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建筑行业不断深入发展,进而造就了建筑规模不断扩大。装配式建筑的利用有效地缓解了传统建筑工艺中建筑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资源消耗过大等缺陷,促进建筑工程的高效稳定进行,因此在目前的建筑设计中得以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装配式建筑往往存在装配精度不理想,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施工效率难以达到预定的期望。通过在装配式建筑中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对建筑物进行模拟与检测,能够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保障施工质量,并且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促进建造领域高水平稳定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深度融合
引言
装配式建筑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施工误差,然而目前装配式建筑并非采取全构件预制形式,施工过程中,构件组装及后浇带的灌浆填缝仍有一定难度,需对结构进行合理选型。因此,BIM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其可视化技术将贯穿整个阶段,对项目建造及后期运营、管理提供支持。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进行结构设计,提出BIM对装配式建筑的实现具有支撑作用,在预制构件布置、管线综合布置、专业协同方面起指导作用;在BIM技术下,建立整个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使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设计、构件生产、现场安装施工及管理维护中得到发展。
1研究背景及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作为替代现浇混凝土建筑方式的现代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引起了多国的关注、应用以及推广。根据住建部及党十七大的现行政策,清晰了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业主化与信息化深层次地协调与融合发展。目前国内外对于BIM技术的研究很多,主要包括:BIM技术系统研究、施工可视化协调研究、BIM应用扩展研究等,为BIM技术在装配式施工阶段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现阶段研究多集中在BIM技术应用点以及软硬件的可行性方面,忽略了整体应用实施方案,致使在应用过程中出现BIM实施内容不明确、BIM管理应用要点不清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BIM技术在装配式施工中应用目标及价值的实现。
2基于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深度融合策略
2.1建立建筑信息模型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下,对其设计施工要求逐渐增多,在装配式建筑的深化设计中,通常会应用BIM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可有效为设计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二维图纸的方式,促使设计人员针对较为细节的内容难以进行准确设计,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图纸存在较大偏差,继而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为此,在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对BIM技术进行充分研究,并使其应用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利用三维模型的方式,能够有效规划建筑的整体内容,明确各个环节的施工情况。并且,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涉及较多的专业,如水电、施工等,在三维模型中,有利于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建筑施工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继而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改。同时,在某一处修改时,需对整体进行重新修改设计,若采用传统的方法,则会增加大量的工作。然而,采用BIM技术则缩短修改的时间,可以直接在模型中进行相应的修改,以此可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效率。同时,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需根据具体的建筑数据参数,继而配置相应的模块,有利于系统能够根据参数进行自动分配,明确具体的安装步骤,以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并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优化场地布置
利用BIM技术可以优化装配式建筑的场地布置。BIM技术能够模拟施工全过程,进而将材料堆放位置、范围、空间等进行合理规划,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同时保证现场交通情况。装配式建筑使用现场有着十分复杂的流程和较多的物料、人员,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提供的各项数据信息优化布置现场,将安装构件的流程明确,同时将构件管控的能力提升。此外,利用BIM技术构建施工现场模型并且完成施工作业计划的编制,全方位分析各类施工信息,有序地安排各个构件的入厂顺序,做好规划目标的制定。管理人员在各个构件达到现场后需要合理储存,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避免损耗材料。
2.3协助构件拆分工作
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过程中,需使用相应构件,其中常用的构件为框架柱、阳台、楼梯等,通过各项构件继而能够完善整体的建筑内容,在构件的拆分过程中,也需采用BIM技术。在模型应用的基础上,需对其内部的构件进行合理拆分,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连贯性,可以有效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同时,在构件拆分的过程中,有利于设计人员对建筑整体构件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充分掌握,有助于对各个节点进行全面观察。在实际的拆分过程中,需减少构件的数量,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相对复杂,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需将构件进行不断的优化。例如,在叠合板拆分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结合板宽的不同情况,并利用BIM技术能够快速了解其具体的数量以及相关的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对板宽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此减少构件的类型。同时,在BIM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不断深化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根据技术的应用效果,对其进行逐渐优化,并完善完善的工艺流程,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继而促使该技术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BIM技术的广泛应用。
2.4核算工程总量与调配人力资源
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诉求是实现利润增长,获取经济利益。然而现阶段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持续发展下,建筑工程施工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步减少,施工进度需要精细化测算。同时由于目前单一的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工程总量不断增长,项目施工的周期也越来越长,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需要精确地核算工程重量,以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设计中,能够良好地通过现存的资料信息计算实际的工程总量,同时得出科学准确的核算结果,为施工进度的保障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并且能够通过设计预留空间应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突发状况,提升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抗风险能力。此外,由于大型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人力物力相对复杂,需要良好的人力资源调配模式对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统筹管理,统一调配,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省项目施工周期,扩大装配式建筑工程效益。BIM技术可以采集项目施工中的人力物力信息,精细化管理整体施工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人力应用数量,不同岗位的操作能力要求等等,进行科学的规划调配。有效地避免不同环节或者不同岗位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保障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质量以及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建筑设计效率,帮助建筑设计方案不断优化。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BIM技术从装配式建筑的规划、施工以及运行维护中都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在装配式建筑中广泛推行实施与运用,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丛巍横.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研究[J].砖瓦.2021,(01):51-52.
[2]李奇.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