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6341991****XXXX
摘要:随着我国土建工程的不断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还有效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好的满足人们生存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发生漏水的现象,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这些现象可以发现土建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运用的必要性。渗漏问题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安全性、持久性、稳固性及运用性,工程发生渗漏状况不但会降低居住质量,为室内办公人员或居住人员带来很多不便,还会阻碍建筑结构稳固性。若没有采用有效防水施工技术进行预先防范,定会危及到建筑的运用与安全。当今社会新型施工技术五花八门,其中防水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流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复杂、细节问题多,应受到行业的重点关注,在不断实践中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完善与创新施工技术体系,提高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质量,并重视新防水材料的引进与实践,使渗水渗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展开土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探究,通过强化施工技术本身提升防水防渗漏质量。
关键词:土建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防水防渗技术在施工中的重要性
建筑物渗水现象常见于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施工时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水防渗措施。建筑物施工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如果不注重施工的防水防渗,后续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进行彻底修复。而处理不彻底可能还会为后续的居住造成隐患。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防水防渗工程进行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同时做好防水防渗,能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减少再修复所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损失,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益。
2产生渗水漏水现象的主要原因
2.1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的不当操作
在浇筑混凝土时,如果没有对混凝土捣实,则会在内部留下气孔。这些气孔的产生会降低建筑物的稳定性。后续可能会因为温差的原因产生裂缝,从而产生渗水甚至带来更大的隐患。
2.2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
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决定建筑物防水防渗能力的关键。建筑材料的质量如果不达标,将不能有效地阻隔外来雨水、地下水,也就达不到良好的防水效果。部分施工队为了减少成本,获取差价,选取劣质的施工材料。这在使用初期交工的时候可能无法发觉,但时间一长,劣质材料的劣势便体现出来了,轻则出现少量渗水,重则因为劣质的建筑材料的填充物颗粒太大,会由于建筑物的内外温差而产生裂缝,除加大渗水概率外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在后期对其进行修复的时候,还会带来一些本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工程设计原因
有的工程设计没有考虑地理因素,没有针对建筑物所处环境进行相应的防水防漏措施。或者设计的方案为了满足美观等要求而忽略了建筑物的防水防漏问题。从而导致渗水现象的发生。
3土建施工过程中应用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3.1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开展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管道渗漏问题的重视,通过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和混合方式等进行检查,结合防水防渗施工标准与其进行综合对比,及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安排相关施工队伍更换材料,以保证防水防渗施工工作按照规定顺利开展。当混凝土的问题解决后,混凝土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将会更加安全,保障了管道的稳定性,在后期管道应用过程中因为外界作用而出现破裂问题的概率也会随之下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所使用的管道材料的重视,结合施工标准和管道承受能力等选择相应的管道材料来开展施工作业,严格按照施工图和施工流程安装相应的管道,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遵守施工操作规范的行为,在标准化流程的帮助下,管道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水漏水问题的概率也将明显下降。同时,在铺设地下室防水层的过程中,必须合理选择防水层设计的位置,将其铺设在地下室的表面,可以实现地下室结构与地面结构的有效隔离。
当地面出现渗水漏水问题时,地下室受到的影响会降到最低,不会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
3.2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开展外墙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加强重视外墙施工技术,结合其外墙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和材料,对其防水防渗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通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防水防渗效果相对较好的水泥等材料来开展对应的建造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外墙施工的整体防水防渗能力,保障外墙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墙体缝隙和透光的重视,结合其规定的重合比例等对其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缝隙问题。当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原因而出现施工缝隙现象之后,工作人员必须及时与相关技术人员沟通,通过调整施工方式以及填充缝隙等来保证墙体的致密性,降低出现防水防渗问题的概率。
3.3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屋面防水防渗施工开展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屋面结构的认识,结合屋面排水坡度等来对其整体排水效果进行处理,从而有效提高防水防渗施工质量。例如在屋面的排水坡度相对较小时,施工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对屋面雨水负荷进行调整,将其缩小到合理范围,避免雨水在长时间堆积过程中顺着屋面裂缝渗透到建筑当中,影响其整体防水防渗效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加强重视其使用的混凝土质量,当混凝土中出现了离析以及聚团等问题时,会导致屋面填充效果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严重影响屋面防水防渗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相关材料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用振捣器等设备保证其捣实效果,从而实现预浇筑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的合理融合,减少因混凝土黏结不紧密而出现裂缝问题的概率。
4不同土建施工类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4.1大体积无缝板块土建施工
在大体积无缝板块土建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重点为基础施工部分中的裂缝控制,可利用外加剂控制混凝土在固结过程中的收缩,使早期收缩在一周时间内完成;例如,采用抗渗剂,将其混合在混凝土中,无需大量添加,则可起到提升混凝土抗渗效果作用;采用减水剂,可降低混凝土含水率,提高混凝土密度,从而增强混凝土结构强度。同时,施工中借助先进技术仪器进行混凝土塌落度监控,标准为140mm±20mm,塌落度不达标混凝土不建议采用;施工应以分层方式展开,以便使裂缝问题得到更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取砂率控制在35%;当板块厚度超过800mm,可增设测温装置以及循环冷却水管,保障结构内外部温差在8℃范围内。
4.2种植屋面土建施工
种植屋面类建筑防水防渗施工分为以下步骤:(1)采用规格为C30混凝土进行找坡层施工,坡度误差标准为±2%;(2)处理基层,展开全方位细节检查,做好洞口以及表面凿毛处理、清理杂质,通过蓄水试验检查是否存在裂缝,采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处理裂缝,在裂缝表面涂抹聚合物水泥进行防水;(3)在基层表面均匀涂抹处理剂,通过封边、裂缝处理、反复蓄水试验检查缺陷,待无质量问题后进行保温隔热层施工;(4)浇筑细石混凝、设置分隔缝,外部采用无纺布铺设施工,并在最外层铺设网状交织蓄水与排水板,将搭接宽度控制在100mm;(5)完成聚酯毡滤水层铺设施工。其中落水口洞口采用C20细石混凝土进行堵塞,可添加少量微膨胀剂。
结束语
综上,在土建工程施工中,首先应明确渗漏问题的主要发生位置及其原因,然后再对主要的控制目标进行把控,最后应通过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来做好防水防渗施工。这样才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质量,提升整体工程的应用效果,满足居民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文成.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5):1225.
[2]许露.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6):1118.
[3]杨万里,李秀佳.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4):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