若想在行内立足,保障工程质量是根本出发点,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程管理体系是非常关键的突破口。企业需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客观审视传统管理模式,加大创新力度。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工程管理领域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促进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重要性;不足;应用与发展策略
前言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各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激励,尤其是发展迅速的建筑行业。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建筑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用创新和科技的力量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1.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为创造更高的工程效益,防患工程事故,就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这也是避免施工进度受阻、提升施工效率的有效手段。在着手工程建设之前,负责工程管理的单位、员工就应该做好工程信息调查,了解施工现场所在地区的自然、社会条件以及特定工程的施工要求、技术需求,设计出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案;后期施工环节,管理人员则要按照方案要求,对相关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妥善践行。
1.2有利于保证施工现场秩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工程建设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绿色工程、现代化安全优质项目建设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施工单位必须创新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控制等工作,对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理念保持足够的重视,不断提升施工管理效率与质量,确保施工现场始终处于安全有序的状态。
1.3有利于提升工程的现代化程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越来越现代化,质量控制与管理手段同时得到了创新发展。在此背景下,施工单位要通过及时了解和把握施工管理领域新成果,对它们进行科学利用,推动施工现场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使建筑工程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2.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不足
2.1建筑工程管理观念的落后
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管理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而建筑工程管理观念则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率。但是,现在很多建筑企业都体现出重视技术要求、忽视工程管理的思想模式的问题,认为投资建筑工程管理是一种浪费,这导致很多建筑工程的管理职责由一些不专业的、对管理理论不了解的人员担任,这是建筑施工现场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延误建筑施工进程、降低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的直接原因。
2.2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方式落后
现代社会,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质量控制领域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与使用力度,对管理、控制模式进行创新,是建设单位必然做出的选择。但结合实际看,现在许多企业单位施工管理模式落后,不能利用大数据手段等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与现场监测,无法借助智能化手段对工程质量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施工现场事故处理措施也不够完善,因此对于影响工程施工的各类环境要素——包括水文地质条件、地基稳定性等的控制不到位,就会造成风险因子被忽视的可能性。
2.3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现在国内许多建筑工程都会分包给不同的施工队伍,这些施工队伍通常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人构成,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并且,许多参与施工管理的员工也未能得到专门的理论教育与技术培训,因此对问题的警觉、处理可能不够及时有效,也无法借助先进技术迅速排查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这些都增加了质量事故的爆发率。另外,多数工程现场管理人员还可能存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在工作中接受施工队伍的非法贿赂,对施工中的不规范行为视而不见,这将直接导致质量控制与管理队伍形同虚设。
3.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
3.1更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在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建筑企业需要结合创新理念,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使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根除,进而提高管理水平。例如,在工程建设中运用先进的施工管理模式,应该以高效、优质、环保、节材、节能为准则,利用先进的新型材料,在节能、节材方面实现较高的水平,以此降低施工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应该覆盖工程的前期设计与规划、后期的施工作业、建成后交付使用及长期维护的整个工程生命周期,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同样离不开这种理念的运用。
3.2优化施工管理方案
由于许多建筑工程建设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带,施工环境恶劣,甚至有工程地处高山峡谷区,还需要处理垮塌点和隐患点等问题,因此要在此情况下完成施工作业任务,就要求施工单位因地制宜选择施工技术方案以及现场管理模式。单位要提前安排专家组,收集不同时期的卫星地图和区域地质图,根据现场的地形地貌和施工揭露的地质情况,对工程项目情况与施工需求进行分析,选定更为适宜的施工方案与管理计划,提前防患相关的风险。
3.3采用科学的施工管理技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可以借助智能化管理平台的优势。施工单位可以建立健全科学的信息化现场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系统流程定制,规范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三个层面的职责,实现施工单位对业主、施工人员、材料与技术管理人员等的集中调控和共享;物联网应用技术针对公路工程全生命同期管理,结合建筑行业管控重点难点,利用“云、大、物、智、移”等信息技术,可以聚焦工地现场人、机、料、法、环,改造施工现场业务,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合同履约能力和价值创造。
.png)
图1 项目质量工序检查实测实量管理系统
3.4培养专业的施工管理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根本保证。在建设优质建筑工程的征程上,建筑企业要将把专业施工管理队伍建设作为“先手棋”,着力打造素质过硬、本领高强、专业精深的业务团队,加快培育一批企业家队伍、项目经理队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操作人才,继续开展好工程管理培训,积极推进环保工程、现代化工程管理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做到培训专题化、持续化、日常化,为实现工程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创新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更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优化施工管理方案,采用科学的施工管理技术,培养专业的施工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房浩,刘闯.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6):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