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博物馆红色文化教育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周鹏
[导读] 摘要:红色文化富含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思想财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建设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载体。
        漯河市许慎文化园保护中心  河南漯河  462000
        摘要:红色文化富含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思想财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建设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载体。博物馆红色文化教育具有独特的时代性和时效性,进入新时代,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将在此领域继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宣传教育角色。文章通过探讨新时代下博物馆社教工作,就如何做好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弘扬传播和遗产保护与利用等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红色文化;博物馆;传播教育;保护利用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肩负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教育职责,而对革命博物馆而言,红色文化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物是博物馆的核心资源,博物馆各类功能的实现均以文物为载体,其中文物展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文物展览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就成为强化博物馆教育功能、充分凸显博物馆社会价值的必然要求。
        1新时代下博物馆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
        1.1丰富文物展览内涵
        文物作为历史的载体和见证,蕴藏着深厚的教育价值,而文物展览则是实现文物价值的主要手段。传统的文物展览多注重文物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事实上,对革命博物馆而言,文物更有红色文化教育价值,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随着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认识到了革命文物的红色文化教育价值,并在文物展陈、背景介绍、文物讲解中融入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红色文化教育的融入使文物展览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凸显了文物的德育功能,在塑造社会风气、引导正确价值观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精神文化需求层面的矛盾更为显著。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文化建设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本身就肩负着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使命。在博物馆文物展览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进一步凸显了博物馆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深化了博物馆的精神文化功能,不仅有助于端正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对博物馆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能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3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文化,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已经深深地熔铸到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财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改革开放以来,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大为下降,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对红色文化感兴趣、熟悉红色文化的人数不断减少,红色文化出现了传承危机。对此,博物馆文物展览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承方式,通过让文物“说话”的方式,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强化红色文化的传承效果。
        2新时代下博物馆红色文化教育的对策
        2.1开展丰富多彩的展览教育活动
        博物馆在丰富陈展和活动形式上应积极创新展示教育手段,围绕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活动,如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节日,充分结合各节日的特点和主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开展有庄严感和教育意义的庆祝纪念仪式,举办专题展览和专题讲座,举办仪式缅怀革命英烈和遇难同胞,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和纪念抗战胜利,开展讲英烈故事、唱红色歌曲等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博物馆社教人员还要依托网络平台,借助数字化功能,推出云展厅、云课堂、云直播等多项网络新兴参观方法和手段,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真正提升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实际效果。


        2.2加强红色文化传播人才的队伍建设
        博物馆宣传教育项目的策划和执行,需要专职宣教人员来最终实现,这就要求宣教人员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平、出色的专业素质、精干的业务技术等。因此,加强自身历史文化研究性学习和文化素质培养对广大博物馆宣教人员至关重要。博物馆珍藏的革命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故事,如何真实、正确、精准地讲述那段气势磅礴的革命历史,我们不但要对文物陈列展览讲解词字斟句酌、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而且还要请历史学家勘察论证。社教人员是传播和开发红色文化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素质决定了博物馆工作的质量。
        社教工作者要坚持以党史文献为参考,以红色文物为依据,以红色史实为基础,全面系统地掌握红色文化,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并结合新时代创新实践方法,遵循弘扬与传承红色文化思想的教育方针,来指导博物馆开展社教工作。社教工作者要通过搜集、整理地域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发掘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把红色文化资源中的感性素材和理性素材分门别类地融入实际讲解工作中,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
        2.3创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手段
        博物馆要更加注重青少年群体的需求,积极开发相对应的展品,力争创造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态,丰富青少年的观展感受,拓宽青少年的文博体验。积极探索、改变过去传统的独白讲解模式,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主导,以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为手段,实现互动、参与、体验、教育等多重目的,引导着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感悟、思考,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光辉灿烂的红色历史文化,将红色文化传承教育融入游乐体验中。
        积极开发博物馆社教工作“走出去”的新模式,通过寓教于乐的实践方式,灵活采取“展厅+课堂”的教育途径,不让他们仅局限于在馆内的参观学习,还应让革命传统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心中,让优秀的革命传统精神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博物馆与学校的结合相得益彰,既能紧扣博物馆宣传教育主题,又能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彰显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传播。
        2.4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博物馆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是当前弘扬红色文化的首要任务。博物馆工作者应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践行“莫高精神”,坚守文物安全底线,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使其在加强社会教育的实践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这为我们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指明了方向,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对于红色资源传承保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做好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要合理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传承,切实有力地提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力、生命力、传播力、影响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立足于博物馆红色文化教育发展实际,深入发掘革命文物的传播与利用价值,充分展示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教育推介活动,让红色文物“活”起来,让革命基因传下去,为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
        3结语
        革命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的常见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尤以革命老区居多。与一般博物馆相比,革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主,在传承红色文化、引导社会风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此,博物馆要从文物资源、红色故事、红色活动、展览方式等角度探索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彦.基于博物馆红色教育的功能开发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2(9):174.
        [2]屈晓宁.思政教育功能在红色博物馆的探索[J].长江丛刊,2017(1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