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010040
诗词可谓是文学殿堂的瑰宝。《中国诗词大会》这样一档以吟诗为主题的节目,极具文化价值,激发了人们对于诗词的热情,让传统文化复归。
“不学诗,无以言”,我们从小家长就教我们诵读唐诗宋词三百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可现在泛娱乐化的时代,毋庸置疑的是我们现在对于诗词等文学作品的热爱越来越少了,而更多的看重的是物质层面的财富,精神财富和文学修养少之又少。
文化类节目的价值就在于它自身的文化价值是任何综艺娱乐节目所无法达到的。这样优秀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节目将代替更多的内容庸俗的娱乐至上的节目丰富我们的生活。
现如今很多娱乐节目为了迎合众多年轻观众的口味,摒弃了一档好的节目应有的方向内容,有些节目忽视了节目的理念,有些节目不以内为王道,更有些节目没有内涵没有价值,甚至有些节目直接效仿国外节目,拿来现成的成果丝毫不考虑我国自己的优秀文化与主流价值观。下面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研究这一内容。
一、节目理念为价值导向。
电视媒体是传播主流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它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央视作为这样的主流媒体之一更是义不容辞。
《中国诗词大会》很巧妙地在无意之间抓住观众的心理。虽然《中国诗词大会》虽然本质上也属于竞技类娱乐节目,但不同于其他娱乐节目的是,这档节目的理念相当高明。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同于我们观看的众多综艺或各种形式内容的娱乐节目,很多节目都会将特定的节目或者说制作人所拥有的想传达的价值观念直接地强加于观众,而这档节目是通过节目本身具有价值的内容来达到无心插柳之举,能够在不经意间引发观众心灵共鸣的目的。
《中国诗词大会》在参与者的选择问题上,基本上选择了包括学生在内的各个内年龄段的平民百姓为主体,并没有选择各大娱乐综艺节目的热门参与群体——“演员”。非常明确的表明了这档节目的文化价值取向。我们是观众,我们没有理由去反感一档能够反映我们心声,陶冶我们情操的节目。它实现了我们对美好生活宁静心灵的向往。这才是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的价值导向。因此,我国想要拥有更多自己的成功节目,就要打破现状,不能迎合迷茫之中的现代青少年,更多的去发挥媒体的作用,传递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成功带动了全民学习、诵读古诗词的热潮。
二、节目内容为价值载体
所谓价值载体是承载了价值的媒介。《中国诗词大会》把传统文化传承和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从此节目的内容上来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价值首先体现在它将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智慧结晶与现代文明交汇在一起。以古论今,我们当代人可以在古代诗词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心灵诉求、甚至是我们的价值需求。例如有一道题目是“下列哪项最适合用来形容‘吃货’”,这样就将节目内容不仅仅停留在古代诗词上,同时与现在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相结合,使得传统文化精髓和新媒介文化的距离大大缩小。也没有将诗词停留在表面的考察或是解读层面。很多题目与当下年轻人中流行甚至是网络热词相结合,大大缩小了时代差距。
三、节目形式为创新模式。
整个节目中以我国古代文人墨客最喜爱的“赛诗”的方式呈现出来,避免了传统诗词或比赛的刻板,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我们展现并且传承传统文化,对观众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和新鲜感。
另一个形式创新之处在于此节目创新的将推动中华民族传统诗词传承放到了在线教育。我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不免感叹“高手在民间”。有很多诗词高手深藏不露,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古典文学以及诗词,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积累诠释着他们对这些的热爱。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选手与选手之间比拼诗词知识、专家学者鉴赏经典诗词的表现形式,使观众在这一过程中回顾了我国的经典文化,并感受到了古代诗人与词人的智慧,以及他们作诗时的感受,这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高雅的兴趣,还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具有文化气息。《中国诗词大会》让国人重新认识到诗词文化的重要性,燃起广大受众对提升自己文化水平的热情,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四、节目内涵为价值坚守。
媒体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非常大的。因此媒体工作者承担的责任重大,他们必须要坚守道德底线,不仅要有健康的品格,还要以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的生活态度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然而,现在很多媒体往往都会选择经济利益,从而放弃社会利益,放弃了媒体以及媒体人的价值坚守。为了吸引观众获得更高的收视率,各个电视台放弃原创创新,放弃我们自己的主流价值观,不断效仿各国的综艺节目,甚至在一些网络节目中更是不惜走上低俗的道路。媒体作为“把关人”,不但没有做好自己的价值坚守,还在审美情趣或是价值导向等方面持续报道,对群众及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并且观众在观看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诗词大会》没有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考虑因素中,而是同时兼顾了社会及人民的利益,给观众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诗词文化。将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通过媒体更广泛的展现出来,让我们国人倍感骄傲。因此《中国诗词大会》这样一档有内涵的节目让我看到了媒体以及媒体人对文化价值的坚守。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有活力,让传统文化生命力持久延续。
媒体的价值坚守和电视节目的品味都依附在媒体人的责任意识上。虽然很多节目因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一味迎合大众的需求品味能让一些节目火一时,但观众乃至是中国社会更需要有正确价值导向,有内涵的节目,也需要有责任把好关的媒体人。媒体人要把关好每一档节目的节目内涵,即使在娱乐过剩的大环境下,也要坚守媒体人的指责,坚持把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长久弘扬。我认为《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推出的一档及其成功有内涵和价值的节目,也是我国原创电视节目的一次成功尝试,让中国传统古诗词文化以出现在荧屏的方式进入大家的视野、融入观众的生活。在泛娱乐化的时代中不仅激发了众多媒体人的责任意识,让媒体回归价值坚守的原则,同时也将正能量传递给受众。
《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它成功的效果让我国的媒体人开始反思,逐步回归电视节目对于文化价值的坚守。不得不说《中国诗词大会》真是我国近年来综艺娱乐电视节目盛行下的一股清流。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将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下去,而不是让传统文化的复归昙花一现。媒体在制作节目时更是因该保持这种原创创新精神,注重节目内涵,引导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舆论,弘扬社会主旋律,勇往直前,永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那么此类节目的生命力将如何延续呢?如今我们打开电视,娱乐节目几乎占据整个荧屏,我们工作之余的生活更是长期被娱乐化的精神所充斥着。我们处在这样一个良莠不齐的娱乐精神环境下,已然变成“审丑疲劳”,我们逐渐开始渴望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有文学素养、有教育意义,有文学价值的节目出现,可以沉淀我们浮躁的内心。对文艺工作者而言,创造性的转化节目形式,创新性的发展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传承中华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只有立足于此,我国电视文化节目才能拥有更强更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在各类节目的激烈竞争中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