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人们当前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出行的要求和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对于地铁客运的安全问题关注度是比较高的,因此在当前地铁运输安全发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科学合理地开展地铁客运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对一些安全隐患进行提前性的预测和检查,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得地铁客运安全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规避,为人们出行保驾护航。
关键词:地铁客运;安全风险管理;地铁运输
开展地铁客运安全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地铁运输安全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当前地铁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地铁运输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安全风险,不仅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对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地铁客运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对安全风险的后果和发生的几率进行提前性的预测以及判断,维护广大旅客的利益。
一、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安全风险的控制
在地铁客运运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突发情况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为了有效地减少这些安全风险所带来的恶劣后果,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比如地铁公司制定了客运系统的安全风险控制表,从风险的源头和防控措施入手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不仅可以为工作人员后续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还有助于提升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在车站进出口也设置了相对来说较为安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对旅客所产生的拥堵和踩踏问题进行提前性的预测,并且合理地制定了乘客出行的组织方案,并且在一些重要的部位也有专门的人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和组织作用。与此同时在客运站中加强了安全宣传和疏导工作,组织旅客正确而有序的上下车,对于一些重点的旅客来说进行了有效的帮扶,并且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也对站台进行有效的清理,对很有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和检查,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乘客的出行安全,有助于提升安全风险控制的水平。
(二)安全监管的考核
为了使每个工作人员能够更加一丝不苟和认真地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及时的发现在地铁客运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一些客运站制定安全监管考核体系,并且成立了考评小组,全面的负责安全考评工作,这部分小组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定期对车站的运行情况和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排查,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日常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进行了安全的考评,对于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金的奖励,假如出现一些纰漏的话,那么要按照规定扣除相关的费用。通过这种完善的奖惩制度,不仅可以让地铁客运站的工作人员从思想上加强对安全隐患的重视程度,还可以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积极的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排查,从而在地铁客运车站内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提升地铁客运安全风险管理的途径
2.1合理调整车站布局,完善硬件设备设施
通常情况下,每个大客流车站在布局方面都有针对性设置,通道、站厅、站台的客流容量要关关把控,设置客流临界点、限制进出客流,视情况改变通道及客流走向,安排工作人员在关键部位疏导。若制定了防控措施,风险仍然存在且对地铁运营影响较大,应根据现场情况立项改造变更布局。车站都设有楼梯、自动扶梯、闸机,在客流控制的情况下,需要在扶梯口、楼梯口、闸机前进行引导工作,要合理改善自动扶梯的运行方向,调整闸机状态,有效疏散车站内大量乘客。此外,目前地铁已设置安检机,对搭乘地铁的乘客均需进行安检,可重新优化安检机摆设,结合安检行为缓解客流压力。
2.2实时监控客流变化,做好客运应急措施
在地铁车站客流管理中,可以科学的运用视频技术,利用车站内部监控系统和客流数据采集系统,对多个时段的地铁客流通过量进行分析和计算,准确地识别车站乘客停滞时间和人流速度。根据数据采集情况制作出相应的客流组织方案,提高站内客流组织和控制质量,防止乘客之间出现膨胀或者干扰的情况,加大乘客的有序通过率。同时,制定上下班高峰、大型活动、节假日等车站大客流预案及车站出现恐慌、踩踏预案,组织车站全体员工(含驻站维修人员、保洁)培训,并定期/节假日前夕开展实地演练,检验各岗位联动响应的处置能力,做好大客流前的各项准备(设置客流控制栏杆、增援人员安排等),此外,在运营过程中,列车运能是影响车站乘客疏散能力的核心要素,比如,地铁列车的载客量、行车间隔,对于那些可以预见的大客流来说,需要结合列车运行的实际情况,编制可行的列车运行图,在适当缩短行车间隔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列车运能。
2.3强化客运设备维护保养,全面保障设备运营质量
确保良好稳定的设备运行状况才能为大客流输运提供有力保障,在客运量激增情况下,各类设备面临长时间超负荷运作,而车站进行大客流输运时一旦发生车辆,信号等设备故障,运能必将急剧下降,导致车站客流无法正常输运,造成大量乘客滞留车站,进一步增加发生乘客伤亡的事故风险。因此,设备部门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设备检修规程,狠抓设备检修质量,加密检修频率,确保在最大限度地提供列车运能的基础上有力保障各设备运行质量。此外,应加强对现场作业指导,有必要在关键部位安排技术骨干、支援备班人员以便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响应。
2.4 预测地铁车站客流,制定应急措施
地铁站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区域划片将车站分为几个重点模块对客流进行疏导,每个区域关口设置有分流引导岗,各岗之间动态传递信息相互联系,车站管理人员通过现场观察和视频监控各区域内乘客数量的变化,及时指挥关键岗位采取相应的限流、引导措施,调整客流量,确保各区域内流量保持均衡,达到车站整体系统的客流平衡状态。地铁车站客运组织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精准全面、客观有效地预测地铁车站客流,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地铁车站客流管理应急措施,为人民群众的快速出行提供必要保障。对此,地铁车站客运组织人员要树立全局观念,将不同时间段客流量存在的差异加以整合并进行系统分析,特别是在五一、十一等大型节假日时更是需要对城市人口数量、旅游人口数量做出对比分析和归纳研究,将所得出的数据列为预测地铁车站客流情况的重要依据,同时结合当前地铁车站的现实情况出台一系列的应急措施,确保地铁车站客运组织控制工作有序落实在实处,强化地铁的整体运行效果,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提供有效保障。如果情况紧急,车站可以通过清客、隔离、疏散等方式进行客流的组织,隔离主要指的是如果乘客在车站内发生突发事故或者打架等难以控制局面的时候可以将打架的区域隔离起来,对附近的乘客进行疏散,防止出现对其他乘客产生危害等情况,对事发现场进行保护,其次是客流较大的时候出现交叉干扰的情况,在自动售货机、扶梯、闸机等部位可以设置一此隔离带、伸缩铁栅栏等对人群进行隔离,保证客流的顺畅。
结束语:
加强地铁客运安全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地铁运输安全发展的质量,所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意识,从细节性和层次性的角度,对地铁客运中所存在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及判断,并且提出有效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最大程度的保证旅客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志科.安全风险管理在地铁客运系统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
[2]白元.地铁客运站疏散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全,2019(4):18-20.
[3]杨其鸣.大型地铁客运站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及分析的研究[M].北京交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