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体混凝土结构实测实量在工程项目中的管理与控制 王宇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王宇
[导读] 摘要:本文简要讨论了测量的主要内容、加强测量质量管理的方法、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控制的关键和难点,以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
        泰州市恒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本文简要讨论了测量的主要内容、加强测量质量管理的方法、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控制的关键和难点,以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管理
        一、主体混凝土结构实测实量的概述
        实际测量是指一般使用测量工具,现场测量,测量产品性能,以获得相关数据的方法。狭义上是指在建设项目中,根据有关质量验收规范,通过工程质量计量机构真实反映工程质量的方法。
        二、主体混凝土结构实测实量的管理制度和体系
        施工企业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位,组建实测实量检查职能分工架构,并将实测实量的实施细则列入工程合同中,作为强制执行要求。根据实测实量标准做好工程管理策划,并制定现场管控体系,建立奖罚机制,支付的工程进度款与实测实量合格率挂钩,动态调整进度款支付比例。
        为了加强实测实量过程控制,项目部与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形成班组自检、项目质量部门复查、监理单位抽查、建设单位公司检验四级检查体系,人员组成、检查比例等应按实测实量体系要求进行合理分配和调整。班组、项目部、监理、建设单位实测小组人员名单需分别逐级上报备案,形成由四级实测人员保障的实测系统。各层级人员对各负责区的实测实量数据真实性负责。
        三、主体混凝土结构实测实量的控制措施
        1.技术交底
        主体结构施工工艺各项样板必须向相关工人和管理人员进行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交底,对施工工艺做法、规范标准要求、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等相关实测实量控制要求内容进行宣贯交底,提倡落实标准做法,规避质量风险和禁止做法,书面理论交底和现场跟踪交底相结合,样板交底和实际操作交底相结合,模拟交底和成果交底相结合[2]。
        2.健全实测实量责任体系
        根据项目规模成立实测实量体系小组,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技术负责人为组长、工长为执行责任人、质检员、施工员、测量员等为组员的架构分工小组,明确定岗分工负责跟踪管理控制,召开日常体系会议部署工作安排,强调管理行为,管控各项突出问题,提升实测实量成果。
        3.“过程”控制措施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本着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设置质量控制点,严格质量检查,加强成品保护,始终贯彻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质量管理办法。
        (1)截面尺寸偏差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合模前放置好混凝土内撑(同墙截面厚度),间距应能满足要求,以保证柱墙身的最小截面符合要求;加固采用穿墙螺栓,间距应能保证符合实测实量指标要求和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防止模板胀模,增大截面,减少使用空间;浇筑混凝土之前,用钢卷尺进行截面的测量,截面尺寸=测量尺寸-2*模板厚度,对偏差较大的地方重新进行合模,确保浇筑后的截面尺寸;混凝土浇筑时按50cm分层浇筑,下料时从中间向两边分开同时浇筑,以防混凝土浇筑振捣时胀模。
        (2)表面平整度在模板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模板的拼装质量,在合模前,检查模板的拼缝、接缝处平直严密。
        顶板模板支设时,严格控制模板的平整度,标高准确,对模板的支撑体系严格控制(水平杆、扫地杆、立杆及主次龙骨的间距符合方案的要求),防止下坠影响平整度及观感质量。
        在楼板模板铺设好和墙柱模板加固好之后,现场管理人员以1m标高线和30cm控制线为基准分别用红外线激光仪检测楼板以及墙柱模板的平整度,做好模板实测数据验收工作。


        (3)垂直度在墙体模板安装加固过程中,严格依据墙身线、控制线用红外线激光仪检测模板的垂直度,做好模板实测数据验收工作。
        顶板模板支设时,在靠近墙边必须进行吊墙身控制线进行顶板边沿位置控制,以保证顶板与墙体的90°夹角垂直方正,符合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墙体模板垂直度主要采用线坠吊垂直线或采用红外线激光仪,分上中下进行测量,测量数据符合垂直度要求,底部量控制线,检查墙身是否有偏位应及时进行校正,从模板的支设过程保证垂直度、墙身位置、平整度符合要求。
        (4)顶板水平度极差楼板模板施工时严格控制模板的平整度、标高,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专人对标高进行控制,在钢筋上作好50标高点,并拉上小白线,找平人员根据拉的标高线进行找平收面,保证楼板极差在可控范围内。
        2.“事后”控制措施
        每个部位浇筑混凝土后应随后同步及时安排专人跟踪进行模板二次校模以及二次顶板水平度测量,跟踪模板变形情况,用红外线激光仪检测顶板的平整度、墙柱垂直度等,如有存在测量数据超过偏差范围应及时安排调整保证实测实量数据达到指标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实测实量可视化管理,上墙数据应在该工序完成后2天内及时上墙,内容包含合格标准、实测数据、检测人员、检测日期等信息,并真实反映现场质量水平,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实测实量数据以油漆喷绘印章的形式上墙控制。
        四、主体混凝土结构实测实量的控制重点难点
        1.模板安装加固
        (1)在进行穿墙螺杆加固墙体模板实际施工中,按以往的惯例做法,实际加固的穿墙螺杆排数会少设置一道,这是因为自下而上第一排螺杆离地和最上道离楼板底距离会偏大,中间螺杆垂直排距根据方案计算的最大值设置,因螺杆的水平和垂直排距偏大造成模板垂直度和平整度局部产生偏差特别是底部和顶部导致实测实量数据不符合要求。因此穿墙螺杆加固间距应能保证实测实量指标符合要求。
        (2)边角部位特别是L型、T型剪力墙端部采用简易不牢固的加固方法往往导致此处会产生扭曲变形和胀模,造成截面尺寸和端部垂直度、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因此剪力墙端头位置应用两根龙骨卡牢,水平拉杆与对拉螺杆通长设置,并尽量靠近次龙骨,墙、柱端头的截面也同时采用拉杆固定。
        (3)做好模板底部看脚措施,上下层墙柱接茬部位(外墙、楼梯间等)预埋看脚螺栓,外墙模板支设前在上下层模板之间粘贴双面胶。外墙柱的模板必须下挂20cm左右,防止上下层错位。所有阴阳角及墙柱模底部加木方或角钢压边且采用调平压脚板,提高刚度,防止漏浆。模板拼缝处由于局部螺杆加固过紧且内撑条未设置到位以及拼缝衔接处未设置龙骨压制造成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产生错台进而影响平整度和垂直度,所以在模板安装拼缝时应控制衔接平顺加固到位。
        2.混凝土浇筑方法
        浇筑墙柱混凝土时应做好分层分段浇筑工作,振捣棒插捣时间和方法应符合要求,不应一次浇筑过高和集中振捣时间过长造成墙柱模板胀模甚至爆模而造成实测实量数据不符合要求。在楼板布料机放置部位以及泵管处应做好加固工作避免对楼板模板产生振荡碰撞以至于下沉引起顶板水平度极差和板厚偏差不符要求。
        结语
        通过实测实量相关技术指标的管理与控制,规范产品质量实测的程序、方法、操作、数据处理等步骤和要求,做好过程检查评估,用实测实量数据指导施工,及时发现与反馈处于不同施工阶段的质量缺陷,采取措施及时调整并规范工艺做法,努力提升工程实体产品质量,减少因质量问题引起的住户投诉和索赔事件,达到交房验收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岩.对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9):18,20.
        [2]王成.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的技术探究[J].智能城市,2020,6(12):184-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