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瓦提县阿依巴格镇水资源管理站 新疆阿克苏 843200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小型农田水利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都具有促进作用。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节水项目的应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提升水利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小型水利灌溉工程节水中存在的不足和具体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应用
引言
虽然通过水利工程可储备大量的水资源,但若是不合理、无节制的使用,就会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致使水资源大量的流失,也会对水利工程造成一定影响,降低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率。因此,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在满足农作物需求的同时,避免浪费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将信息化技术作为重点,根据农业水利工程的项目特点,落实节水管理方案,充分满足农业水利工程的经济化发展需求。对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科学灌溉方案构建中,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果,提高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当前节水灌溉的技术包括了喷灌、滴灌、道灌溉(低速)等等,使用这类技术可以节约水利资源,满足农业产业的经济化、可持续化发展需求。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特点如下:第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作为省水、省工的方法,占地面积较小,满足农业产业的经济发展需求。第二,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运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可以改变单一的灌溉方式,避免水资源严重浪费,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2.1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通过在地面上设置喷头,对周围的农作物进行圆周运动式的喷洒,进而完成对农作物的灌溉。这种技术的耗水量较小,并能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农作物上,农作物不会因为缺水而死。虽然这种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但也有它的局限性,由于喷洒量较少,所需的灌溉时间就相对较长,所以适用于农作物需水量较少的农田。
2.2渠道防渗灌溉技术的应用
渠道防渗灌溉技术在应用时,应该考虑农田水利工程各材料的防渗程度,以此作为基础开展最科学的灌溉。从技术角度上对其进行分析,能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环节分别是:浆砌石块、混凝土衬砌以及磨料衬砌。在传统的灌溉技术中,很容易出现渠道渗水,导致水资源浪费,难以实现水资源的高度利用。然而,利用渠道防渗灌溉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缺陷,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增强防渗透效果。特别是随着我国防渗透技术的飞速发展,能够提高水资源在使用时的效率,也能够促使农业生长的速度更快,确保所有植物都可以健康、快速的生长。对农田水利工程水资源下渗问题进行控制,保证灌溉的有效性。以本次工程为例,西坝就是利用渠道防渗灌溉技术,并且对渗水地区进行了工程加固,其中坝顶长14.552km,其中,均质土坝段长5.643km,沙丘段长8.909km,均质土坝段均为两沙丘间的缩库段。桩号K17+711~K17+912、K23+511~K24+000、K26+659~K27+241、K29+550~K30+200和K31+784~K32+263段。该段为均质土坝段,坝顶长2.401km。上游坝坡多为六棱块衬砌,运行多年后破损严重。该前坝脚水深>1.0m,虽坝后存在渗水现象,但下游坝坡渗水溢出点位置并不高,渗水量相对较小,渗流稳定,本次除险加固仅考虑上游坝坡防渗加固。经方案比选,本次考虑拆除原六棱块护坡,修整坝坡,然后采用铺设复合土工膜+30cm厚砂砾石垫层+新浇15cm厚砼板防渗护坡处理方式。对西北地区的渗水进行了防渗工程加固。
2.3微灌技术
这一项技术是根据农作物对水的实际需求,采用特质灌水器和低压管道系统,以较为均匀、小流量的灌溉形式把水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土壤。相较于过去使用的直接灌溉方式,此技术更有助于灌水量的控制,工作压力较小,且有着较长的灌水延续时间。当前微灌技术结合不同的水流方式,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微型喷洒灌溉和滴灌运用较多。微型喷洒灌溉是采用多种类型的微型喷头,如旋转式、辐射式等,来对水资源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此种灌溉方式能使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均得到提升,从而使田间气候得到良好调节,且作业压力和喷洒流量较小。滴灌则是通过含有滴灌带、滴头的灌水器,以水滴的形式把水资源灌入到农作物根部土壤,此种方式通常运用有着较高土壤水分含量的农田水利工程,缺点是灌溉效率较低,水流量非常缓慢。
2.4低压管道的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灌溉技术主要是在井灌区,利用低压塑料软管进输水灌溉的方式,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将灌溉面有效扩大,这项技术主要是利用高分子的塑料材料,具有经济实用的特点,可以将渠道占地面积进行缩小,减小淤泥清理工作量,减小灌溉的经济成本,实现水资源的节能利用,继而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整体收益的提升。
2.5田间的节水处理
节水灌溉不仅是节约水资源,减小农业用水量,还要在农田灌溉后进行保水。水经灌溉渗透进土壤后,仍然会存在因农作物不能及时吸收,而致使灌溉水大面积蒸发的现象。因此在耕种时要使用科学的种植法方法,利用中耕的方式,破坏土壤中的虹吸管道,减小水资源的浪费,达到保墒的目的。除此之外需要及时处理田间杂草,以免因杂草长势过快,农作物争夺水分。灌溉后的土壤可以进行适当的遮盖,例如用秸秆进行遮挡,可减少水分蒸发。
3、优化节水灌溉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引入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灌溉效率,在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要把生物学和智能化、信息化等技术相融合,对农作物的生长进度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土壤、水分有一个充分且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灌溉效率和灌溉效益。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只包括灌溉方式的选取,还要考虑设计观念是否符合节水的标准,与其配套的设施是否完整。而在配套设施方面,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是两个重要方面[3]。渠道的作用是运输灌溉水资源,应避免出现渗漏情况,在防渗渠道的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选择防渗材料(如塑料薄膜的使用可以提高其防渗性能)和渠道位置,因为水资源是动态的,即使渠道防渗性能较高也不可避免的会在流动过程中造成浪费,因此要按照相关规定合理选择渠道长度。管道在输送水资源的过程中,水资源会出现蒸发现象,特别是在夏季,温度较高,加速了水资源的蒸发速度,造成了浪费,因此要在离农作物最近的地方设置管道,把蒸发速度降到最低,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一直属于农业大国,而农田水利工程也直接影响到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在水资源短缺十分严重的当下,需要不断的增强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效果,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效果,其不仅仅关系着农田工程的使用寿命,也与中国农业发展密切相关。为此,当下需要提高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条件,最终实现了理想的农业生产能力,从根本上确保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永刚.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0(06):12-13.
[2]刘树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 2020(04):201.
[3]蒋颖.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20,40 (02):62-63.
[4]张武星.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2):48-49.
[5]秦红霞.对中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及节水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