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112719920116XXXX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出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需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质量,使群众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岩土勘察属于建筑工程的重要部分,相关人员需深入研究其技术要点细节,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实现良好的应用目标。首先分析了岩土勘察的类型与内容,其次阐述实际流程与应用现状,最后深入研究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技术要点
1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的类型与内容
1.1基本类型
岩土勘察类型需根据应对现实条件的不同,进行差异化区分,实现良好的应用效果,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如岩土勘察可对应码头、桥梁、公路、水利水电等多种环境条件,因此相关人员需针对类型进行深入区分,完善岩土勘察的应用体系。这些工程勘察具有良好的应用特征,能根据相应的官方标准进行投资与造价操作,因此可被统称为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在正常情况下,岩土勘察的应用范围覆盖面积较广,能用于大量的施工阶段,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价值。
1.2应用内容
正常情况下,岩土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工程的实施阶段进行信息收集,使相关队伍能正常进行建设铺垫,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岩土勘察可为建筑物施工区域规划提供可靠的信息参考,同时有助于施工队伍了解地基的应用情况与建设标准,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由于建筑工程的场地具有独立的影响特征,因此施工团队需在工程开始前,应用良好的岩土勘察技术,进行地质、水文、岩石情况的分析,为建设场地的施工打下坚实基础。岩土勘察还包括对施工危险性因素的分析与预测,通过这种方式,能进一步强化整体环境的安全性,避免施工中出现意外情况,降低项目的经济效益,危害工人的人身安全。
2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实际流程
2.1编写勘察方案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过程中,工程人员需根据项目的基础内容,结合现实条件及技术应用范围,进行勘察区域的设计与规划。同时还应结合基础资料情况,对勘察流程的纲要进行编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准备相应的预案进行调整,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2.2进行开工准备
在开始建设前,还需对项目的类型进行分析,预估可能出现的地貌类型及钻探工作的难易程度。根据这些信息调配相应的机械设备与人员队伍,尽可能在保证基础施工质量的情况下,缩减成本消耗,提升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进行适当的准备有利于钻探工作的正常进行,能排除风险因素,进一步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2.3完成钻探工作并编写报告
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是钻探阶段。这一过程的施工危险性较高,整体应用技术复杂,实施困难。因此,相关人员需针对这一阶段进行深入探讨,尽可能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达到减少施工疏漏的效果,提高工程安全性。在勘察过程中,坐标系需与高程系统呈现一致化的效果,针对定位过程可采用全站仪进行实际区域测量,达到提高数据准确性、可靠性的目标。同时,相关人员还需测量孔口高程,并应用多样化钻进方式,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通常情况下,冲击钻进方式属于较为常见的应用类型。这种钻进施工需相关人员实时调整转速状态,并根据压力及泵量等参数,设定钻进的基础条件,达到最佳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应采用清水作为冲洗液体,保证钻孔内部的清洁程度,降低出现沉积问题的概率。在完成钻孔后,需应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样品采集,提高勘探的准确性。例如,工程人员可利用标准化贯入试验方式,针对碎石类型外的土层进行力学测试,快速获取相关信息,达到良好的应用目标。
3当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应用现状
3.1应用设备与技术较为陈旧
在当前建筑工程应用岩土勘察过程中,由于各种现实条件限制的原因,整体工具及设备技术应用较为落后,导致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问题,不利于勘察的正常开展。通常情况下,施工团队的资金较为有限,无法对设备和技术进行革新,导致应用效果不理想。管理人员往往忽视了施工投入的重要性,对于岩土勘察的重视程度较低,投入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整体勘察工作的效果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现场实验的频率、钻孔数量、深度等指标都产生了缩减问题,降低了参考数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不利于工程的进一步应用。
3.2整体施工人员素质不到位
当前,由于建筑行业进入快速扩张期,整体人员流动性与供应数量都出现了大幅上升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不具备岩土勘察资质的人员进入工程内部,导致相关活动的开展受到了负面影响。同时,原有的岩土勘察人员基础素质级别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勘察技术的标准化流程认知不到位,严重降低了施工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建筑工程属于复杂程度与技术难度较高的类型,如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素养,将无法有效应用岩土勘察,不利于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4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技术的应用要点
4.1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效果
当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岩土勘察技术时,需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相关经验进行深入结合,尽可能提高整体勘察效率与质量,避免数据出现偏差问题,增强工程的可靠性。岩土勘察属于较为特殊的工程阶段,其需要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一定的指导,降低出现偏差问题的概率。因此,为从根源上提高整体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相关人员需在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岩土勘察,确保其能正常进行,提高工程的基础质量。我国的建筑工程普遍具有良好的实践性,应用材料较为简单。因此,相关岩土勘察人员应将时间与精力放在勘察过程中,尽可能地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为工程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在施工过程中,虽然相关人员需以理论为指引基础,但在实际开展工程时,应结合实际条件进行分析,摆脱理论的局限,依照经验快速判断,提高勘察工作的应用效率。
4.2规范化基础流程
由于岩土勘探的应用技术较为复杂,整体流程要求准确性较高。因此,相关人员需针对施工流程规范进行深入研究,保证其能与勘察过程实现良好的结合。工程团队需秉持安全第一、工程第二的基础理念,深入开展流程规范教学活动,使施工人员重视相关内容,降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尽可能提升项目的安全系数。岩土勘探人员应对项目的应用目标、实施方案及评价依据进行分析,确保勘察工作能够圆满完成目标,避免出现意外问题。技术人员也需熟练掌握相关流程与规划,达到深入了解技术细节的效果。只有贯彻落实规程标准,才能达到顺利勘察的目标,有利于工程的进一步开展。
4.3针对新技术应用方式进行研究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中的岩土勘察活动应用技术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工程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相关应用方式,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的技术应用效果,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例如,可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及多功能静力触探头荷载试验、波速测试等方式,进一步强化整体勘察数据的可靠性,降低出现偏差的概率。同时,相关人员需熟练掌握新技术的应用方案,达到良好的经验分析目标,使整体监测数据能够成为对比的依据,提高工程设计准确性。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收集到传统方案无法收集的数据,如粗颗粒土风化岩承载指标、花岗岩残积土等,有利于工程的进一步开展。
5结束语
当前,在建筑工程应用岩土勘察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建筑施工的有效性,不利于整体工程的进一步开展。在建筑工程进行岩土勘察过程中,相关人员需深入考虑基础应用方法,进一步提高技术要点的实施质量,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为进一步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馨怡.土木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工作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19):42.
[2]翟家营.刍议土木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工程技术要点[J].商品与质量,2016(9):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