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82519870930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民众对生活与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也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严重性,稳步推进环境保护立法和司法工作。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作为“三同时”管理制度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环节,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自主验收的实施,实际验收暴露出很多问题。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评竣工验收;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环保验收工作形势和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污染源管理改革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及时总结环保验收工作的成效,梳理环保验收在各地的管理现状,并通过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探索下一步污染源管理努力的方向。
1建设项目环评竣工验收概述
1.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我国的发展战略之一,所以建设工程项目环境评价竣工验收首先必须遵守法制性要求。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则无法通过审批、规划或者贷款等程序。其次,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环境评价需要进行分类管理,建设工程要制定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等文件,交由相应政府部门审批。最后,坚持资格认证制。环境评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所以参与评价的单位和个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资格和评价能力。
1.2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标准
部分项目建设周期比较长,评估阶段的环境标准已被修订或废止,因此实施的标准需要采用修订的标准或新标准。验收过程要遵守修订的标准或者新标准,如果不能和新标准相适应,就不能通过验收,并且需要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整改完成后,如果可以通过修订的标准或新标准,就能进行再次验收。
2建设项目环评竣工验收中存在的问题
2.1不能满足验收监测的条件
验收监测和调查工作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程,在监测机构的技术执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对各类环境污染因子和环境状况的监测,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监测标准和要求严格落实,然后生态环境部门根据监测和调查的结果编写竣工验收调查报告。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验收监测条件不全、拖延验收周期等情况,从而导致环保竣工验收出现滞后的问题,阻碍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工况经常会对验收监测工作产生影响。再加上企业不配合、不重视,最终导致一些项目的验收监测周期延长,无法确保验收监测的有效推进。
2.2各部门间缺乏密切沟通和配合
在建设项目环保验收过程中,一些建设部门不能自主展开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无法与生态环境部门形成有效沟通和协调,这就导致企业直接避开环保部门,在尚未开展环评审批工作的条件下,擅自开工建设。而对于已建成的项目,也只是做好“表面功夫”,象征性地补办环评手续,因而无法保证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的效果。除此之外,建设部门和设计单位不能形成有效的沟通,从而导致后期建设中出现设计和实际不符的情况,阻碍了后续的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工作。
2.3跟踪监管力度不足
现阶段,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检查人员非常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项目完成后对建设单位的跟踪监管明显不到位,加之建设单位非常主观,过于关注自身利益,“自动”规避环保部门的监督,虽然在后续验收中可以通过相应的环保验收,但环境违法问题依然存在。例如:建设单位不能准确按照环评的要求完成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实施不合理、不规范,污水超标排放等,以上这些都属于环境违法行为,将会给建设项目乃至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2.4缺乏环保意识
近年来,环境问题屡屡成为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因,主要原因是项目建设单位没有履行好环保主体责任,缺乏最基本的环保常识。具体来说,在环评验收中,部分企业根本不知道项目竣工后要进行环保验收,使得项目开工建设后环评文件成为一纸空文;大都针对污染较重的环保项目进行环评竣工验收,但是对于一些污染较轻的项目或非环保项目就不进行验收,这种观念现在十分流行。
3建设项目环评竣工验收的改进措施
3.1健全验收监测的法律法规
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环评验收监测的有效进行,受到法律监管,我国需要针对建设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进行立法,这不仅涉及建设工程存在的严重污染,还需要对轻微污染和非污染环保问题进行监管。未来,相关部门要针对目前建设项目环评竣工验收存在的漏洞进行补全,用更加规范的举措来保障建设项目环评竣工验收的实效性。当然,为了达到更好的环评竣工验收效果,建设单位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按照相关规范来完成建设项目,摒弃不良施工行为,使得建设项目更加环保,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强化验收监测工作,提升验收工作效率
验收监测工作是一项具有政策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国家和建设单位都需将其重视起来。国家层面上,应对验收监测的指导性文件进行深入剖析,及时调整、及时修订,强化生态环境部门的执法监督地位。同时建设单位要在环保自主验收过程中,应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多方收集信息,对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施工、生产等各个阶段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适当拓展验收监测的领域,突破监测盲区,为验收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提供保障。
3.3加大评价力度
建设项目环评竣工验收是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建设单位投入环保资金,按照相应需求来配置环保设施。为了加大评价力度,首先需要确保评价过程采用的资料连贯准确,确保评价结果精度可靠。区域环境评价实施后,要将确切结果应用到工程单项评价中,有效减少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调查量,加快工程进度。在审查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要尽量做好客观公正,确保结果可靠。一般来说,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证明技术工艺和材料设备对环境的友好性。建设项目环评竣工验收需要有较高水平的技术团队与环境专家,充分准备并提交环境保护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使得专家充分表达自己对项目的看法。
3.4加强公众参与
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环评竣工验收的客观性,建设单位需要接受民众监督,积极采纳民众意见。为了确保民众更好地参与环评竣工验收,使其发挥监督和参与作用,建设单位要及时发布信息,保证调查对象的代表性,科学设置调查内容。建设单位要避免调查偏离方向,尽量保证调查结果客观公正,提高公众参与力度。另外,为了确保公众能够获得信息,建设单位需要采用多种媒介进行信息推送,如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尽量贴近人们的生活。
结束语
建设项目环评竣工验收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环保性,建设单位需要重视环评竣工验收,并在制度、技术等方面进行优化,与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完成环评竣工验收,主动接受民众监督,最终达到良好的验收效果,使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陆芳华.建设项目环评竣工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9,31(9):254.
[2]徐福海.建设项目环评竣工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8,30(7):234.
[3]王宇峰.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8,16(9):133.
[4]李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2):155.
[5]朱燕云.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