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一、背景介绍
(一)上级党组织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
(二)公司党委的需求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日益深入推进,党建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夯实“三基本”、做实党务工作,更要做好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这个党建系统工程,全面提升组织力,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从近几年公司党建工作考核情况看,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不平衡,且越往下越薄弱,需要通过公司党委抓二级单位党组织、二级单位党组织抓党支部、党支部抓党员,形成一级抓一级。作为企业党建,必须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要突出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持续党建工作的实效,更加充分发挥“两个作用”,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
二、工作机制和主要做法
(一)工作机制
深化组织力提升工程,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引向深入的有力措施,是推进公司“党建提质争强”的关键所在,是抓实党建工作“责任、质量、实效”的重要抓手。提出“四突出四提升”主要措施,制订《加强基层党的“三基本”建设工作分解表》,以“三个突出、三个结合”作为基本思路,即突出新时代党建新要求、突出大抓基层精准发力、突出深度融合提升实效探索,坚持守成与创新相结合、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坚持结果导向与过程引导相结合,对标总部组织力提升工程“五抓五提升”关键指标确立组织力提升工程的“五力”维度指标,纵向推动组织力提升工程向二级单位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共产党员三级延伸,通过目标承诺逐层分解、党建工作KPI指标逐层梳理、党建考核逐层开展,通过层层带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构建组织力提升工程模型(简称“53”模型),形成五力维度、三级带动。
(二)主要做法
1、目标承诺。遵循可行性、先进性、实效性、可衡量性的原则,对标集团公司组织力提升工程“五抓五提升”关键指标和公司组织力提升工程“五力”维度指标,围绕公司党委年度工作目标逐层分解,结合本单位、本岗位工作实际,区分共性和个性目标,制定二级单位党组织、党支部、党员争创目标规划。
2、指标梳理。聚焦中央、集团公司党组和省国资委党委部署的党建要点,聚焦公司发展建设、生产经营等工作重点,聚焦党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难点,逐层梳理确定二级单位党组织党建工作KPI考核指标、党支部堡垒指数考核指标、党员先锋指数考核指标。
3、考核评价。公司党委对二级单位党组织实施党建工作KPI考核,每年根据公司党建工作调整权重,设定符合性评定标准和工作质量评定标准,按实加扣分,年度党建考核得分在半年度党建预考核得分基础上综合评定。二级单位党组织对所属党支部实施党支部目标管理考核,党支部对党员实施党员积分管理,结合党支部工作和党员队伍实际,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调整考评指标权重、细化考评要点、明确评定标准,开展季度自评、半年考评。
4、结果运用。二级单位党建工作KPI考核结果、党支部目标管理考核结果和党员积分管理考核结果作为党内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与领导人员绩效和选用挂钩,与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星级评定挂钩,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实施效果
(一)政治引领力进一步强化,推动组织力提升工程成为“政治工程”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承创新打造“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马列主义理论培训班”“党章学习小组”“青工政治轮训”四大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训练,不断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和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实施中层干部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通过领导干部读书班、中层干部轮训班等多种方式,提高政治觉悟、提升政治能力,放大格局、开阔思路,进一步“强三性、提三力”,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信仰进一步坚定、政治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廉洁自律力进一步强化,推动组织力提升工程成为“责任工程”
牢牢守住政治监督根本定位,以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为目标,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抓好政治监督,细化监督内容,改进监督方式,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以整治“四风”、基层提效减负为抓手,开展“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形象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转作风、增活力、提效率。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将承包商、供应商、服务商等利益相关方都纳入互相监督、互利共赢的生态圈,构建更高层次“亲、清”企商关系。
(三)工作覆盖力进一步强化,推动组织力提升工程成为“强基工程”
坚持“四同步四对接”原则,确保党的组织设置始终和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实现党的组织、工作与公司改革发展、管理变革无缝衔接。持续加强党建力量,推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素质能力提升项目,构建党组织负责人、基层党务干部学习模块,推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头雁”效应带起来、支委和党小组长作用实起来、基层党员队伍强起来。持续深化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分层分级开展“党建结对帮扶”,促进基层党组织之间“比学赶帮超”,不断夯实“三基本”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四)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强化,推动组织力提升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深化“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严格管理、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等理念,聚焦员工关心关爱,强化精准化、差异化服务,深化“三位一体”帮扶救助。坚持职工代表座谈、基层联系点等工作机制,广泛开展“走基层,访万家”“五必访五必谈”等活动,积极为职工办好事、解难事。聚焦员工健康生活,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持续提升场馆建设和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员工群众健康生活新期待,青年公寓一人一室和统一配装空调及热水工程提升改造,图书馆、员工食堂等面貌翻新。
(五)发展推动力进一步强化,推动组织力提升工程成为“实效工程”
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聚焦实施公司高质量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把握规律、创新理念,增强战略思维、全局观念,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由形入神、走深走实,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把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党建+”和“+党建”的工作路径,建立标准化的党员阵地,拓展党内“双示范”、主题党日、“党员先行”、党建共建、党建课题攻关等载体实践,持续在务实、创新、融合上做实功、出真招,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持续攻坚创效、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