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探析 艾斯卡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艾斯卡尔•亚森
[导读] 摘要: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联系紧密,水利灌溉是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讲,水利灌溉相关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而管理工作的实施会对农业实际生产效率以及水资源配置产生直接影响。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水资源总站  新疆阿克苏  843200
        摘要: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联系紧密,水利灌溉是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讲,水利灌溉相关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而管理工作的实施会对农业实际生产效率以及水资源配置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对水利灌溉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水利灌溉实施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发展现状,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有效措施
        1引言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偏远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与当地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有着密切联系。为了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与人力,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增设大型水泵、水渠、蓄水水坝等。但部分水利工程在设计之初就缺乏节水理念,在浇灌过程中导致水资源不断浪费。随着时代的进步,部分水利工程已无法满足当下农田发展的需求。因此,应对一些传统水利工程进行维修、二次拆建,加强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以优化水利工程整体节水效果,促进当地农业迈入高速发展道路。
        2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常见的水利灌溉技术主要是喷灌技术和沟壑防渗漏灌溉技术,2种技术对于农业发展是同样重要的,喷灌技术主要是采取远距离运输水资源的方式,将喷头对准农田浇灌,该项技术与沟壑防漏灌溉技术相比在农业上使用范围更广,并且选择这种喷灌方式还有一种优势,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但是对于传统意义上使用的沟壑灌溉技术使用情况而言,水资源渗透问题比较严重,只要在原基础条件下提高沟壑冲刷能力,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即可。做好基层农田水利灌溉工作是促进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更是改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
        3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设备
        农村地区水渠系统老旧、损坏等情况时有发生,因为缺少有效的管理,所以这些设备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与换代,导致了资源浪费,效益衰减严重,让灌溉技术形同虚设,不利于农田灌溉,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3.2缺乏资金支持
        我国农业逐渐迈向了现代化,国家对于各地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必须给予更多力度的资金支持。在一些农村地区,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不到位、节水设备设施无法进行更全面的更新升级,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系统得不到良性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农田水利灌溉效率,影响收益。
        3.3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我国水利灌溉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工作人员大多未经过专业培训,在新时期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常出现茫然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利于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4加强新时期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建议
        4.1健全管理机制
        相关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获得良好的水利灌溉效果,就需注重科学管理,运用科学方法将水利灌溉效益充分发挥出来。相关部门可将农协会的具体要求作为依据,为农户用水提供便利条件,并注重对农户节水理念的培养。具体实施时,应注重与之对应的管理制度的构建,加强对农户灌溉行为的约束,保证他们在用水时的科学性。同时需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制定可行性强的灌溉方案,保证农民能够掌握灌溉技术,在灌溉过程中正确操作。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可以针对用水制定阶梯计算方法,使农户在实际生活中根据自身需要的对用水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在无形中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


        4.2制定节水补助资金管理制度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国为区域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补助资金,但这只是一种补助政策,大多情况下需要农民自己筹资。我国农村地区普遍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整体收入水平较低,无法承担相应的费用,必须将农业节水工作与我国各项农田水利灌溉节水工作相融合,完善当前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制定对应计划,强化农村节水扶持工作,使更多农民群众意识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的重要意义。
        4.3应用现代化新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
        节水技术包含喷灌、滴灌等,不同农作物采用的灌溉方法不同。东北干旱地区可以应用喷灌技术,利用水泵等设施给喷灌设备施加一定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喷灌口会自动喷射水资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水资源被太阳蒸发的可能性。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对土壤硬度、环境、空气湿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而滴灌技术一般适用于西北地区,西北部分地区主要以高原气候为主,常年缺少水资源灌溉,地下水资源也极为有限,水利工程一般都是以蓄水工程为主。面对这种情况,滴灌技术可以将水资源合理的运用,滴灌设备可以直接对植物根部进行滴水灌溉,滴水的频率与水量都可以长时间进行控制,在天气炎热、植物缺水的时候,滴灌技术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该技术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可以与大棚栽培技术相融合,在冬天也能栽植出新鲜的蔬菜。
        4.4加强技术培训
        水利灌溉管理部门要定时、定期聘请专业老师或者教授到一线为技术人员做培训、指导工作,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以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为目标。培训结束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良好地沟通与交流,及时认识自身技术的不足,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此外,定期组织考核活动,以此来检验相关人员专业的深浅程度,给予在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人员口头、物质、金钱等奖励,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其他员工树立榜样。
        4.5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农民群体是最大的受益者。管理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微信app、标语等多种媒介去实现广泛宣传,协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农田水利灌溉科学化的现实意义,积极参与到灌溉项目管理实践中,辅助该项工作能顺利推进。管理部门应定期指派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在实践中对农田生产面貌有较全面了解,掌握农田灌溉的适宜时机,主动和广大农户取得联系,规避因灌溉活动开展不及时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当越来越多的农民肯定水利灌溉成效时,其参与水利灌溉项目管理工作的能动性也会相应提升,主动配合水利设施的安装、调试、验收及维护工作中,日常生产中重视对水利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确保其能处于正常状态运作,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协同处理。
        5结束语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高质量推进是农村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稳农、强农、富农的重要支撑。新时代中,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大步向前,积极做好、做实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尽管当下这项管理工作在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及农民参与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但是若相关管理部门能主动调整工作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及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等,对水利灌溉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过程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运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河南农业,2019(17): 43+47.
        [2]李玉才.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1):115-116.
        [3]杨光泉.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吉林农业,2019(12):61.
        [4]王明阳.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9(10):52.
        [5]任石松.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14): 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