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44018119920430XXXX;2.身份证:45092419850518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类新型建筑形式大量涌现,高层建筑的数量也明显增多,这就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改进和优化,从而实现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工程的安全化、高质量施工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同时还能有效节省施工时间,避免施工成本的大量浪费,为建筑企业赢得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实际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技术的科学性、高效化等优势。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
当今时代,我国科学技术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更是显著加快,毫无疑问,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如今的信息化背景下,要想实现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注重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更新,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尽管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模式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优化,但整体来看取得的实践成效并不显著,要实现对信息化时代下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全方位优化和改善,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研究相关理论。
1现代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1.1必要性
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对现代建筑工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在于能有效适应我国现代化科学管理决策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工程施工周期不断增长以及相关技术工艺难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明显增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整体难度,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提升,及时做好各方面的智能化监控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防控风险,为建筑工程管理的正确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将信息化技术作为基本依托和保障,更好地分析与整合相关数据信息,并确保数据传输的顺畅性,提高数据信息交流的实时性和高效性,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提供助力。
1.2重要性
1.2.1有助于降低建筑工程管理的复杂性
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活动时,难免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引入信息化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可增强企业的整体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确保不同部门都能清楚自身的职责所在并做到尽职尽责,如此一来,就能降低项目施工的整体难度。同时,还能使工程管理活动得到更加科学化、高效化的开展,简化工程管理流程,降低其管理难度,打造一个集严谨性、全面性、规范性于一体的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为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综合质量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实现工程建设综合效率的有效提升。
1.2.2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几乎每时每刻都能捕捉到信息化技术的身影,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建筑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管理而言意义重大,通过将该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过程中,可更好地满足当代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现阶段,虽然我国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相较于西方的很多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体系并不健全,在实际开展工程施工工作时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利用信息化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程管理的综合水平。不仅如此,相关人员通过熟练、灵活地运用信息化技术,还能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与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2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在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上还不够到位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都停留在人工管理的阶段,在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投入了非常多的人力,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程的管理成本,同时也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未意识到信息化技术在提高工程管理效率、优化工程管理质量上的重要价值,对信息化应用的认识十分有限,这就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2.2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研发力度偏低
尽管计算机软件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而且在诸多行业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应用,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然而对于大多数建筑企业来说,其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价值,也没有在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研发上投入太多的资金,这就致使很多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时只是简单地使用一些比较常见的办公类软件,虽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但站在整体管理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很多有待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在一些前沿性、高专业性管理软件的开发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2.3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
从本质上讲,建筑工程行业属于传统行业范畴,其在我国已经具备较长的发展历史,且方方面面的管理都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水平,不少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尽管在工程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颇受认可的成就,但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却不是很到位,且诸多企业并不具备信息化的专业人才,正是由于人才的匮乏,致使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速度非常慢,取得的成效也微乎其微。所以,大多数建筑企业并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的资金或成本。
3信息化背景下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3.1依托大数据技术,增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大数据指的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体量偏大而无法按照处理传统数据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的数据类型。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规模也在显著扩大,工程项目表现出急剧膨胀的发展趋势,不管是工程建设所需用到的设备还是技术工艺都出现了或多或少地变化,对于大数据的应用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通过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开展信息化建设活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应注重对建筑企业领导团队和管理团队信息化意识的提升,企业的领导人员应积极树立榜样和先进典型,并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学习培训活动,增强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从而在企业所有基层员工面前做好表率,使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得到充分发挥。其次,要注重提高管理团队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管理工作的能力,通过数据清洗技术来清除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冗余数据。此外,还可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横向、纵向的全面对比,让数据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清晰地呈现出来。
3.2加大对信息化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时,企业必须选择和自身发展现状相适应的管理系统,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质量目标。然而,并非所有的管理系统对于各类建筑企业来说都是适用的,因此,企业必须全面考虑自身在管理现状和管理需求上出现的变化,选择具备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信息化应用软件。同时,也可直接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相关信息化软件的研发,通过开发前沿性、先进性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可以更好地实现工程项目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管理目标,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最大化提高。与此同时,还能对施工中各方面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高效的管控。
4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网络化是当今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基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一时代和传统时代相比在信息数量、信息传播速度及其共享性等方面都出现了极大的差异,要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需求,建筑企业就必须对自身的工程管理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注重对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的提升,加大对信息化软件的研发力度,做好对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曹小菊,郭广峰,张磊.信息化视角下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2).
[2]王国庆.信息化视角下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居舍,202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