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之一,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意义重大。混凝土施工作为关键工序,其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功能发挥,对于工程单位来说,必须要做好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完好。本文主要探讨了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优劣,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施工阶段相关人员对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因此,施工企业在混凝土施工中遇到施工重点和难点时,要具有综合分析的能力,同时能结合现场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使方案能够指导现场具体施工作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只有从混凝土工程施工实践中的问题分析和控制质量两个方面着手,才能够保障混凝土性能,提升控制质量的能力,确保工程质量。
1混凝土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施工特点
①混凝土的施工一般用于水利工程特定的施工环境,因此混凝土要有极高的防水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裂缝现象的出现。②混凝土本身有很多的物理反应,因此当周围的温度发生变化或者当混凝土自身的收缩情况发生改变时,现浇混凝土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裂缝。③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一定数量的水泥,而水泥水化热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对裂缝的把控。④混凝土施工时,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采用筏板等基本的施工方式,这个方式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保证施工质量,但因筏板较厚,所以在筏板的表面很容易产生裂缝。根据以上内容可知,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虽然有较容易操控的优点,但是也有容易出现裂缝的缺点。所以,在进行施工时,要格外注意裂缝现象的出现,这是对施工质量进行把控的一个重要环节。
2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
2.1混凝土搅拌和运输管理
要加强水利工程中各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还要注重对水利混凝土的原料搅拌和施工运输两个质量环节进行后期严格控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后期水利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对于混凝土中的拌和配合质量控制,先要对所有混凝土的搅和配合比质量进行适当严格控制,且在进行混凝土搅和拌制时,要严格保证所有混凝土搅和拌合物的均匀性。在混凝土搅拌和混合过程中,最小黏土拌和混合时间也即混凝土拌和搅拌的最短拌和时间,要通过紧密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工艺要求情况来对其进行综合确定,当遇到混凝土内部掺有其他外加剂的部分时候,混凝土拌和搅拌的最短时间一般可以适当地进行延长。在混凝土后期运输中,也要不断加强运输质量风险控制安全意识,运输操作人员在后期运输中一定要密切注意关注运输混凝土的质量情况,避免出现混凝分离、漏浆和过多混凝温度持续回升等安全问题。
2.2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管理
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必须有效控制搅拌时间,投放的材料应当保证其合理性。同时为了确保搅拌效果,还要紧密衔接交班流程。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选择适合的浇筑方法,根据具体的施工面积决定是否分层浇筑;还要充分考虑到干旱以及环境腐蚀的影响,采用合理的材料调配设计进行混凝土的拌和,比如选用膨胀剂、减水剂等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性能。具体内容如下:①研究分析工程具体的环境特点、技术难点、施工设计图等工程技术资料,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②组织技术团队、专家组制订符合现场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工艺特性、工艺流程、工艺指标等。③采用合理、适用、安全的工程机械、具有安全保障的劳动机具设备,并合理安排施工设施及场地。④应积极开展针对新工艺的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并出具具体的质量管理细则,将新工艺真正落实到水利工程建设中。
2.3混凝土浇筑工艺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浇筑工艺是组成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工艺之一,它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①在进行浇筑工作时,施工人员要对浇筑模板性能进行检测,分析其质量是否能够达到浇筑设计的标准要求,同时还要明确浇筑混凝土的实际距离和使用方法,根据混凝土浇筑的具体体量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②在进行入模操作时,避免对模板及内部钢筋结构造成损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同时还要科学把控浇筑的高度;③在进行浇筑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其内部结构的位移情况,避免一切安全隐患的发生。
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
3.1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浇筑工作对于混凝土工程来说非常重要。在浇筑过程中,要提前确定浇筑方向和施工顺序,让全部的浇筑变成一个整体,以全面提升工程的结构性能。在遭受节点和剪力墙时,砂浆的厚度和高度都要符合施工标准,在进行分层浇筑时,要把浇筑时间保持在1h之内,受力柱还没有浇筑时一定要先设置一个钢丝网,这样可以提高浇筑的有效性。如果对梁板和底板进行浇筑,则要确定相关的坡度。当梁板和柱子的混凝土强度不一样时,需要在钢筋完成绑扎后,通过钢丝网对最后部分进行封闭,先浇筑柱子,然后再浇筑梁板。但是,在没有浇筑之前,一定要在最重要的梁柱部位加上配筋,再继续浇筑。通常情况下,如果标号达到了两个等级以上,就必须进行处理;如果在两个等级以下,则不需要处理。
3.2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优化混凝土的配制比例
在选择原材料时,要选择质量达标并且能够具有一定抗裂能力的材料,这些原材料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凝土,其具备的性能为绝热温升较小、抗拉强度较大、极限拉伸变形能力较大、热强比较小、线膨胀系数较小、自生体积微膨胀。在选取水泥时,主要看其低热和高强,通常情况下会使用矿渣水泥。选取混合材料的实质就是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让其抗裂性能达到最佳,以此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其主要原料包括矿渣、粉煤灰等。在选取外加剂时,一定要根据混凝土施工的要求进行选择,以此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能够达到最好。优化混凝土的配制比例,再确保混凝土强度及流动度的基础上,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减少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3.3科学合理安排拆模和养护时间
作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拆模时间和维护时间一定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因为过早拆模会造成混凝土结构损坏,从而延误维护时间,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各种不同的裂口,从而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拆模工作,使之能够得到科学的合理控制。要做好混凝土的冬季养护工作,防止由于温差而产生裂缝。应及时的进行温度的测量,依据具体的情况做好相应的保温工作。在整个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都要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做好混凝土质量与强度检测工作,是保证整个水利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人们对于现代工程提出更高的复杂要求,因此更应该做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相关人员就需要牢牢把握住施工的重难点,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法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能够符合要求,促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兰香.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8,(11).
[2]王雷刚.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究经验分析[J].居舍,2018,(24).
[3]朱良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思路构架实践[J].水利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
[4]李明.水利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87(05):158.
[5]韦宗桃.浅谈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砖瓦,2020(9): 112-113.