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浅析 冯朝娜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冯朝娜 刘中凯
[导读] 摘要: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施工简单、投入小、适应性强等优势,因此其经常被运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700
        摘要: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施工简单、投入小、适应性强等优势,因此其经常被运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大都在水下进行,具有较差的施工可视性,因此很难严格控制其施工质量,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差错,将会严重影响其施工质量,从而导致整个水利工程无法正常进行,因此需严格把控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特点,并就其在水利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技术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建设,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严格关注其施工安全和质量问题。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往往较为复杂,而且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需采取较为安全和可靠的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水利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其技术工艺较为简单,且对各种各样的地质条件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被广泛应用到水利施工过程中。本文主要对水利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了介绍,内容如下。
        1.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特点
        水利工程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大都在水下施工,因此其不会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和较大的振动,孔洞成型后,即可开展灌注施工操作。桩基的直径与孔洞大小密切相关,因此要想增加桩基的直径,一般情况下,可通过改变钻孔的直径来实现。预制桩的直径大小,取决于机械的模型,直径太大,则会导致无法顺利开展输送工作。此外,钻孔灌注桩技术还有一个较大的应用优势,即具有较大的适应能力,不论是在地面还是在水中,都可以使用该工艺,且在一些特殊区域或工程复杂区域,都可以发挥较大的优势。其操作相对简单、成本消耗低、无噪音和挤土效应。项目建设工作情况会极大的影响桩体的受力性,由于桩基在施工现场进行制造,因此其品质会受到场地施工品质的影响。此外,由于孔洞在施工中存在较多的泥水,会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从而导致无法有效控制灌注桩的品质。
        2.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比于其它一般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流程,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控制要点及施工程序都存在着不同之处,钻孔灌注桩具有相对复杂和繁琐的施工工序,且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若对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掌握不够充分和熟练,将会严重危害工程建设质量。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在水利施工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时,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如护筒冒水、塌陷、沉渣、孔体偏斜、缩颈等。在混凝土的灌注环节,则经常会发生卡管和断桩等施工问题,从而都将不同程度的损害工程建设质量,为此,我们在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时需重点关注以上问题。
        其二,还需注意,若在水利工程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采取人工挖孔时,施工人员需考虑到流沙及地下水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同时,完成挖孔工作,开展灌注施工操作时,还需考虑到消除水体的影响作用,并且确保桩体的厚密性和密实性。
        3.水利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问题的处理措施
        3.1对钻孔灌注桩冒水问题的处理措施
        冒水主要指钻孔灌注桩护筒位置的冒水现象,由于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护筒周围土壤被夯实,从而造成土体松散现象较为严重,当水压和挤土作用共同存在时,将会导致护筒位置出现冒水现象。冒水现象,会造成钻孔灌注桩护筒的位置发生位移,并使水利工程出现地基下沉,从而导致钻孔灌注桩之间的距离受到影响,并在分配荷载方面出现偏差,最终影响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

为了有效预防和避免出现冒水事故,在对钻孔灌注桩护筒进行埋设之前,需对护筒周围的土壤情况进行了解,严格控制其含水量和土壤密实性,当护筒进行开孔操作时,需保持护筒内的水位高度低于1.5m,当钻孔灌注桩护筒出现冒失现象时,应加固钻孔灌注桩护筒周围的土体,将土层中的含水量大大降低,防止护筒位置出现下渗或偏移,从而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并确保关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具有更加规范和科学的保障措施。
        3.2对钻孔灌注桩塌陷问题的处理措施
        塌陷问题出现的部位一般为钻孔灌注桩的孔壁,产生原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其周围土质较为疏松、且泥浆的加固不够彻底或者护筒内水位未达到规范要求、粘土的密实性较低等。因此在孔壁位置处进行施工时,若出现泥浆疏漏或冒出气泡,则可知该处存在孔壁塌陷问题。补救措施为填埋或加固周围的粘土,提升其密实性,并相应的提高泥浆的粘性等,充分保证与地下水位相比,护筒中的水位相对较高。
        3.3对钻孔灌注桩缩颈问题的处理措施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具有膨胀现象发生,则会对成孔直径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其与预先设计的孔直径存在差误,最终导致缩颈问题出现。为此,在施工人员选择泥浆时,需确保其选择的泥浆具有相对较高的质量水平,且最大程度的降低泥浆的失水量。当进行钻孔施工时,需尽量提高泵的工作量,提升钻孔作业的速度,从而使其在短时间内完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发生膨胀问题,预防和避免出现缩颈现象,需避免孔壁侧具有泥皮现象出现。
        3.4对钻孔灌注桩卡管问题的处理措施
        钻孔灌注桩在初灌情况下,当选用的水泥具有相对较差的和易性,或者水栓出现堵塞的情况时,都容易产生卡管问题。此外,当施工操作不规范或施工机械出现故障时,也将会引发卡管问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严格依据隔水栓规格,来匹配与之相适应的导管,并确保隔水栓的隔水效果较为理想,能够顺利的排出水体。
        4.结语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使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水利施工环境的特殊性,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使用,还存在着较多问题。为了确保水利施工安全进行,需采取相关措施,保障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质量,严格管理施工技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严格遵循科学化的施工工序,确保钻孔灌注桩的安全施工,从而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胡继连.水利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0,(14):118-119.
        [2]雷雪斌.钻孔灌注桩在运用水利施工中的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9, 9(10):105-106.
        [3]秦锦.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浅析[J].四川建材,2020,v.46;No.233(01):223+225.
        [4]姚玉扣.浅析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中的质量问题及控制[J].建筑与装饰,2019,(24):P.70-70.
        作者简介
        冯朝娜(1983-04),女,汉族,籍贯:河南省新郑市,当前职称:高级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水利施工、水利施工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